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稳态的反力式制动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45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安全稳态的反力式制动试验台,由台体框架,轴承座、减速电机、制动力传感器、粘砂的主滚筒和副滚筒构成,其中减速电机、主滚筒和副滚筒各自通过轴承座定位装接于台体框架中,减速电机装接于主滚筒外端并相接驱使主滚筒转动或停转,制动力传感器接设于减速电机的外壳上,且传感输出信号与减速电机的驱动信号接入并交互自电控箱,其中主滚筒和副滚筒之间设有举升单元及其端部枢接的第三滚筒,举升单元的枢轴穿接固定于台体框架中,且举升单元通过弹性器件成型为端部由副滚筒向主滚筒在有限行程范围内自复位举升。提供车辆平稳支撑力并过渡到接触副滚筒,有效避免了主滚筒被异常驱动、造成胎面及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稳态的反力式制动试验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稳态的反力式制动试验台。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车辆在下产线或周期性的年检过程中,需要对轮胎的制动力进行检测试验,以判断是否满足上路条件和安全性。作为机动车安全检测中最重要项目之一,一直是全世界国家汽车和车检行业关注的焦点。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有路试和台试两类方法,汽车制动力检验台是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核心检测设备,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是双滚筒反力式制动检测台,它将被测车轮放置在两个滚筒上,滚筒由电机驱动从而带动车轮低速旋转,以模拟车轮行驶在路面的最接近状态。待车轮转速稳定后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车轮在制动器的摩擦力矩作用下开始减速转动。此时,电动机驱动的滚筒对车轮轮胎周缘的切线方向作用制动力以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维持车轮继续旋转。与此同时,车轮轮胎对滚筒面切线方向施加一个与制动力方向相反等值的反作用力。在反作用力矩作用下,减速机壳体与测力杠杆一起朝滚筒转动相反方向摆动,该力的大小与滚筒对车轮的制动力相等,并通过浮动的电动机减速器体、测力杠杆传给测力秤,并由测力秤的指示表示出。概述定义测力杠杆、测力秤为制动力测量的传感器组件,用传感器组件对这个力进行跟踪检测,即可反映车轮能够产生的制动力大小,达到检测目的。然而,现有此类双辊式汽车制动力检验台在车辆上下设备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对车辆到位的相关检测装置。往往由工作人员目视判断,并在车辆没有完全停稳、熄火的状态下便运行检验台的电机,极易造成车轮胎面的异常磨损、或直接把汽车从检验台上甩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安全稳态的反力式制动试验台,解决车辆到位检测及保护胎面的问题。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安全稳态的反力式制动试验台,由台体框架,轴承座、减速电机、制动力传感器、粘砂的主滚筒和副滚筒构成,其中减速电机、主滚筒和副滚筒各自通过轴承座定位装接于台体框架中,减速电机装接于主滚筒外端并相接驱使主滚筒转动或停转,制动力传感器接设于减速电机的外壳上,且传感输出信号与减速电机的驱动信号接入并交互自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滚筒和副滚筒之间设有举升单元及其端部枢接的第三滚筒,举升单元的枢轴穿接固定于台体框架中,且举升单元通过弹性器件成型为端部由副滚筒向主滚筒在有限行程范围内自复位举升。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滚筒为金属光轴,且金属光轴表面成型有贴合胎面传动的纹路槽。更进一步地,所述纹路槽设为平行于第三滚筒轴向的线性槽,且线性槽沿第三滚筒周向间隔分布设置。更进一步地,所述纹路槽设为顺应第三滚筒轴向延伸的波纹槽,且波纹槽沿第三滚筒周向间隔分布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举升单元内设有信号接入电控箱的非接触开关,举升单元复位及翻转初段行程状态下非接触开关闭合,减速电机的驱动信号置空,举升单元受压完全翻转状态下非接触开关断开,减速电机的驱动信号置信。进一步地,所述台体框架与举升单元之间设有限定自复位幅度的定位销柱和挡块,且所述弹性器件为两端连接于台体框架底部及定位销柱的复位弹簧。应用本技术的反力式制动试验台,具备进步性:通过举升单元能够实现车辆驶入试验台过程中,利用灵活转动的第三滚筒接合车轮胎面,提供车辆支撑力并平稳过渡到接触副滚筒,且通过非接触开关判断车辆到位情况并对减速电机的驱动信号进行控制,有效避免了主滚筒被异常驱动、造成胎面及人身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反力式制动试验台优选实施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举升单元处的细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晰的界定。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该安全稳态的反力式制动试验台的优选实施例可见,由台体框架1,轴承座2、减速电机3、制动力传感器(未图示)、粘砂的主滚筒41和副滚筒42构成,其中减速电机3、主滚筒41和副滚筒42各自通过轴承座定装于台体框架中,减速电机3装接于主滚筒41外端并相接驱使主滚筒41转动或停转,制动力传感器一体接设于减速电机的外壳上,且传感输出信号与减速电机的驱动信号接入并交互自电控箱(未图示)。作为技改的主要特点,该主滚筒41和副滚筒42之间设有举升单元5及其端部枢接的第三滚筒43,举升单元5的枢轴穿接固定于台体框架1中,且举升单元5通过弹性器件7成型为端部由副滚筒42向主滚筒41在有限行程范围内自复位举升。即当第三滚筒无外力施加时,举升单元5绕枢轴转动而弹性自复位呈翘起状态;当第三滚筒43受外力下压时,举升单元5则将克服弹性器件7的自复位力而绕枢轴顺时针转动,与两侧的主、副滚筒表面构成共同的支撑结构,只是这个第三滚筒可灵活自由转动。进一步地,该第三滚筒43为金属光轴,且金属光轴表面成型有贴合胎面传动的纹路槽。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纹路槽设为平行于第三滚筒轴向的线性槽,且线性槽沿第三滚筒周向间隔分布设置(如图2右上角偏下位置所示);或者该纹路槽设为顺应第三滚筒轴向延伸的波纹槽,且波纹槽沿第三滚筒周向间隔分布设置(如图2右上角偏上位置所示)。进一步地,该举升单元5内设有信号接入电控箱的非接触开关6,举升单元复位及翻转初段行程状态下非接触开关闭合,减速电机的驱动信号置空,即此时作业人员即使误操作打开开关,减速电机也将不会发生转动。而当举升单元受压完全翻转状态下非接触开关断开,减速电机的驱动信号置信,即在表明待检车辆正常落位后,减速电机可正常受控转动。进一步地,台体框架与举升单元之间设有限定自复位幅度的定位销柱51和挡块11,且弹性器件7为两端连接于台体框架1底部及定位销柱1的复位弹簧。这里挡块11一体装接于台体框架1之上,也可以通过钣金作业一体成型于台体框架上。而举升单元的枢轴则穿接定位于该挡块之中。从安全稳态的工作原理来看,其中举升单元受驱于弹性器件的收缩力而逆时针转动呈端部顶起状,并且由定位销柱与挡块接触限位转动幅度,这是举升单元的复位状态。当车辆驶入试验台时,车轮先经过主滚筒后接触第三滚筒并施力。则举升单元受力发生顺时针转动,弹性器件被拉伸蓄能。该过程中第三滚筒与车轮胎面持续低摩擦接触灵活跟转,并且一定程度上自下而上支撑车辆,使得车轮平缓过渡到副滚筒。另一方面,该举升单元在复位状态和翻转初段行程内,其中非接触开关6保持闭合状,以此反馈电控箱的信号含义是车辆并未到位,应禁止减速电机启动。随着车轮接触副滚筒并完全到位,则举升单元达到理论上的完全翻转状态。此时,非接触开关6断开,以此反馈电控箱的信号含义是可以启动减速电机、进行车辆制动力检测。此外,当车辆检测完毕并驶出试验台时,举升单元施压而逐渐复位,并且非接触开关重回闭合状态,将减速电机的驱动信号置空。由此极大低提高了检测设备的安全性,避免因误操作开启后高速运转的粘砂滚筒对工作人员人体的意外损伤。综上关于本技术反力式制动试验台结合图示的实施例详述可见,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稳态的反力式制动试验台,由台体框架,轴承座、减速电机、制动力传感器、粘砂的主滚筒和副滚筒构成,其中减速电机、主滚筒和副滚筒各自通过轴承座定位装接于台体框架中,减速电机装接于主滚筒外端并相接驱使主滚筒转动或停转,制动力传感器接设于减速电机的外壳上,且传感输出信号与减速电机的驱动信号接入并交互自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滚筒和副滚筒之间设有举升单元及其端部枢接的第三滚筒,举升单元的枢轴穿接固定于台体框架中,且举升单元通过弹性器件成型为端部由副滚筒向主滚筒在有限行程范围内自复位举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稳态的反力式制动试验台,由台体框架,轴承座、减速电机、制动力传感器、粘砂的主滚筒和副滚筒构成,其中减速电机、主滚筒和副滚筒各自通过轴承座定位装接于台体框架中,减速电机装接于主滚筒外端并相接驱使主滚筒转动或停转,制动力传感器接设于减速电机的外壳上,且传感输出信号与减速电机的驱动信号接入并交互自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滚筒和副滚筒之间设有举升单元及其端部枢接的第三滚筒,举升单元的枢轴穿接固定于台体框架中,且举升单元通过弹性器件成型为端部由副滚筒向主滚筒在有限行程范围内自复位举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全稳态的反力式制动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滚筒为金属光轴,且金属光轴表面成型有贴合胎面传动的纹路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安全稳态的反力式制动试验台,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立宏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际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