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1696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制造装置,所述弹簧制造装置包括送线机构、钢丝加热器和卷簧机构,所述钢丝加热器设在所述送线机构和所述卷簧机构之间,所述送线机构用于将钢丝输送到所述钢丝加热器进行加热,所述卷簧机构用于将加热后的钢丝绕制成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弹簧制造装置,钢丝加热器设在所述送线机构和所述卷簧机构之间,能够使钢丝加热后立即开始卷簧,防止由于提前加热钢丝导致钢丝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形变以及钢丝温度下降导致弹簧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簧制造装置
本技术涉及弹簧制造
,具体地,涉及一种弹簧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制造床垫、沙发垫等的弹簧通常由钢丝制成。相关技术中,在制造弹簧的过程中,钢丝从料框送到电极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加热后的钢丝由输送装置输送到卷簧机构,从而制成一个个弹簧,其中电极加热装置的电极触头通过压紧装置与钢丝贴紧,通过给电极触头通电从而加热钢丝,这种弹簧制造方式制造的弹簧存在质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弹簧制造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装置,包括送线机构、钢丝加热器和卷簧机构,所述钢丝加热器设在所述送线机构和所述卷簧机构之间,所述送线机构用于将钢丝输送到所述钢丝加热器进行加热,所述卷簧机构用于将加热后的钢丝绕制成弹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装置,钢丝加热器设在所述送线机构和所述卷簧机构之间,能够使钢丝加热后立即开始卷簧,防止由于提前加热钢丝导致钢丝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形变以及钢丝温度下降导致弹簧质量下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丝加热器为不与钢丝接触的非接触式加热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丝加热器为电磁感应加热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器包括至少一个电磁感应加热线圈,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加热从其中间穿过的钢丝。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彼此间隔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线机构包括第一送线轮和第二送线轮,所述第一送线轮和所述第二送线轮沿它们的径向彼此相对设置以夹紧和输送钢丝。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送线轮和所述第二送线轮的外周面设有滚花。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送线轮和所述第二送线轮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周面上设有周向线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制造装置还包括前导向块和后导向块16,所述前导向块15设在所述送线机构的出线侧且具有用于导引钢丝的前导引孔,所述后导向块16设在所述送线机构的进线侧且具有用于导引钢丝的后导引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制造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加热后的钢丝温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检测器相连以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钢丝温度调节供给到所述钢丝加热器的电流和/或电压。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装置的送线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送线机构1,第一送线轮11,第一周向线槽111,第二送线轮12,第二周向线槽121,钢丝加热器2,前导向块3,后导向块4,后导引孔41,钢丝5,温度检测器6,卷簧机构7,定刀71,动刀72,成型轮73,节距杆7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装置,包括送线机构1、钢丝加热器2和卷簧机构7。钢丝加热器2设在送线机构1和卷簧机构7之间,送线机构1用于将钢丝5输送到钢丝加热器2进行加热,卷簧机构7用于将加热后的钢丝5绕制成弹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装置,钢丝加热器2设在送线机构1和卷簧机构7之间,能够使钢丝5加热后立即开始卷簧,防止由于提前加热钢丝5导致钢丝5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形变以及钢丝5温度下降导致弹簧质量下降。在一些实施例中,钢丝加热器2为不与钢丝5接触的非接触式加热器(未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装置,通过非接触式加热器对钢丝5进行加热,在对钢丝5的加热过程中,由于钢丝5不与加热器接触,因此,不会对钢丝5产生损耗,保证钢丝5在卷簧过程中的质量,进而保证弹簧质量,非接触式加热器为红外加热器、电磁加热器或其他加热装置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一些实施例中,钢丝加热器2为电磁感应加热器(未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装置,电磁感应加热器能够快速对温度进行调节,由于弹簧在加热后立即进行卷簧工作,使用高效调节的电磁感应加热器能够使钢丝5温度始终保持在预定阈值之内,从而保证钢丝5卷簧后弹簧的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感应加热器包括电磁感应加热线圈(未示出),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加热从其中间穿过的钢丝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装置,通过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对钢丝5进行加热时,钢丝5穿过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由于钢丝5与电磁感应加热线圈不发生接触,因此,不会对钢丝5产生损耗,同时由于钢丝5从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内部穿过电磁感应加热线圈,钢丝5受热均匀。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感应加热线圈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彼此间隔设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装置,多个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彼此间隔设置,能够使钢丝5在加热过程中至卷簧时,使钢丝5的温度维持在设定阈值内,进而能够保证钢丝5在卷簧时处于最佳卷簧状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钢丝5的输送长度和钢丝5输送速度决定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在使用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加热时,电磁感应加热线圈数量越多,加热速度越快,加热效果越好。在一些实施例中,送线机构1包括第一送线轮11和第二送线轮12,第一送线轮11和第二送线轮12沿它们的径向彼此相对设置以夹紧和输送钢丝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装置,第一送线轮11与第二送线轮12在径向上相对设置,通过第一送线轮11和第二送线轮12配合能够夹紧钢丝5并通过第一送线轮11和第二送线轮12的转动实现对钢丝5输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送线轮11和第二送线轮12的外周面设有滚花。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装置,通过在第一送线轮11和第二送线轮12的外周面设有滚花,能够增大在第一送线轮11和第二送线轮12的外周面的摩擦力,当钢丝5被第一送线轮11和第二送线轮12夹紧时,通过第一送线轮11和第二送线轮12的转动与第一送线轮11和第二送线轮12外周面的滚花,能够使钢丝5稳定的跟随第一送线轮11和第二送线轮12的滚动方向进行输送,且由于摩擦力的增加,减少了钢丝5随第一送线轮11和第二送线轮12移动时发生位移,导致钢丝5输送速度发生改变的次数,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送线轮11和第二送线轮12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周面上设有周向线槽。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弹簧制造装置,第一送线轮11和第二送线轮12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周面上设有周向线槽,当钢丝5位于第一送线轮11和第二送线轮12之间且随第一送线轮11和第二送线轮12滚动产生移动时,由于第一送线轮11和第二送线轮12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周面上设有周向线槽,钢丝5能够部分位于周向线槽内,进一步防止钢丝5在移动过程中位置产生偏移,增强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簧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线机构、钢丝加热器和卷簧机构,所述钢丝加热器设在所述送线机构和所述卷簧机构之间,所述送线机构用于将钢丝输送到所述钢丝加热器进行加热,所述卷簧机构用于将加热后的钢丝绕制成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线机构、钢丝加热器和卷簧机构,所述钢丝加热器设在所述送线机构和所述卷簧机构之间,所述送线机构用于将钢丝输送到所述钢丝加热器进行加热,所述卷簧机构用于将加热后的钢丝绕制成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加热器为不与钢丝接触的非接触式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加热器为电磁感应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器包括至少一个电磁感应加热线圈,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加热从其中间穿过的钢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簧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彼此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机构包括第一送线轮和第二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如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剑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