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111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40
一种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面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平行设置,且分别垂直设置于面板的两端;第一侧板、面板和第二侧板依次连接形成用于放置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空间;面板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距离调节机构;第一面板与第一侧板垂直连接,第二面板与第二侧板垂直连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通过距离调节机构活动连接,用于调节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距离;第一侧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冷却层,第二侧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冷却层,用于对放置于降温空间内的煤矿机电设备进行降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降温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温效果好,对不同尺寸的煤矿机电设备具有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
本技术属于煤矿机电设备降温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采矿是指从矿块(或采区)中采出矿石的过程,它包括采准、切割和回采等三项工作。其中,采准工作是按照矿块构成要素的尺寸来布置的,为矿块回采解决行人、运搬矿石、运送设备材料、通风及通信等问题;切割则为回采创造必要的自由面和落矿空间;等这两项工作完成后,再直接进行大面积的回采。这三项工作都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内进行的,把这三项工作联系起来,并依次在时间与空间上作有机配合,这一工作总称为采矿方法。采矿时,煤矿机电设备往往处于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地底下工作,地底下温度较高再加上煤矿机电设备本身工作散发热量,长期以往对煤矿机电设备损坏很大,造成煤矿机电设备使用寿命较短。为此,煤矿企业为机电设备设计了很多类型的降温装置,种类繁多,但是通用性较差,每一种机电设备基本只能对应一种降温装置,在使用时较为繁琐,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该降温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不同尺寸的煤矿机电设备具有通用性。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面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平行设置,且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面板的两端;所述第一侧板、所述面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依次连接形成用于放置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空间;所述面板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和距离调节机构;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通过所述距离调节机构活动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冷却层,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冷却层,用于对放置于降温空间内的煤矿机电设备进行降温。优选地,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包括齿轮腔、旋钮、螺纹杆、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齿轮腔开设于所述第一面板中与所述第二面板相邻的端部,且其位于端部的腔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螺纹杆穿设于所述通孔内,且其第一端位于所述齿轮腔内,第二端螺纹连接至所述第二面板上;所述从动齿轮设置于所述螺纹杆的第一端;所述旋钮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外表面上对应所述齿轮腔的位置,且设置有延伸至所述齿轮腔内的转轴;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转轴的自由端;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均为锥齿轮,且二者啮合设置。优选地,所述距离调节机构还包括限位杆和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中与所述第一面板相邻的端部;所述限位杆与所述螺纹杆平行设置,且其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面板中与所述第二面板相邻的端部,第二端可抽插地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内。优选地,所述限位杆至少有两个,且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螺纹杆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层包括第一冷却管;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进水管和所述第一排水管,用于对放置于降温空间内的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换热降温;所述第二冷却层包括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水管,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二进水管和所述第二排水管,用于对放置于降温空间内的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换热降温。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为S型结构或网格型结构。优选地,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注水管,所述注水管连接至所述第一进水管和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进水口,用于注入冷却水。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水管或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置有波纹管。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上还设置有第一不锈钢贴板,所述第一不锈钢贴板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层的内侧;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二不锈钢贴板,所述第二不锈钢贴板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却层的内侧。优选地,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弹性连接结构,所述弹性连接结构包括弹簧、插块和第二插槽;所述插块和所述第二插槽中的任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中与所述第二面板相邻的端部侧壁上;所述插块和所述第二插槽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中与所述第二侧板相邻的端部;所述插块与所述第二插槽对应设置,用于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槽内;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至所述插块的端部,另一端固定至所述第二插槽的槽底,用于将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面板弹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结构简单、体型小,使用方便,能够很好地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降温,且对不同尺寸的煤矿机电设备具有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的俯视部分剖面图,且其以过螺纹杆的中心轴且垂直于面板的平面为剖切面;图3为图1所示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的右视图;图4为图3所示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中第二侧板的剖视图,且其以平行于第二侧板且过第二冷却层的平面为剖切面;图5为图2中A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B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做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内容,技术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应用本技术的构思对本技术进行的简单改变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和面板;所述第一侧板1和所述第二侧板2平行设置,且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面板的两端;所述第一侧板1、所述面板和所述第二侧板2依次连接形成用于放置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空间;所述面板包括第一面板3、第二面板4和距离调节机构;所述第一面板3与所述第一侧板1垂直连接,所述第二面板4与所述第二侧板2垂直连接;所述第一面板3和所述第二面板4通过所述距离调节机构活动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面板3和所述第二面板4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所述第一侧板1和所述第二侧板2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侧板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冷却层,所述第二侧板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冷却层,用于对放置于降温空间内的煤矿机电设备进行降温。本技术的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结构简单、体型小,使用方便,能够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内侧的所述第一冷却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2内侧的所述第二冷却层对放置于降温空间内的煤矿机电设备进行降温,且能够通过距离调节结构灵活改变降温空间的大小,对不同尺寸的煤矿机电设备具有通用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包括齿轮腔31、旋钮32、螺纹杆33、主动齿轮34和从动齿轮35;所述齿轮腔31开设于所述第一面板3中与所述第二面板4相邻的端部,且其位于端部的腔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螺纹杆33穿设于所述通孔内,且其第一端位于所述齿轮腔31内,第二端螺纹连接至所述第二面板4上;所述从动齿轮35设置于所述螺纹杆的第一端;所述旋钮32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3的外表面上对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降温装置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和面板;所述第一侧板(1)和所述第二侧板(2)平行设置,且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面板的两端;所述第一侧板(1)、所述面板和所述第二侧板(2)依次连接形成用于放置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空间;/n所述面板包括第一面板(3)、第二面板(4)和距离调节机构;所述第一面板(3)与所述第一侧板(1)垂直连接,所述第二面板(4)与所述第二侧板(2)垂直连接;所述第一面板(3)和所述第二面板(4)通过所述距离调节机构活动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面板(3)和所述第二面板(4)之间的距离;/n所述第一侧板(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冷却层,所述第二侧板(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冷却层,用于对放置于降温空间内的煤矿机电设备进行降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温装置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和面板;所述第一侧板(1)和所述第二侧板(2)平行设置,且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面板的两端;所述第一侧板(1)、所述面板和所述第二侧板(2)依次连接形成用于放置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空间;
所述面板包括第一面板(3)、第二面板(4)和距离调节机构;所述第一面板(3)与所述第一侧板(1)垂直连接,所述第二面板(4)与所述第二侧板(2)垂直连接;所述第一面板(3)和所述第二面板(4)通过所述距离调节机构活动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面板(3)和所述第二面板(4)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侧板(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冷却层,所述第二侧板(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冷却层,用于对放置于降温空间内的煤矿机电设备进行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包括齿轮腔(31)、旋钮(32)、螺纹杆(33)、主动齿轮(34)和从动齿轮(35);
所述齿轮腔(31)开设于所述第一面板(3)中与所述第二面板(4)相邻的端部,且其位于端部的腔壁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螺纹杆(33)穿设于所述通孔内,且其第一端位于所述齿轮腔(31)内,第二端螺纹连接至所述第二面板(4)上;
所述从动齿轮(35)设置于所述螺纹杆的第一端;
所述旋钮(32)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3)的外表面上对应所述齿轮腔(31)的位置,且设置有延伸至所述齿轮腔(31)内的转轴;
所述主动齿轮(34)设置于所述转轴的自由端;
所述主动齿轮(34)与所述从动齿轮(35)均为锥齿轮,且二者啮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距离调节机构还包括限位杆(36)和第一插槽;
所述第一插槽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4)中与所述第一面板(3)相邻的端部;
所述限位杆(36)与所述螺纹杆(33)平行设置,且其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面板(3)中与所述第二面板(4)相邻的端部,第二端可抽插地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6)至少有两个,且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螺纹杆(33)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玉张国恩史洪恺解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