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90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配电柜,包括柜体、柜门、升降支架、液位探测器、红外传感器、交流接触器、驱动电机和控制器。柜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控仓、存储仓和底座,电控仓和存储仓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存储仓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存储仓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电控仓和底座连通;柜门与柜体铰接;升降支架设置于存储仓内,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能够沿存储仓的高度方向移动;液位探测器设置于升降支架的靠近底座的一端;红外传感器设置于存储仓的靠近第一隔板的一端;交流接触器、驱动电机和控制器设置于电控仓内,控制器与驱动电机、液位探测器、红外传感器和交流接触器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配电柜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配电柜。
技术介绍
配电柜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在配电柜中一般设置有电量表、空气开关、隔离开关,避雷开关、定时器,交流接触器等电力分配控制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上级电网传输过来的电力分配给下级用电系统,并且起到用电量计量和保护下级用电设备的作用。电力部门能够通过配电柜中的电量计核算电费;用电主体可以通过配电柜控制某一特定用电设备的通电或断电,从而能够避免无用的电力设备对电力的浪费,也能够在对用电设备进行检修时避免触电的风险;当配电柜的负荷过载时,配电柜能够自动断开上级供电系统与下级用电设备的连接,从而避免用电设备功率过大而造成的火灾,能够有效保障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现有的配电柜一般只有柜体、柜门、内置于配电柜内的支架和配电设备,在一些高级的配电柜中还会设置有控制面板和通风设备,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用电设备的种类日益繁多,其应用场合也多种多样,当配电柜被用于农业的电力控制或市区路灯、摄像头监控、智能公交站的电力控制时,配电柜往往需要被安装在户外环境中,考虑到散热和维护的问题,配电柜一般会被做成非完全密封的结构,因此一旦遇上特大暴雨或洪涝灾害等恶劣情况时,配电柜就会被雨水浸泡,容易出现漏电的风险,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配电柜,能够防止配电柜内的用电设备被雨水浸泡,有效降低配电柜漏电的风险。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配电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电控仓、存储仓和底座,所述电控仓、所述存储仓和所述底座依次连接,所述电控仓和存储仓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存储仓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存储仓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电控仓和所述底座连通,所述电控仓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柜门,与所述柜体铰接;升降支架,设置于所述存储仓内,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用于固定配电设备,所述升降支架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能够沿所述存储仓的高度方向移动;液位探测器,设置于所述升降支架的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存储仓的靠近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用于检测配电设备的位置;交流接触器,设置于所述电控仓内,用于连接上级电网和下级配电设备;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电控仓内,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液位探测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交流接触器电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配电柜,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配电柜内设置有升降支架和液位探测器,配电设备被固定在升降支架上,当遇上暴雨或洪涝灾害导致柜体内积水,液位探测器检测到柜体内的积水达到液位探测器的高度时,液位探测器向控制器发送触发信号,控制器控制升降支架使配电设备的高度提升,从而避免配电设备被雨水浸泡。红外传感器检测配电设备的高度,当配电设备的高度达到升降支架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时,红外传感器触发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交流接触器断开上级电网与配电设备之间的连接通路,从而能够防止配电设备被浸泡时对外部环境放电,降低配电柜漏电的风险。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降支架包括置物台和活动机构,所述置物台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活动机构沿所述存储仓的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螺丝和螺母连接,所述置物台在所述活动机构的带动下能够沿所述存储仓的高度方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置物台包括横向置物台和纵向置物台,所述横向置物台用于搁置配电设备,所述纵向置物台用于悬挂配电设备。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固定柱、活动管和螺杆,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存储仓的内壁连接,所述固定柱设置有沿所述固定柱轴向设置的容纳腔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螺杆的表面设置有沿所述螺杆轴向延伸的第一螺纹,所述活动管的内壁设置有沿所述活动管轴向延伸的第二螺纹,所述活动管的外壁设置有凸出于所述限位孔且沿所述活动管轴向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的侧壁与所述限位孔的孔壁滑动接触,所述活动管的外壁与所述容纳腔滑动接触,所述活动管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和所述第一螺纹套接在所述螺杆上,所述活动管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能够沿所述固定柱的轴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螺杆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隔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电控仓内并设置有第一传动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动机构还包括滚珠,所述滚珠设置于所述活动管与所述螺杆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活动机构对称地分布于所述存储仓的两侧,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置物台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于所述凸起上并沿所述活动管的轴向分布,所述置物台连接于两个所述活动机构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柜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智能配电柜还包括定时器,所述定时器设置于所述电控仓内,所述定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智能配电柜还包括移动通信模块,所述移动通信模块设置于所述电控仓内,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配电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配电柜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配电柜的工作原理框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配电柜的第一隔板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配电柜的第二隔板俯视图;图6为图1中所示的A-A方向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为图1中所示的B-B方向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8为图1中所示的A-A方向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配电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配电柜的工作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n柜体,所述柜体包括电控仓、存储仓和底座,所述电控仓、所述存储仓和所述底座依次连接,所述电控仓和存储仓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存储仓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存储仓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电控仓和所述底座连通,所述电控仓内设置有驱动电机;/n柜门,与所述柜体铰接;/n升降支架,设置于所述存储仓内,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用于固定配电设备,所述升降支架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能够沿所述存储仓的高度方向移动;/n液位探测器,设置于所述升降支架的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n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存储仓的靠近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用于检测配电设备的位置;/n交流接触器,设置于所述电控仓内,用于连接上级电网和配电设备;/n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电控仓内,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液位探测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交流接触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包括电控仓、存储仓和底座,所述电控仓、所述存储仓和所述底座依次连接,所述电控仓和存储仓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存储仓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存储仓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电控仓和所述底座连通,所述电控仓内设置有驱动电机;
柜门,与所述柜体铰接;
升降支架,设置于所述存储仓内,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用于固定配电设备,所述升降支架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能够沿所述存储仓的高度方向移动;
液位探测器,设置于所述升降支架的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
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存储仓的靠近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用于检测配电设备的位置;
交流接触器,设置于所述电控仓内,用于连接上级电网和配电设备;
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电控仓内,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液位探测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交流接触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包括置物台和活动机构,所述置物台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活动机构沿所述存储仓的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螺丝和螺母连接,所述置物台在所述活动机构的带动下能够沿所述存储仓的高度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台包括横向置物台和纵向置物台,所述横向置物台用于搁置配电设备,所述纵向置物台用于悬挂配电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固定柱、活动管和螺杆,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存储仓的内壁连接,所述固定柱设置有沿所述固定柱轴向设置的容纳腔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云天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