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腋臭手术用肩部弹性约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338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腋臭手术用肩部弹性约束带,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身躯,所述身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约束带本体,所述约束带本体套接在上臂外。该腋臭手术用肩部弹性约束带,通过设置约束带本体、魔术贴软毛层、魔术贴毛刺层、连接带和紧固皮层,当医护人员需要使用该约束带对病患进行术后上臂制动时,医护人员拉动魔术贴毛刺层,将魔术贴毛刺层与魔术贴软毛层粘合,使得约束带本体紧密包裹住上臂,医护人员将皮带插入到安装壳内,完成对该约束带的穿戴,在约束带本体、连接带和限制带的作用下,支撑病患的腋窝,从而起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同时对病患的上臂进行约束,避免外展,保证病患的恢复效果,提高该约束带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腋臭手术用肩部弹性约束带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腋臭手术用肩部弹性约束带。
技术介绍
腋臭又称腋部臭汗症、狐臭,主要是由腋窝皮肤的大汗腺分泌的汗液及脂肪酸经过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出奇特的臭味,天热汗多或运动后最为明显,可同时伴有色汗(以黄色多见)。外科手术是腋臭唯一彻底的治疗方法,通过切除腋部的大汗腺及其导管,去除腋臭的来源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式是保留皮肤的大汗腺切除术。微创手术因对组织破坏小、切口小,是患者相对能接受方法。腋臭微创术后,通常是常规使用传统的无菌纱布垫和弹力绷带“8”字形加压包扎固定伤口48小时,但在使用过程中伤口及周围组织的加压包扎压力不均使伤口血液循环障碍,造成伤口皮肤感染、坏死等并发症。此种包扎方式随患者的活动易松动滑脱形成剪切力,使伤口愈合时间延长,患者的不舒适感和治疗时间也随之延长。目前市场上腋臭手术用肩部约束带,在使用过程中只能进行简单的约束作用,无法有效的支撑腋窝,无法有效的起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腋臭手术用肩部弹性约束带,解决了目前市场上腋臭手术用肩部约束带,在使用过程中只能进行简单的约束作用,无法有效的支撑腋窝,无法有效的起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实用性较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腋臭手术用肩部弹性约束带,包括身躯,所述身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约束带本体,所述约束带本体套接在上臂外,所述约束带本体的左侧面与魔术贴软毛层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约束带本体的正面与魔术贴毛刺层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魔术贴毛刺层套接在约束带本体外壁。所述魔术贴毛刺层与魔术贴软毛层相互粘合,所述约束带本体下表面的前方和后方均通过连接带与紧固皮层上表面的前方和后方固定连接,对应两个连接带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紧固皮层的左侧面通过限制带与左侧约束带本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紧固皮层后方的右侧面与皮带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紧固皮层前方的右侧面与安装壳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的右侧面与右侧约束带本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约束带本体外壁的上方设置有按摩器,所述安装壳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通过轴承套接有同一个转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杆的顶端与活动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杆外壁套接有卡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卡块的上表面通过扭簧与安装壳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扭簧套接在转杆外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皮带的左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卡齿,其中一个卡齿的背面与卡块的正面卡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块的形状设置为椭圆形,所述连接带和限制带的材质均设置为弹性材质。(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腋臭手术用肩部弹性约束带,通过设置约束带本体、魔术贴软毛层、魔术贴毛刺层、连接带和紧固皮层,当医护人员需要使用该约束带对病患进行术后上臂制动时,先将魔术贴毛刺层与魔术贴软毛层脱离粘合状态,使得约束带本体打开,病患将上臂放入约束带本体内,医护人员拉动魔术贴毛刺层,将魔术贴毛刺层与魔术贴软毛层粘合,使得约束带本体紧密包裹住上臂,医护人员将皮带插入到安装壳内,完成对该约束带的穿戴,在约束带本体、连接带和限制带的作用下,支撑病患的腋窝,从而起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同时对病患的上臂进行约束,避免外展,保证病患的恢复效果,提高该约束带的实用性。2、该腋臭手术用肩部弹性约束带,通过设置皮带、卡齿、转杆和安装壳,当病患需要使用该约束带时,先将该约束带穿戴到身躯和上臂上,再将皮带穿过安装壳内,拉动皮带到合适位置,在卡块和卡齿的作用下,对皮带提供限位作用,使得皮带拉动到合适位置后,无法进行收缩,使得该约束带符合不同体型的病患使用,保证该约束带的稳定性。3、该腋臭手术用肩部弹性约束带,通过设置按摩器、活动块和扭簧,在按摩器的作用下,对病患的上臂,进行适当按摩,避免病患的上臂因为48小时肢体约束导致的酸胀麻木感,优化病患的体验感,在扭簧的作用下,对转杆和卡块提供一定的作用力,使得卡块与卡齿紧密卡接,保证皮带无法自动进行伸缩,保证该约束带的安全性,通过设置活动块,方便医护人员旋转转杆和卡块,便于医护人员对该约束带进行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壳俯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活动块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身躯、2上臂、3约束带本体、4魔术贴软毛层、5魔术贴毛刺层、6连接带、7紧固皮层、8限制带、9卡齿、10皮带、11按摩器、12安装壳、13转杆、14活动块、15卡块、16扭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腋臭手术用肩部弹性约束带,包括身躯1,身躯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约束带本体3,约束带本体3套接在上臂2外,约束带本体3的左侧面与魔术贴软毛层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约束带本体3的正面与魔术贴毛刺层5的背面固定连接,魔术贴毛刺层5套接在约束带本体3外壁。魔术贴毛刺层5与魔术贴软毛层4相互粘合,通过设置魔术贴毛刺层5和魔术贴软毛层4,使得约束带本体3与病患的上臂2紧密贴合,支撑腋窝,起到压迫止血的目的,约束带本体3下表面的前方和后方均通过连接带6与紧固皮层7上表面的前方和后方固定连接,对应两个连接带6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紧固皮层7的左侧面通过限制带8与左侧约束带本体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制带8,约束病患的上臂,避免外展,保证病患的恢复效果,提高该约束带的实用性,紧固皮层7后方的右侧面与皮带10的底端固定连接,紧固皮层7前方的右侧面与安装壳1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安装壳12的右侧面与右侧约束带本体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约束带本体3外壁的上方设置有按摩器11,通过设置按摩器11,在按摩器11的作用下,对病患的上臂2,进行适当按摩,避免病患的上臂2因为48小时肢体约束导致的酸胀麻木感,优化病患的体验感,安装壳12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通过轴承套接有同一个转杆13,转杆13的顶端与活动块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活动块14,方便医护人员旋转转杆13和卡块15,便于医护人员对该约束带进行拆卸,转杆13外壁套接有卡块15。具体的,如图2和3所示,卡块15的上表面通过扭簧16与安装壳12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扭簧16套接在转杆13外壁,通过设置扭簧16,在扭簧16的作用下,对转杆13和卡块15提供一定的作用力,使得卡块15与卡齿9紧密卡接,保证皮带10无法自动进行伸缩,保证该约束带的安全性,皮带10的左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卡齿9,其中一个卡齿9的背面与卡块15的正面卡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腋臭手术用肩部弹性约束带,包括身躯(1),其特征在于:所述身躯(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约束带本体(3),所述约束带本体(3)套接在上臂(2)外,所述约束带本体(3)的左侧面与魔术贴软毛层(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约束带本体(3)的正面与魔术贴毛刺层(5)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魔术贴毛刺层(5)套接在约束带本体(3)外壁;/n所述魔术贴毛刺层(5)与魔术贴软毛层(4)相互粘合,所述约束带本体(3)下表面的前方和后方均通过连接带(6)与紧固皮层(7)上表面的前方和后方固定连接,对应两个连接带(6)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紧固皮层(7)的左侧面通过限制带(8)与左侧约束带本体(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紧固皮层(7)后方的右侧面与皮带(1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紧固皮层(7)前方的右侧面与安装壳(1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12)的右侧面与右侧约束带本体(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腋臭手术用肩部弹性约束带,包括身躯(1),其特征在于:所述身躯(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约束带本体(3),所述约束带本体(3)套接在上臂(2)外,所述约束带本体(3)的左侧面与魔术贴软毛层(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约束带本体(3)的正面与魔术贴毛刺层(5)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魔术贴毛刺层(5)套接在约束带本体(3)外壁;
所述魔术贴毛刺层(5)与魔术贴软毛层(4)相互粘合,所述约束带本体(3)下表面的前方和后方均通过连接带(6)与紧固皮层(7)上表面的前方和后方固定连接,对应两个连接带(6)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紧固皮层(7)的左侧面通过限制带(8)与左侧约束带本体(3)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紧固皮层(7)后方的右侧面与皮带(1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紧固皮层(7)前方的右侧面与安装壳(1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12)的右侧面与右侧约束带本体(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腋臭手术用肩部弹性约束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晓陈都红陈少秀景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