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原油加热的高效光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021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油集输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油田原油加热的高效光热系统。一种油田原油加热的高效光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电加热器、储热水箱、储油罐和管线,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水箱、电加热器和储热水箱、电加热器和储油罐、储油罐和储热水箱之间均通过管线相连,所述的管线包括上水管线和热水管线,所述的上水管线上设有集热系统循环泵和换热系统循环泵,所述的储热水箱包括外层水箱和内层水箱,所述的内层水箱设置于外层水箱内部,所述的外层水箱内设有加速保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加热成本,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原油加热的高效光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石油集输加热设备
,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油田原油加热的高效光热系统。
技术介绍
能源短缺是中国发展的瓶颈,也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胜利油田分公司综合能耗247万吨标煤,占集团公司油田板块能耗的41%,其中油田生产用能占比58.37%,主要是采油、集输、注水(汽)等系统用能,是能耗管控的关键。油田井场采用燃气加热是油田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加热方式,该方式使用的套管气未经净化处理,多为湿气,燃烧不充分,排放不达标。燃气加热部分每年消耗天然气高达19579.6万立方米。我国属世界上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年辐射总量在91.7~333.0kW·h/m2之间。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随着国家对能源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浪费整治力度在不断加大,油田井场传统加热方式排放指标控制日趋严格,节能减排是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之一,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着力点。进一步加大太阳能利用力度,利用太阳能“光热+”技术为油田井场含水原油加热并替代井口加热炉,可有效降低油田能源消耗,为油田可持续发展探索更加经济高效的节能、降耗、减污、降碳及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田原油加热的高效光热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田原油加热的高效光热系统,一种油田原油加热的高效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电加热器、储热水箱、储油罐和管线,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水箱、电加热器和储热水箱、电加热器和储油罐、储油罐和储热水箱之间均通过管线相连,所述的管线包括上水管线和热水管线,所述的上水管线上设有集热系统循环泵和换热系统循环泵,所述的储热水箱包括外层水箱和内层水箱,所述的内层水箱设置于外层水箱内部,所述的外层水箱内设有加速保温装置。作为优化,所述的加速保温装置包括弧形管和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设置于弧形管外部,所述的弧形管为半圆形管,所述的弧形管两端设有搅拌桨。作为优化,所述的弧形管两端为开口,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弧形短管和电热丝,所述的弧形短管长度小于弧形管长度,所述的电热丝设置于弧形短管和弧形管之间,所述的弧形短管与弧形管之间密封连接。作为优化,所述的外层水箱和内层水箱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的外层水箱和内层水箱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的外层水箱底部设有支脚,所述的内层水箱底部设置于外层水箱底面上。作为优化,所述的进水管包括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的第一进水管穿过外层水箱与内层水箱贯通,所述的第二进水管设置于外层水箱和内层水箱之间的第一进水管侧面,所述的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贯通,所述的出水管包括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的第一出水管穿过外层水箱底面与内层水箱贯通,所述的第二出水管两端分别连接于外层水箱底部和第一出水管上。作为优化,所述的太阳能集热水器为CPC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所述的太阳能集热水器上设有第一热水出口和第一凉水进口,所述的储热水箱上设有第二热水进口、第二热水出口、第二凉水进口和第二凉水出口,所述的电加热器上设有第三热水进口和第三热水出口,所述的储油罐上设有第四热水进口和第四凉水出口。作为优化,所述的第一热水出口与第二热水进口、第二热水出口与第三热水进口和第三热水出口与第四热水进口之间均通过热水管线连接,所述的第四凉水出口与第二凉水进口和第二凉水出口与第一凉水进口之间均通过上水管线连接,所述的集热系统循环泵设置于第二凉水出口和第一凉水进口之间的上水管线上所述的换热系统循环泵设置于第四凉水出口和第二凉水进口之间的上水管线上。作为优化,所述的第二凉水进口和第四凉水出口之间的上水管线与第二热水出口和第三热水进口之间的热水管线通过三通阀连接。作为优化,所述的高效光热系统还包括电控箱,所述的上水管线和热水管线上均设有温度变送器。作为优化,所述的储热水箱和电加热器均设置于设备间内。本方案的整体有益效果是:一种油田原油加热的高效光热系统,通过油田井场现有燃气加热炉加热工艺的光热替代,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加热成本,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①采用CPC集热器,高集热效率,高稳定性,优良的抗自然灾害性能,隔尘防垢,几乎实现免维护。②自动化程度高,实现无人值守,可集成远程监控模块,手机APP在线查询装置各项运行参数、日运行报表,实现报警通知、远程遥控。③橇块化设计,可随时吊装,方便井场间转运。④讲储热水箱设置为外层水箱和内层水箱,能够对太阳能集热器加热的水进行高效保温,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光热系统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储热水箱轴侧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储热水箱主视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3的A-A剖切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加速保温装置轴侧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加速保温装置剖切结构示意图。其中,1、太阳能集热器,2、电加热器,3、储热水箱,4、储油罐,5、上水管线,6、热水管线,7、集热系统循环泵,8、换热系统循环泵,9、外层水箱,10、内层水箱,11、加速保温装置,12、弧形管,13、加热装置,14、搅拌桨,15、弧形短管,16、电热丝,17、支脚,18、第一进水管,19、第二进水管,20、第一出水管,21、第二出水管,22、三通阀,23、温度变送器,24、设备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3所示,一种油田原油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原油加热的高效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电加热器、储热水箱、储油罐和管线,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水箱、电加热器和储热水箱、电加热器和储油罐、储油罐和储热水箱之间均通过管线相连,所述的管线包括上水管线和热水管线,所述的上水管线上设有集热系统循环泵和换热系统循环泵,所述的储热水箱包括外层水箱和内层水箱,所述的内层水箱设置于外层水箱内部,所述的外层水箱内设有加速保温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原油加热的高效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电加热器、储热水箱、储油罐和管线,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水箱、电加热器和储热水箱、电加热器和储油罐、储油罐和储热水箱之间均通过管线相连,所述的管线包括上水管线和热水管线,所述的上水管线上设有集热系统循环泵和换热系统循环泵,所述的储热水箱包括外层水箱和内层水箱,所述的内层水箱设置于外层水箱内部,所述的外层水箱内设有加速保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原油加热的高效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速保温装置包括弧形管和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设置于弧形管外部,所述的弧形管为半圆形管,所述的弧形管两端设有搅拌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田原油加热的高效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管两端为开口,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弧形短管和电热丝,所述的弧形短管长度小于弧形管长度,所述的电热丝设置于弧形短管和弧形管之间,所述的弧形短管与弧形管之间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原油加热的高效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水箱和内层水箱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的外层水箱和内层水箱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的外层水箱底部设有支脚,所述的内层水箱底部设置于外层水箱底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田原油加热的高效光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包括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的第一进水管穿过外层水箱与内层水箱贯通,所述的第二进水管设置于外层水箱和内层水箱之间的第一进水管侧面,所述的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贯通,所述的出水管包括第一出水管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张海涛梁先兵李云王海李洪波吴文华高中显
申请(专利权)人:森诺技术有限公司森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