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28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清洁机器人。该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两驱动轮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以及脚轮组件,包括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在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上,所述第一脚轮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的后方,所述第二脚轮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的前方。该清洁机器人的行进过程中,第一脚轮、第二脚轮与两驱动轮组件共同对该清洁机器人构成支撑,其能够有效提高该清洁机器人行进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洁机器人本技术要求2020年04月30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的申请号为202020705201.2,名称为“收纳箱和清洁机器人”的在先申请的优先权,上述在先申请的内容以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本中。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清洁机器人是一种具有人工智能系统,能够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洁工作的设备。一方面,清洁机器人减轻了用户室内清洁工作的强度,另一方面,清洁机器人本身带有人工智能系统,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清洁机器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用户的精神生活,故而备受用户喜爱。由于目前的清洁机器人是通过两驱动轮组件和万向轮与地面的接触实现对该清洁机器人的支撑,但清洁机器人的行进过程中仅依靠两驱动轮组件支撑是不稳定的;例如,在清洁机器人行进过程中,随着储液箱及收纳箱内液体重量的变化,机器人的重心可能发生偏移,从而导致清洁机器人发生倾斜,并影响清洁效果;当然清洁机器人亦可能因其他因素而导致其发生倾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以提高目前的清洁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两驱动轮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以及脚轮组件,包括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在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上,所述第一脚轮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的后方,所述第二脚轮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的前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脚轮为万向轮,所述第二脚轮为定向轮。进一步地,相对于所述前进方向,一所述第二脚轮位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的一侧,另一所述第二脚轮位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的另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收纳箱与储液箱,所述机器人主体设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收纳箱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收容污物;所述储液箱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收容清洁液。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间隔设置,且沿所述前进方向,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前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脚轮设于所述储液箱的下方,所述第二脚轮设于所述收纳箱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清洁辊;所述清洁辊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并设于所述收纳箱的下方,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及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于对应所述清洁辊的部分均避空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脚轮设于所述清洁辊和两所述驱动轮组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端呈方形,后端呈圆形。进一步地,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中的电池与风机组件,所述电池及所述风机组件均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清洁机器人设有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在该清洁机器人的行进过程中,第一脚轮、第二脚轮与两驱动轮组件共同对该清洁机器人构成支撑,其能够有效提高该清洁机器人行进过程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清洁机器人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中清洁机器人于翻盖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1中清洁机器人的一个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1中清洁机器人隐藏收纳箱、储液箱及面壳等结构后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固接于”/“安装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在本说明书中,所述“安装”包括焊接、螺接、卡接、粘合等方式将某一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所述元件或装置可在特定位置或地方保持不动也可在限定范围内活动,所述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后可进行拆卸也可不能进行拆卸,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不作限制。请先参阅图1至图3,其示出了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两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以及该清洁机器人于翻盖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该清洁机器人1包括机器人主体100、收纳箱200、储液箱300、清洁辊400以及驱动轮组件500。其中,机器人主体100用于承载安装上述各部件,其设有第一凹槽101与第二凹槽102。上述收纳箱200收容于第一凹槽101,其用于收容污物。上述储液箱300收容于第二凹槽102,其用于收容清洁液。清洁辊400安装于机器人主体100,并位于收纳箱200的下方。驱动轮组件500安装于机器人主体100的底部,其用于驱动该清洁机器人1前进、后退或转弯。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污物”包括但不限于该洗地机器人1清洁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地面的碎屑、灰尘、泥土及毛发,所述的“清洁液”包括但不限于清水、清洁剂及其组合。对于上述机器人主体100,请具体参阅图3,同时结合其他附图,该机器人主体100包括壳体110、第一翻盖120和第二翻盖130。其中,壳体110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101与第二凹槽102,该第一凹槽101与收纳箱200的外形相适配,其用于收容上述收纳箱200;该第二凹槽102与储液箱300的外形相适配,其用于收容上述储液箱300。进一步地,该第一凹槽101与第二凹槽102彼此间隔设置,且沿清洁机器人1的前进方向,第一凹槽101位于第二凹槽102的前方。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沿清洁机器人1的前进方向,第一凹槽101与第二凹槽102还可以是并排设置,亦或是第一凹槽101设置于第二凹槽102的后方。请结合图4,其示出了清洁机器人1的一个方向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壳体110包括一底盘111以及以安装于底盘111上的面壳112,上述第一凹槽101与第二凹槽102均成型于面壳112的顶部。第一翻盖120用于开闭第一凹槽101的开口,其一端与壳体11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10卡接固定。具体地,第一翻盖120远离其与壳体110转动连接的一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器人主体;/n两驱动轮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以及/n脚轮组件,包括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在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上,所述第一脚轮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的后方,所述第二脚轮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的前方。/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30 CN 20202070520121.一种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器人主体;
两驱动轮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以及
脚轮组件,包括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在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上,所述第一脚轮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的后方,所述第二脚轮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轮为万向轮,所述第二脚轮为定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前进方向,一所述第二脚轮位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的一侧,另一所述第二脚轮位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纳箱与储液箱,所述机器人主体设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
所述收纳箱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收容污物;
所述储液箱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收容清洁液。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丹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