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豆粉生产用筛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162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豆粉生产用筛选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顶端呈开口状设置,所述第一壳体下表面边缘处对称安装有振动弹簧,所述振动弹簧一侧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第一壳体上方依次安装有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下表面一端安装有第一双作用气缸,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下表面另一端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上方设有连接耳,且连接耳与支杆顶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呈倾斜状,并通过第二双作用气缸带动隔板上升,在导向板的作用下,将纳豆分别从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内侧导出,使纳豆从金属框端口处倾倒出,从而方便对筛选装置的上层纳豆进行收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豆粉生产用筛选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生产
,具体为一种纳豆粉生产用筛选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可以将食品划分为内源性物质成分和外源性物质成分两大部分。其中,内源性物质成分是食品本身所具有的成分,而外源性物质成分则是食品从加工到摄食全过程中人为添加的或混入的其他成分。根据食品成分的含量,也可以将食品的成分大致分为八类,即:蛋白质、脂肪、糖类(亦称碳水化合物)、无机质(亦称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素(统称纤维素)和甲壳素等。纳豆,起源于中国古代,自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以来开始制作,由黄豆通过纳豆菌(枯草杆菌)发酵制成豆制品,具有黏性,气味较臭,味道微甜,不仅保有黄豆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K2、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更重要的是发酵过程产生了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溶解体内纤维蛋白及其他调节生理机能的保健作用。但是,现有的纳豆粉生产用筛选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纳豆粉生产用筛选装置采用逐级分筛的形式对纳豆原料进行筛选,但是现有的装置在对纳豆逐级分筛过后,由于高度原因,不方便对上层的纳豆进行收取。2、现有的纳豆粉生产用筛选装置在输送原料时,由于原料从高处落下产生的冲击力较大,不仅容易损坏筛选装置,而且原料聚集在一起,影响筛选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豆粉生产用筛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纳豆粉生产用筛选装置采用逐级分筛的形式对纳豆原料进行筛选,但是现有的装置在对纳豆逐级分筛过后,由于高度原因,不方便对上层的纳豆进行收取;现有的纳豆粉生产用筛选装置在输送原料时,由于原料从高处落下产生的冲击力较大,不仅容易损坏筛选装置,而且原料聚集在一起,影响筛选的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豆粉生产用筛选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顶端呈开口状设置,所述第一壳体下表面边缘处对称安装有振动弹簧,所述振动弹簧一侧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第一壳体上方依次安装有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下表面一端安装有第一双作用气缸,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下表面另一端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上方设有连接耳,且连接耳与支杆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内腔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筛网上方对称焊接有导向板,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框,所述金属框顶部焊接有门型架,所述门型架内侧顶端对称安装有第二双作用气缸,所述第二双作用气缸底端安装有隔板。优选的,所述振动弹簧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对振动弹簧以及上部结构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顶端均呈开口状设置,有利于纳豆原料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落,从而对纳豆进行逐级筛选。优选的,所述金属框贯穿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外壁,所述导向板与金属框端口处相对应,有利于将纳豆原料分别从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内侧倾倒出。优选的,所述隔板贯穿金属框顶端,通过隔板抬起,使金属框内侧呈导通式结构,有利于纳豆原料的倾倒。优选的,所述第三壳体顶口处固定连接有筒体,且筒体底口处与第三壳体内侧底部设有间隙,所述筒体内侧安装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下表面边缘处对称安装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底端焊接有支撑块,通过将纳豆原料从筒体顶口处倾倒,纳豆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首先与锥形块相接触,当锥形块受到冲击后,将弹簧座压缩变形,弹簧座通过自身的弹性可有效的吸收冲击力,并且筒体底口处与第三壳体内侧底部设有间隙,通过锥形块将纳豆原料分散至第三壳体内侧,不仅可以防止冲击力过大导致筛选组件损坏,而且将原料分散,有利于提高筛选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纳豆粉生产用筛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振动电机接通电源后产生振动,并通过振动弹簧加大振动幅度,有利于提升筛选的效率,通过将纳豆原料输送到第三壳体内侧,由于第三壳体内侧的筛网孔径大于第二壳体内部的筛网,因此纳豆原料的粒径由大到小逐级分筛,筛选后的纳豆按等级大小依次位于第三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内侧,通过第一双作用气缸和第二双作用气缸外接气动设备,通过第一双作用气缸伸长,并通过支杆顶端处配合连接耳转动,从而使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呈倾斜状,并通过第二双作用气缸带动隔板上升,在导向板的作用下,将纳豆分别从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内侧导出,使纳豆从金属框端口处倾倒出,从而方便对筛选装置的上层纳豆进行收取。(2)本技术通过将纳豆原料从筒体顶口处倾倒,纳豆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首先与锥形块相接触,当锥形块受到冲击后,将弹簧座压缩变形,弹簧座通过自身的弹性可有效的吸收冲击力,并且筒体底口处与第三壳体内侧底部设有间隙,通过锥形块将纳豆原料分散至第三壳体内侧,不仅可以防止冲击力过大导致筛选组件损坏,而且将原料分散,有利于提高筛选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金属框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壳体;101、振动弹簧;102、振动电机;103、底座;2、第二壳体;201、第三壳体;202、第一双作用气缸;203、支杆;204、连接耳;205、筛网;206、导向板;3、金属框;301、门型架;302、第二双作用气缸;303、隔板;4、筒体;401、锥形块;402、弹簧座;403、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纳豆粉生产用筛选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顶端呈开口状设置,所述第一壳体1下表面边缘处对称安装有振动弹簧101,所述振动弹簧101一侧安装有振动电机102,所述第一壳体1上方依次安装有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201,所述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201下表面一端安装有第一双作用气缸202,所述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201下表面另一端安装有支杆203,所述支杆203上方设有连接耳204,且连接耳204与支杆203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201内腔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筛网205,所述筛网205上方对称焊接有导向板206,所述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201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框3,所述金属框3顶部焊接有门型架301,所述门型架301内侧顶端对称安装有第二双作用气缸302,所述第二双作用气缸302底端安装有隔板303。通过振动电机102接通电源后产生振动,并通过振动弹簧101加大振动幅度,有利于提升筛选的效率,通过将纳豆原料输送到第三壳体201内侧,由于第三壳体201内侧的筛网205孔径大于第二壳体2内部的筛网205,因此纳豆原料的粒径由大到小逐级分筛,筛选后的纳豆按等级大小依次位于第三壳体201、第二壳体2和第一壳体1内侧,通过第一双作用气缸202和第二双作用气缸302外接气动设备,通过第一双作用气缸202伸长,并通过支杆203顶端处配合连接耳204转动,从而使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豆粉生产用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顶端呈开口状设置,所述第一壳体(1)下表面边缘处对称安装有振动弹簧(101),所述振动弹簧(101)一侧安装有振动电机(102),所述第一壳体(1)上方依次安装有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201),所述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201)下表面一端安装有第一双作用气缸(202),所述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201)下表面另一端安装有支杆(203),所述支杆(203)上方设有连接耳(204),且连接耳(204)与支杆(203)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201)内腔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筛网(205),所述筛网(205)上方对称焊接有导向板(206),所述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201)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框(3),所述金属框(3)顶部焊接有门型架(301),所述门型架(301)内侧顶端对称安装有第二双作用气缸(302),所述第二双作用气缸(302)底端安装有隔板(3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豆粉生产用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顶端呈开口状设置,所述第一壳体(1)下表面边缘处对称安装有振动弹簧(101),所述振动弹簧(101)一侧安装有振动电机(102),所述第一壳体(1)上方依次安装有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201),所述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201)下表面一端安装有第一双作用气缸(202),所述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201)下表面另一端安装有支杆(203),所述支杆(203)上方设有连接耳(204),且连接耳(204)与支杆(203)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201)内腔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筛网(205),所述筛网(205)上方对称焊接有导向板(206),所述第二壳体(2)和第三壳体(201)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金属框(3),所述金属框(3)顶部焊接有门型架(301),所述门型架(301)内侧顶端对称安装有第二双作用气缸(302),所述第二双作用气缸(302)底端安装有隔板(303)。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桂茹陈兴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睿天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