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钢用循环水冷却带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1666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带钢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轧钢用循环水冷却带钢装置,包括汲水泵、蓄能器、过滤器、喷淋装置和换热器;蓄能器安装在主管路上;支管路的输出端设置多个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安装在轧钢装置处;轧钢装置包括驱动装置、用于安装的架体以及轧辊;架体上设置有滑动轨道;喷淋装置包括喷头、安装架、支架和活动座;活动座上设置有驱动活动座运行的电机;支架竖直设置在活动座上,安装架转动设置在支架的顶部;安装座的中部形成向内凹陷的集水槽;换热器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换热器的输出端设置有回流管路,回流管路连接至主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资源能够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同时避免出现水锤效应,减少管路的损坏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轧钢用循环水冷却带钢装置
本技术涉及带钢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轧钢用循环水冷却带钢装置。
技术介绍
带钢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带钢又称钢带,是宽度在1300mm以内,长度根据每卷的大小略有不同。轧钢技术是钢铁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加工技术,世界上约有90%的钢材都是通过轧制手段获得的。水冷却系统则是热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降温方式,水冷却系统的使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轧机的作业效率;同时水冷却的使用能保证轧机工作过程中保持较低的工作温度,使的轧辊的硬度不因工作温度过高而大幅下降,因此大大提高了轧辊的耐磨能力,使得轧辊的使用寿命大幅延长,为轧钢生产节约了大量成本。目前国内大部分热轧钢生产线所用的冷却水均是由抽水泵汲取经供水管道直接提供给轧机使用。该方法在生产线起停过程和开关水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水锤效应,导致供水管道和压力表因此而损坏,不仅影响生产进度还增加了不必要的生产成本。目前国内轧钢生产厂家对因水锤效应所致的经济损失还不够重视,国内关于此类研究也多数停留在改革开发初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轧钢用循环水冷却带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轧钢用循环水冷却带钢装置,具有本技术水资源能够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同时避免出现水锤效应,减少管路的损坏几率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轧钢用循环水冷却带钢装置,包括汲水泵、蓄能器、过滤器、喷淋装置和换热器;蓄能器安装在主管路上;支管路设置多个且均与主管路相连通,支管路的输出端设置多个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安装在轧钢装置处;轧钢装置包括驱动装置、用于安装的架体以及轧辊;架体上设置有滑动轨道;喷淋装置包括喷头、安装架、支架和活动座;活动座沿着滑动轨道滑动,活动座上设置有驱动活动座运行的电机;支架竖直设置在活动座上,安装架转动设置在支架的顶部,喷头设置在安装架上,喷头设置呈圆弧形,喷头朝向轧辊喷水;安装座的中部形成向内凹陷的集水槽,集水槽的底部通过管路与过滤器的输入端相连通;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换热器的输入端导通连接;换热器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换热器的输出端设置有回流管路,回流管路连接至主管路;主管路与冷水源连接,主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优选的,喷淋装置的喷头为雾化喷头。优选的,主管路上设置有主管路压力表,支管路上设置有支管路压力表。优选的,蓄能器内部中空,蓄能器内的填充介质为压缩空气。优选的,换热器的内部中空,换热器中设置有“S”型的换热管,换热管朝向过滤器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优选的,导流管的内壁上嵌入设置有温差发电装置,换热器的内壳体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温差发电装置运行。优选的,蓄能器、汲水泵、回流管路、换热器处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差发电器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喷淋装置的喷头为雾化喷头。雾化喷头喷出的液滴更小,有利于进行充分降温散热。2、蓄能器内部中空,蓄能器内的填充介质为压缩空气。蓄能器能够削减生产线开机和停机时管路中的压力值,避免出现水锤效应,减少管路的损坏几率。3、换热器的内部中空,换热器中设置有“S”型的换热管,换热管朝向过滤器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换热器内部中空,换热器中充满冷却水,“S”型的换热管能够增大与冷水的接触面积便于进行快速换热。4、导流管的内壁上嵌入设置有温差发电装置,换热器的内壳体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温差发电装置运行。蓄能器、汲水泵、换热器处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差发电器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吸收轧辊热量后的水落入活动座的集水槽中,集水槽中的水通过管路经过过滤器过滤,去除杂质后进入导流管处;在导流管处导流管的内外形成温差;导流管的内壁中嵌入温差发电装置,利用温差进行发电,所发电能供系统中的传感器以及电磁阀进行供电,节约电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技术中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技术中换热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电磁阀;2、汲水泵;3、主管路压力表;4、蓄能器;5、支管路压力表;6、喷淋装置;7、过滤器;8、换热器;9、回流管路;10、轧辊;11、喷头;12、支架;13、安装架;14、活动座;15、滑动轨道;16、驱动装置;17、进水管;18、换热管;19、出水管;20、导流管;21、温差发电装置;22、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轧钢用循环水冷却带钢装置,包括汲水泵2、蓄能器4、过滤器7、喷淋装置6和换热器8;蓄能器4安装在主管路上;支管路设置多个且均与主管路相连通,支管路的输出端设置多个喷淋装置6;喷淋装置6安装在轧钢装置处;轧钢装置包括驱动装置16、用于安装的架体以及轧辊10;架体上设置有滑动轨道15;喷淋装置6包括喷头11、安装架13、支架12和活动座14;活动座14沿着滑动轨道15滑动,活动座14上设置有驱动活动座14运行的电机;支架12竖直设置在活动座14上,安装架13转动设置在支架12的顶部,喷头11设置在安装架13上,喷头11设置呈圆弧形,喷头11朝向轧辊10喷水;安装座的中部形成向内凹陷的集水槽,集水槽的底部通过管路与过滤器7的输入端相连通;过滤器7的输出端与换热器8的输入端导通连接;换热器8上设置有进水管17和出水管19,换热器8的输出端设置有回流管路9,回流管路9连接至主管路;主管路与冷水源连接,主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1。在本实施例中,喷淋装置6的喷头11为雾化喷头11。需要说明的是,雾化喷头喷出的液滴更小,有利于进行充分降温散热。在本实施例中,主管路上设置有主管路压力表3,支管路上设置有支管路压力表5。在本实施例中,蓄能器4内部中空,蓄能器4内的填充介质为压缩空气。需要说明的是,蓄能器4能够削减生产线开机和停机时管路中的压力值,避免出现水锤效应,减少管路的损坏几率。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8的内部中空,换热器8中设置有“S”型的换热管18,换热管18朝向过滤器7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20。需要说明的是,换热器8内部中空,换热器8中充满冷却水,“S”型的换热管18能够增大与冷水的接触面积便于进行快速换热。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管20的内壁上嵌入设置有温差发电装置21,换热器8的内壳体上设置有控制器22,控制器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钢用循环水冷却带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汲水泵(2)、蓄能器(4)、过滤器(7)、喷淋装置(6)和换热器(8);/n蓄能器(4)安装在主管路上;支管路设置多个且均与主管路相连通,支管路的输出端设置多个喷淋装置(6);喷淋装置(6)安装在轧钢装置处;/n轧钢装置包括驱动装置(16)、用于安装的架体以及轧辊(10);架体上设置有滑动轨道(15);/n喷淋装置(6)包括喷头(11)、安装架(13)、支架(12)和活动座(14);活动座(14)沿着滑动轨道(15)滑动,活动座(14)上设置有驱动活动座(14)运行的电机;支架(12)竖直设置在活动座(14)上,安装架(13)转动设置在支架(12)的顶部,喷头(11)设置在安装架(13)上,喷头(11)设置呈圆弧形,喷头(11)朝向轧辊(10)喷水;安装座的中部形成向内凹陷的集水槽,集水槽的底部通过管路与过滤器(7)的输入端相连通;过滤器(7)的输出端与换热器(8)的输入端导通连接;/n换热器(8)上设置有进水管(17)和出水管(19),换热器(8)的输出端设置有回流管路(9),回流管路(9)连接至主管路;主管路与冷水源连接,主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钢用循环水冷却带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汲水泵(2)、蓄能器(4)、过滤器(7)、喷淋装置(6)和换热器(8);
蓄能器(4)安装在主管路上;支管路设置多个且均与主管路相连通,支管路的输出端设置多个喷淋装置(6);喷淋装置(6)安装在轧钢装置处;
轧钢装置包括驱动装置(16)、用于安装的架体以及轧辊(10);架体上设置有滑动轨道(15);
喷淋装置(6)包括喷头(11)、安装架(13)、支架(12)和活动座(14);活动座(14)沿着滑动轨道(15)滑动,活动座(14)上设置有驱动活动座(14)运行的电机;支架(12)竖直设置在活动座(14)上,安装架(13)转动设置在支架(12)的顶部,喷头(11)设置在安装架(13)上,喷头(11)设置呈圆弧形,喷头(11)朝向轧辊(10)喷水;安装座的中部形成向内凹陷的集水槽,集水槽的底部通过管路与过滤器(7)的输入端相连通;过滤器(7)的输出端与换热器(8)的输入端导通连接;
换热器(8)上设置有进水管(17)和出水管(19),换热器(8)的输出端设置有回流管路(9),回流管路(9)连接至主管路;主管路与冷水源连接,主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1)。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飞牛振国李成龙丁小平隆正彬李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足航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