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684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边模具,主要由下模、定位件和斜边冲头组成,该下模包括退料板、推杆和凹模板,该退料板设置有定位孔和冲头孔。该推杆穿过下模与退料板的底部抵接,该退料板与凹模板之间设置有预留间隙。在开模和合模过程中退料板相对凹模板往复移动。该定位件穿过定位孔与凹模板固定连接,该斜边冲头的头部伸入冲头孔内,该斜边冲头的底部与凹模板固定连接。当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该斜边冲头沉入下模内,该定位件高于退料板的顶面,工件先通过定位件定位,再进行合模。通过定位件、斜边冲头、退料板和推杆直接的配合设置得到一款能够快速简便加工斜边的模具,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缩短了生产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边模具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冲边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批量生产,机械手+冲床+自动化生产线的作用就显得越发重要;每个行业都在不断发展进步,高效、低耗、低成本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冲压加工一般需要数套模具才能加工成形,而每道工序的模具对应的加工作用都有所不同。而冲斜边比其他加工工序的作用和使用技术更为复杂;一般都采用油压机对冲斜边进行单独加工,而油压机在加工过程中,速度都较为缓慢,与其他自动化生产线的工序相比差了2倍的速度,为解决这一传统生产工艺,改善生产效率及自动化生产是极为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冲边模具,克服传统工艺的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生产效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边模具,包括:下模,所述下模包括退料板、推杆和凹模板,所述退料板位于所述凹模板上方,所述退料板设置有定位孔和冲头孔,所述推杆与退料板的底部抵接,所述退料板和凹模板之间设置有预留间隙,在开模和合模过程中所述退料板相对所述凹模板往复移动;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顶端穿过定位孔,所述定位件的底部与凹模板固定连接;以及斜边冲头,所述斜边冲头的头部伸入冲头孔内,所述斜边冲头的底部与凹模板固定连接,所述斜边冲头在开模状态时不高于退料板的顶面。有益效果:该冲边模具安装在冲压机床上,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使用冲床+自动化生产线的加工方式,实现了快速生产的效果。该冲边模具将斜边冲头沉入下模内,工件完成定位后进行冲压,冲床下压后将退料板与凹模板压紧贴合,斜边冲头伸出,工件受到斜边冲头的挤压加工,形成斜边。开模时推杆推动退料板远离凹模板并实现退料,斜边冲头回缩。通过定位件、斜边冲头、退料板和推杆之间的配合设置得到一款能够快速简便加工斜边的模具,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缩短了生产周期。进一步地,所述下模还包括底板和垫板,所述推杆穿过底板、垫板以及凹模板后与退料板的底部抵接。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和斜边冲头穿过凹模板与垫板的顶面抵接,所述定位件和斜边冲头通过销固定在凹模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冲边模具还包括退料机构,所述退料机构与推杆的底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冲边模具还包括螺纹紧固件,所述下模设置有沉孔,所述螺纹紧固件设置在沉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冲边模具还包括导柱,所述导柱对称设置在下模的左右两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为技术实施例开模状态的内部结构图;图2为技术实施例合模状态的内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和图2,一种冲边模具,主要由下模1、定位件2和斜边冲头3组成,该下模1包括退料板101、推杆6和凹模板102,该退料板101开有定位孔和冲头孔。该凹模板102上开有用于穿过推杆6的穿孔,该推杆6穿过凹模板102与退料板101的底部抵接,该退料板101与凹模板102之间设置有预留间隙。在开模和合模过程中该退料板101相对凹模板102往复移动。该定位件2的顶部穿过定位孔,该定位件2的底部与凹模板102固定连接,该斜边冲头3的头部伸入冲头孔内,该斜边冲头3的底部与凹模板102固定连接,该定位件2与斜边冲头3之间设置的间距稍大于工件的长度,使得斜边冲头3能够对工件进行斜边加工。当冲边模具处于开模状态时,该斜边冲头3不高于退料板101的顶面,沉入下模1内,该定位件2高于退料板101的顶面,工件先通过定位件2定位,再进行合模。由于退料板101与凹模板102之间设置有预留间隙,在合模过程中,退料板101将推杆6内压,退料板101与凹模板102贴合,斜边冲头3从下模1内伸出,工件受到斜边冲头3的挤压加工,形成斜边。工件成型后,将推杆6顶出,通过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机械手将工件取出。该冲边模具安装在冲压机床上,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使用机械手+冲床+自动化生产线的加工方式,代替了油压机,解决了生产速度缓慢的问题,实现了快速生产的效果。通过定位件2、斜边冲头3、退料板101和推杆6直接的配合设置得到一款能够快速简便加工斜边的模具,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缩短了生产周期。优选的,该下模1还包括底板104和垫板103,该推杆6穿过底板104、垫板103以及凹模板102后与退料板101的底部抵接,该推杆6的长度大于底板104、垫板103以及凹模板102的厚度总和,使得退料板101和凹模板102之间能够设置有预留间隙,且当退料板101与凹模板102压紧贴合后,推杆6超出底板104的底面,便于退料时能够推动推杆6,从而还原退料板101的初始位置并实现退料。优选的,该定位件2和斜边冲头3穿过凹模板102与垫板103的顶面抵接。该定位件2和斜边冲头3通过销固定在凹模板102上,提高稳定性,防止在工件加工完成后开模时,该定位件2和斜边冲头3受到反作用力蹦出。优选的,该冲边模具还包括退料机构,该退料机构与推杆6的底部连接。在开模时,退料机构能够实现自动退料。具体的,该退料机构含有弹性部件,当该冲边模具合模时,推杆6给予退料机构推力,该弹性部件将推力储存为弹性势能,在开模时弹性部件释放弹性势能,推杆6推动退料板101,完成自动退料。优选的,该冲边模具还包括螺纹紧固件5,该下模1加工有沉孔,该螺纹紧固件5安装在在沉孔内。具体的,该底板104和垫板103上加工有头孔,该退料板101上加工有尾孔,该头孔和尾孔均为通孔,该头孔的孔径大于尾孔孔径,该退料板101上加工有螺纹孔,该头孔、尾孔和螺纹孔相适配设置,组合成沉孔。该螺纹紧固件5的沉头位于头孔内,该螺纹紧固件5的螺杆旋入退料板101中,在开模或合模时,螺纹紧固件5不会影响退料板101的移动。螺纹紧固件5的设置使得该退料板101和凹模板102之间的预留间隙可调,避免预留间隙过小导致退料机构不能正常工作或预料间隙过大提高耗能和成本。优选的,该冲边模具还包括导柱4,该导柱4对称设置在下模1的左右两侧,该导柱4设置在端角或边缘处。使得该冲边模具便于安装,引导上模与下模1以正确位置对合。上面结合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模,所述下模包括退料板、推杆和凹模板,所述退料板位于所述凹模板上方,所述退料板设置有定位孔和冲头孔,所述推杆与退料板的底部抵接,所述退料板和凹模板之间设置有预留间隙,在开模和合模过程中所述退料板相对所述凹模板往复移动;/n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顶部穿过定位孔,所述定位件的底部与凹模板固定连接;以及/n斜边冲头,所述斜边冲头的头部伸入冲头孔内,所述斜边冲头的底部与凹模板固定连接,所述斜边冲头在开模状态时不高于退料板的顶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模,所述下模包括退料板、推杆和凹模板,所述退料板位于所述凹模板上方,所述退料板设置有定位孔和冲头孔,所述推杆与退料板的底部抵接,所述退料板和凹模板之间设置有预留间隙,在开模和合模过程中所述退料板相对所述凹模板往复移动;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顶部穿过定位孔,所述定位件的底部与凹模板固定连接;以及
斜边冲头,所述斜边冲头的头部伸入冲头孔内,所述斜边冲头的底部与凹模板固定连接,所述斜边冲头在开模状态时不高于退料板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还包括底板和垫板,所述推杆穿过底板、垫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晋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骏汇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韶关骏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