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59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6
本申请涉及喷罐配件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具喷槽,所述喷槽内嵌设有喷嘴体,所述喷嘴体的一侧具有容纳槽,所述喷嘴体的另一侧具有喷口,所述容纳槽的底面上具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上具有朝所述喷口延伸且与喷口连通的导流道。液体喷出后,能够在喷嘴体凹陷一侧逐渐扩散,在喷口处通过形状设置,便于雾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结构
本申请涉及喷罐配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结构。
技术介绍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喷雾罐,在喷雾罐上具有喷雾头,通过罐体内的喷雾棒,喷雾棒具有泵液的功能,能够使得液体被抽上来,通过喷雾头喷出。喷雾头上具有喷口,当液体从喷口中喷出后,自然形成扩散状,从而进行喷雾。但现有的喷雾头中喷出的液体几乎都会沿喷口的中心线喷出,喷射距离长,但是扩散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雾化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结构。本申请的提供的一种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具喷槽,所述喷槽内嵌设有喷嘴体,所述喷嘴体的一侧具有容纳槽,所述喷嘴体的另一侧具有喷口,所述容纳槽的底面上具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上具有朝所述喷口延伸且与喷口连通的导流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体通过泵体抽上后,将会进入至喷槽内,随后进入至喷嘴体中,当容纳槽中的液体在朝喷口处运动的同时,也将会通过导流道朝向喷口处运动,由于导流道并不沿喷口中心线设置,此时喷出的液体将会沿喷口边沿喷出,使得液体更好的扩散,提高了雾化效果。优选的,所述导流道沿周向设有不少于两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较多的液体从导流道内进行喷出,增加沿喷口边沿喷出的量,进一步提高雾化效果。优选的,所述导流道的两侧面延伸方向的对称面不经过所述喷口的圆心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体沿导流道进行运动时,当进入至喷口内时,能够起到偏心的作用,使得多个导流道内的液体在出喷口处时,将会偏心喷出,此时将会形成螺旋效果,各个导流道内的液体互不影响,螺旋喷出的液体将会形成更佳的扩散效果。优选的,所述导流道的两侧面延伸方向形成夹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流道的两侧面成夹角时,能够使得液体在导流片周侧运动时,能够沿其中一侧的侧面进入至导流道内,提高进液效果。优选的,所述导流道的两侧面之间距离自所述导流片外侧朝所述喷口处逐渐减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体在导流道内流动时,能够使得液体加速流动,提高液体流动速度,加速后的液体在扩散时能够提升雾化效果。优选的,所述容纳槽槽底开设有引导腔,所述引导腔自所述容纳槽内部朝外截面面积逐渐减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体流动至导流道末端时,将会进入至引导腔内,液体在沿引导腔的内壁将会逐渐过渡至喷口末端,逐渐转向,在引导腔内的液体将会形成螺旋状出液,便于雾化以及扩散。优选的,所述喷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抵触在所述导流片上的抵触柱体,所述抵触柱体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喷槽内的液体,将会在抵触柱体的作用下将会进入至于容纳槽之间的间隙中,随后在导流片周侧流动,最终进入至导流道内,便于液体进入。优选的,所述抵触柱体为圆柱体,所述导流片为圆形,所述抵触柱体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导流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体运动在抵触柱体和容纳槽内壁之间时,将会运动至槽底时,才会进入至导流道中,此时能够减小液体在容纳槽内运动时对在导流道内的液体形成干涉的情况。优选的,所述喷嘴体具有喷口的一端面呈凹陷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喷出后,能够在喷嘴体凹陷一侧逐渐扩散,在喷口处通过形状设置,便于雾化。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容纳槽中通过设置导流片和导流道,能够使得液体不仅从喷口中心线处喷出,还能够沿喷口的边沿处喷出,使得整体的喷出范围变广,提升了雾化效果;2、导流道的延伸方向偏离喷口的圆心处后,能够使得当液体喷出时,各个导流道内的液体能够实现螺旋喷出,并且各个导流道不会形成干涉,进一步提高雾化效果;3、通过设置抵触柱体,能够使得液体在进入时,将会在抵触柱体与容纳槽内壁之间运动,并且将会流入至导流道内,将会完全从导流道内喷出,在引导腔内进行转向后,从而大部分的液体将会呈螺旋状喷出,提高雾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是喷嘴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主体;110、喷槽;111、喷嘴体;112、容纳槽;113、喷口;114、导流片;115、导流道;116、引导腔;120、抵触柱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结构,参照图1、图2,包括主体100,主体100上具喷槽110,喷槽110与喷雾棒连通,喷槽110内嵌设有喷嘴体111,喷嘴体111的一侧具有容纳槽112,喷嘴体111的另一侧为闭口且具有喷口113,喷嘴体111具有喷口113的一端面呈凹陷形。参照图2,容纳槽112的底面上具有为圆形的导流片114,本实施例中容纳槽112的槽底为平面,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容纳槽112槽底也可为锥形面。导流片114上具有朝喷口113延伸且与喷口113连通的导流道115,且导流道115沿周向设置有不少于两个,本实施例中导流道115为两个。同时,导流道115远离喷口113的一端的边沿处设为圆角,便于液体进入。导流道115的两侧面不平行,即两侧面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两侧面也可平行,本实施例中将两者设为不平行,是为了使得液体能够更加顺畅的进入导流道115中。而为了使得进入导流道115内的液体能够呈螺旋状喷出,且相互的导流道115之间不影响,导流道115的两侧面延伸方向的对称面不经过喷口113的圆心处,使得液体在喷出时,能够偏心出喷口113,各个导流道115能够形成更好的雾化效果。且导流道115的两侧面之间距离自导流片114外侧朝喷口113处逐渐减小,起到加速效果。参照图2、图3,而由于容纳槽112的槽底为平面,为了使得导流道115中的液体能够在喷口113处方便转向,在容纳槽112槽底开设有引导腔116,引导腔116的截面面积自容纳槽112内部朝外逐渐减小,本实施例中引导腔116呈锥台状。当液体自导流道115流动至引导腔116内时,将会进入至引导腔116内,液体沿斜面做螺旋状运动后,再进行喷出,此时雾化效果更佳。参照图3,在喷槽110内壁上一体设置有嵌入至容纳槽112内的抵触柱体120,抵触柱体120为圆柱体,其一侧抵触在导流片114上,且抵触柱体120与容纳槽112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抵触柱体120的端面将把导流道115的远离容纳槽112槽底的一侧封闭。且本实施例中抵触柱体120的截面面积大于导流片114的面积,进入至容纳槽112中的液体将会通过抵触柱体120和容纳槽112内壁之间的间隙运动,然后流动至容纳槽112槽底和抵触柱体120端面之间,然后进入至导流道115中,而由于抵触柱体120的截面面积大,在间隙中流动的液体将减小地影响液体流入至导流道115内。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液体被泵上来后,通过喷槽110进入至容纳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结构,包括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上具喷槽(110),所述喷槽(110)内嵌设有喷嘴体(111),所述喷嘴体(111)的一侧具有容纳槽(112),所述喷嘴体(111)的另一侧具有喷口(113),所述容纳槽(112)的底面上具有导流片(114),所述导流片(114)上具有朝所述喷口(113)延伸且与喷口(113)连通的导流道(1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结构,包括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上具喷槽(110),所述喷槽(110)内嵌设有喷嘴体(111),所述喷嘴体(111)的一侧具有容纳槽(112),所述喷嘴体(111)的另一侧具有喷口(113),所述容纳槽(112)的底面上具有导流片(114),所述导流片(114)上具有朝所述喷口(113)延伸且与喷口(113)连通的导流道(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道(115)沿周向设有不少于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道(115)的两侧面延伸方向的对称面不经过所述喷口(113)的圆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道(115)的两侧面延伸方向形成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泽钒邵天飞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优沃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