一种氨裂解制氢的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197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3
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专为质子陶瓷燃料电池提供氢燃料的改进型氨裂解装置,该装置包括:(1)催化载体胚料是由Ni金属纤维、颗粒状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裂解制氢的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技术属于氨能源利用的领域,涉及为燃料电池提供氨制氢的解决方案,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专为质子陶瓷燃料电池提供氢燃料的改进型氨裂解装置。
技术介绍
氢作为燃料电池最洁净的燃料,已为业内研究者所共识,但怎样得到这种既清洁,又廉价,使用又安全的燃料乃是研究者一致的愿望。本专利针对中温质子陶瓷燃料电池的工作特点,提出一种高效简单的氨裂解制氢的特殊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专为质子陶瓷燃料电池提供氢燃料的改进型氨裂解装置,其所选择的技术依据是:a.氨易于液化,裂解产物氮,氢混合气,氢占体积比高达75%。b.与氢等其它气体燃料等相比,氨的运输,储存、裂解和使用方法均比较安全、简单。c.氨的来源广泛,廉价。d.氨裂解过程不产生COx污染物,H2氧化的最终产物为H2O,无任何污染。e.对于为质子陶瓷燃料电池提供含N2的H2燃料,电池运作过程中不产生NOx有毒生成物,即使在高湿度条件下,H2O气体的存在也无碍质子的迁移。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包含一种为中温质子陶瓷燃料电池提供裂解氨制氢的装置,具体涉及分两个步骤制作并集成为螺纹管型的氨裂解装置,其中它包含:催化载体、催化剂、催化助剂、粘合剂。上述催化载体是指Ni微细纤维、Al2O3颗粒微粉、微量的SiO2微粉。上述催化助剂是指分析纯或化学纯的Ni(NO3)Z.6H2O以及Ce(NO3)3.6H2O。上述的Al2O3微粉是指掺入了微量SiO2,其比例为Al2O3的1-2wt%。上述的Ni(NO3)Z.6H2O是指掺入了微量CuO,其比例为总载体的0.5-1wt%。上述的Ce(NO3)3.6H2O是指掺入了微量MgO,其比例为总载体的0.5-1wt%。上述的粘合剂是指纤维素,并且掺入了微量淀粉发泡剂,其比例为粘合剂的1-2wt%。上述的Ni微细纤维,其量控制在载体总量的31wt%,尺寸为直径小于8微米,长度为2.5毫米。上述的Al2O3颗粒,其尺寸小于100目,添加量为载体的51.5wt%,其中所包含的SiO2为0.5-1wt%。上述的Ni(NO3)Z.6H2O,其折合为Ni的量为总载体的8wt%。上述的Ce(NO3)3.6H2O,其折合为CeO2的量为总载体的8wt%。本专利技术的制作过程和步骤包括:将Ni细微纤维、Al2O3颗粒微粉、SiO2微粉、纤维素、分散剂及总量5倍以上的水球磨制浆或高速搅拌制浆,在复合圆纸筒模具烧注为圆筒,圆筒在90℃以下阴干12小时,真空2小时,再将环筒套入专制模具,经200mpa冷等静压下压型,保压2~3分钟。将压型圆筒在空气中阶梯式升温到400~500℃,焙烧2小时。将焙烧完成圆筒机加工,筒内呈同轴圆形光孔,筒外壁呈平头螺纹。将螺纹圆筒烘干后,再阶梯式升温至250℃→350℃→450℃,空气下烘焙2小时,再由450℃升至900℃,在H2保护下烧结2小时。将Ce(NO3)3.6H2O和MgO加水调成流动性适中的浆料,将浆料浸润抽吸到权利要求16中的平头螺纹载体,控制抽吸量,在<90℃温度下阴干12小时,再真空烘干。将渗吸Ce(NO3)3.6H2O的载体,置于空气中焙烧,升温控制为100℃→200℃1小时,200℃→450℃1小时,450℃保持2小时,总计4小时。将Ni(NO3)Z.6H2O和CuO的浆料采用与权利要求17的相同方法,浸润抽吸到权利要求18的制品中,至渗吸量适中。将其工序完成的制品,置于90℃下12小时阴干,1小时真空干燥,再经H2保护150℃1小时,250℃1.5小时在氨气通入裂解装置的管中,提供一种超强永磁装置,即外扣8000高斯超强永磁场,使氨进入裂解炉前对NH3能起到预激活的作用。a.本专利技术的性能和优点如下:b.本氨裂解装置,其裂解温度约为500℃左右,裂解效率>98%以上。本专利技术的裂解温度还可进一步降至500℃以下,其条件是催化材料制作时尽可能确保其表面活性。c.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Ni盐催化剂和Ce盐等催化助剂,以及所采用的Ni纤维、Al2O3(含微量SiO2)颗粒微粉,都属于是廉价高效的催化剂组分。d.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催化剂的金属丝或粉,在长期工作状态下,即使表面产生微量氧化膜,也可轻易还原活化消去氧化层。e.本专利技术选用的催化载体,催化剂和催化助剂在其工作温度范围内均可维持物理化学性能稳定,确保了装置使用寿命的长效性。在裂解温度的中高温区,为防止H2.N2对金属渗透引起的裂纹脆化,则尽量不采用容易吸附扩散氢的金属材料。f.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如果要为氧离子迁移的高温陶瓷燃料电池提供氢燃料,则可在本装置后面串结一个氮氢分离装置。g.即使对氧离子迁移的燃料电池,氨的裂解装置也可串接一个H2,N2分离装置,即能扩展为提供纯氢的燃料装置。h.为确保氨裂解效率和降低氨裂解活化能,在氨进入裂解炉的管道上配置有>8000GS的超强永磁部件,对氨施加预激活处理i.为确保氨裂温度均匀,对要求提供裂解氢气量大的装置,本专利采取了内外同时加热的措施。j.对于定型的质子陶瓷燃料电池,在设计电池时,可配套设计相应的氨裂解装置,以利用陶瓷电池的反应所放出的热量,以补偿NH3裂解时所需的热量。k.催化载体经中温焙烧后,增加了一道内外圆精加工和螺纹加工工序,以延长催化时间,为此在焙烧前,还增加了一道等静压工序,以增强加工性能和产品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1为氨裂解装置呈卧式圆筒置放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实施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准备裂解氨所需要的催化材料,其中,催化载体选择Al2O3颗粒、微量SiO2颗粒、纤维Ni丝;催化剂选用Ni等盐类,而不选用Ru等贵金属;催化助剂选用金属Mo、Cu等中的一种或二种。二、催化材料的配比和制作1.催化载体,即Ni微纤维结构化复合氧化物载体的配比如下:a.所用的Ni纤维直径小于8微米,长度小于2.5毫米,其含量占总载体的31wt%。b.所用的Al2O3颗粒尺寸为80~100目,其含量占总载体的51.5wt%。c.所用的SiO2颗粒尺寸<100目,其含量占总载体的5.2wt%。d.所用的纤维素,即滤纸浆,其含量占总载体的12.4wt%。注:若要增加烧结成的催化载体孔隙率,则可添加适量的淀粉。2.催化剂,选用Ni(NO3)Z.6H2O,其配比量为Ni(NO3)Z.6H2O换算为金属Ni,Ni总量相当于载体的8wt%。将Ni(NO3)Z.6H2O用浸润法敷涂于载体上。3.催化助剂,选用Ce(NO3)3.6H2O,其配比量为Ce(NO3)3.6H2O换算为CeO2,CeO2总量相当于载体的8wt%(注:选用Ce(NO3)3.6H2O是因其相对其它稀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为中温质子陶瓷燃料电池提供裂解氨制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制作一个包括催化载体、催化剂、催化助剂、粘合剂的螺纹管型氨裂解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为中温质子陶瓷燃料电池提供裂解氨制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制作一个包括催化载体、催化剂、催化助剂、粘合剂的螺纹管型氨裂解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载体包含Ni微细纤维、Al2O3颗粒微粉、微量的SiO2微粉,其中,Ni微细纤维的尺寸为直径小于8微米,长度为2.5毫米,其量为载体总量的31wt%;Al2O3微粉被添加了少量的SiO2,其量为Al2O3的1-2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Ni(NO3)Z.6H2O,它折合为Ni的量为总载体的8wt%,同时它被添加了少量的CuO(为总载体的0.5-1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助剂,其特征在于:包括Ce(NO3)3.6H2O,它折合为CeO2的量为总载体的8wt%,同时它被添加了少量的MgO(为总载体的0.5-1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纤维素,并且掺入了少量的淀粉发泡剂(为粘合剂的1-2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包括:将Ni细微纤维、Al2O3颗粒微粉、SiO2微粉、纤维素、分散剂及总量5倍以上的水球磨制浆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赞麟符国栋花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优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