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021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装置,压缩机的出口端与冷凝器的第一进口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一出口端与节流装置的进口端连接,节流装置与蒸发器顺序连接,蒸发器的出口端与冷凝器的第二进口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二出口端与压缩机的进口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三出口端与压缩机的出口端连接,冷凝器包括壳体和隔板,隔板竖直设在壳体内并将壳体分为预冷室和冷凝室,预冷室设有第一进口端、第二进口端和第二出口端,冷凝室设有第一出口端和第三出口端。有益效果:预冷室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先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进行热量交换,预冷后进入冷凝室进行冷凝处理,即可降低压缩机的能耗,又可提高冷凝器的冷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制冷装置中,一般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其制冷原理是压缩机把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输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其冷凝成为常温高压的液体,并通过膨胀阀输入蒸发器;常温高压的液体冷凝剂经膨胀阀节流后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送入蒸发器后,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汽,蒸发器因制冷剂的蒸发从环境中吸收热量,使得环境达到降温制冷的作用,变成低温低压的蒸汽的制冷剂再次输送进压缩机以供压缩,从而完成一个制冷循环。由于制冷剂从环境中吸收热量变成低温蒸汽,因此,从蒸发器输出的制冷剂的温度较低,压缩机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造成压缩机的能耗较高。而且,现有的制冷装置,高温高压气体多从冷凝器的进口流入冷凝器的扁管,冷凝器扁管外流动外界冷媒,热量在扁管壁进行交换,靠近扁管壁的制冷剂气体吸收冷量先液化成制冷剂液体,而靠近扁管中心的制冷剂仍为气体,而扁管中心制冷剂的流速要大于靠近管壁制冷剂的流速,因此扁管中心的气体可能还未液化就已经流出冷凝器了,导致换热效果较差,进而影响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冷装置,预冷室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先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进行热量交换,预冷后进入冷凝室进行冷凝处理,即可降低压缩机的能耗,又可提高冷凝器的冷凝效果;制冷剂在冷凝室内进行气液分开冷凝,冷凝效率提高;未冷凝的制冷剂气体重新返回冷凝器进行二次冷凝,能量利用率提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冷凝器的第一进口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一出口端与节流装置的进口端连接,所述节流装置与蒸发器顺序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与冷凝器的第二进口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二出口端与压缩机的进口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三出口端与压缩机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冷凝器包括壳体和隔板,所述隔板竖直设在壳体内并将壳体分为预冷室和冷凝室,所述预冷室设有第一进口端、第二进口端和第二出口端,所述冷凝室设有第一出口端和第三出口端,所述预冷室内设有螺旋盘管,所述螺旋盘管的一端与第一进口端连通,所述螺旋盘管的另一端贯穿隔板并伸入冷凝室内,所述冷凝室内设有若干组冷凝管束,所述冷凝管束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上冷凝管束、进液管和下冷凝管束,所述上冷凝管束、进液管和下冷凝管束顺序连通,所述进液管的进口端与螺旋盘管连接,所述上冷凝管束的出口端与第三出口端连通,所述下冷凝管束的出口端与第一出口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室的顶部还设有冷媒进口端,所述冷凝室的底部还设有冷媒出口端。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的上顶面设有若干第一通孔,若干所述第一通孔均通过第一连接管与上冷凝管束连接;所述进液管的下底面设有若干第二通孔,若干所述第二通孔均通过第二连接管与下冷凝管束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冷凝管束包括若干水平设置的上冷凝管,若干所述上冷凝管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相邻2个上冷凝管通过多个第三连接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上冷凝管顶部的内壁上倾斜设有若干第一翅片。进一步地,所述下冷凝管束包括若干水平设置的下冷凝管,若干所述下冷凝管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相邻2个下冷凝管的相邻端部通过第四连接管连通,而且任一个下冷凝管的一个端部仅连接一个相邻端部。进一步地,所述下冷凝管的顶部和底部的内壁上分别设有若干第二翅片,所述第二翅片均沿制冷剂流动方向的逆向方向倾斜设置,若干所述第二翅片交错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进料分布器、集气器和集液器,所述螺旋盘管与进液管的进口端通过进料分布器连接,所述第三出口端与上冷凝管束的出口端通过集气器连接,所述第一出口端与下冷凝管束的出口端通过集液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制冷装置,预冷室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先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进行热量交换,预冷后进入冷凝室进行冷凝处理,即可降低压缩机的能耗,又可提高冷凝器的冷凝效果;制冷剂在冷凝室内进行气液分开冷凝,冷凝效率提高;未冷凝的制冷剂气体重新返回冷凝器进行二次冷凝,能量利用率提高。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所述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冷凝器的主视图。图3是所述冷凝器的俯视图。图4是所述冷凝管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压缩机;2、冷凝器;3、节流装置;4、蒸发器;5、壳体;6、隔板;7、第一进口端;8、第一出口端;9、第二进口端;10、第二出口端;11、第三出口端;12、冷媒进口端;13、冷媒出口端;14、螺旋盘管;15、进料分布器;16、集气器;17、集液器;18、进液管;19、上冷凝管;20、上冷凝管束;21、下冷凝管;22、下冷凝管束;23、第一连接管;24、第二连接管;25、第三连接管;26、第一翅片;27、第二翅片;28、第四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4所示,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装置3和蒸发器4,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端与冷凝器2的第一进口端7连接,冷凝器2的第一出口端8与节流装置3的进口端连接,所述节流装置3与蒸发器4顺序连接,所述蒸发器4的出口端与冷凝器2的第二进口端9连接,冷凝器2的第二出口端10与压缩机1的进口端连接,冷凝器2的第三出口端11与压缩机1的出口端连接。通过蒸发器4输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与压缩机1输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进行换热,即降低了压缩机1输出端制冷剂气体的温度,又升高了蒸发器4输出端制冷剂气体的温度,减少了压缩机1的压缩负荷,降低了压缩机1的能耗。此外,冷凝器2未冷凝的制冷剂气体与压缩机1输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汇合后返回冷凝器2重新冷凝,未冷凝的制冷剂气体与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行热量交换,进一步降低了进入冷凝器2的制冷剂气体的温度,冷凝器2的冷凝效果提高。所述冷凝器2包括壳体5和隔板6,所述隔板6竖直设在壳体5内并将壳体5分为预冷室和冷凝室,所述预冷室设有第一进口端7、第二进口端9和第二出口端10,所述冷凝室设有第一出口端8和第三出口端11,所述预冷室内设有螺旋盘管14,所述螺旋盘管14的一端与第一进口端7连通,所述螺旋盘管14的另一端贯穿隔板6并伸入冷凝室内,所述冷凝室内设有若干组冷凝管束,所述冷凝管束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上冷凝管束20、进液管18和下冷凝管束22,所述上冷凝管束20、进液管18和下冷凝管束22顺序连通,所述进液管18的进口端与螺旋盘管14连接,所述上冷凝管束20的出口端与第三出口端11连通,所述下冷凝管束22的出口端与第一出口端8连通。压缩机1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输送至预冷室,在预冷室内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进行热量交换,进行预冷部分制冷剂气体液化成制冷剂液体,预冷后进入进液管18并在进液管18内吸收冷量继续液化,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液管18内发生气液分离,制冷剂气体进入上冷凝管束20,制冷剂液体进入下冷凝管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冷凝器的第一进口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一出口端与节流装置的进口端连接,所述节流装置与蒸发器顺序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与冷凝器的第二进口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二出口端与压缩机的进口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三出口端与压缩机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冷凝器包括壳体和隔板,所述隔板竖直设在壳体内并将壳体分为预冷室和冷凝室,所述预冷室设有第一进口端、第二进口端和第二出口端,所述冷凝室设有第一出口端和第三出口端,所述预冷室内设有螺旋盘管,所述螺旋盘管的一端与第一进口端连通,所述螺旋盘管的另一端贯穿隔板并伸入冷凝室内,所述冷凝室内设有若干组冷凝管束,所述冷凝管束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上冷凝管束、进液管和下冷凝管束,所述上冷凝管束、进液管和下冷凝管束顺序连通,所述进液管的进口端与螺旋盘管连接,所述上冷凝管束的出口端与第三出口端连通,所述下冷凝管束的出口端与第一出口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冷凝器的第一进口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一出口端与节流装置的进口端连接,所述节流装置与蒸发器顺序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与冷凝器的第二进口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二出口端与压缩机的进口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三出口端与压缩机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冷凝器包括壳体和隔板,所述隔板竖直设在壳体内并将壳体分为预冷室和冷凝室,所述预冷室设有第一进口端、第二进口端和第二出口端,所述冷凝室设有第一出口端和第三出口端,所述预冷室内设有螺旋盘管,所述螺旋盘管的一端与第一进口端连通,所述螺旋盘管的另一端贯穿隔板并伸入冷凝室内,所述冷凝室内设有若干组冷凝管束,所述冷凝管束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上冷凝管束、进液管和下冷凝管束,所述上冷凝管束、进液管和下冷凝管束顺序连通,所述进液管的进口端与螺旋盘管连接,所述上冷凝管束的出口端与第三出口端连通,所述下冷凝管束的出口端与第一出口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室的顶部还设有冷媒进口端,所述冷凝室的底部还设有冷媒出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的上顶面设有若干第一通孔,若干所述第一通孔均通过第一连接管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鲁闽
申请(专利权)人:龙口市新龙源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