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序批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019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序批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序批处理单元和超滤膜处理单元,序批处理单元包括缓冲柜、序批柜和清水柜,缓冲柜下端通过第一管道组件分别与序批柜内腔的上部和排放口连通,序批柜采用序批式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序批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且序批柜内腔的中部位置还通过第二管道组件与清水柜连通,清水柜的下端通过第三管道组件分别与超滤膜处理单元和排放口连通,超滤膜处理单元还通过第四管道组件与排放口连通,以将经所述超滤膜处理单元处理后得到的产水经所述排放口排放到船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多种水处理模式,且体积小、出水水质稳定,且生化效率高。且生化效率高。且生化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序批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序批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滨江城市中,江河船舶交通也是重要的物资物流渠道。要维持船舶物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除了加强对船舶交通安全和运营规范的管理以外,也需要加强对江河水域环境的保护治理。因此,我国制定了相应标准,对船舶排放水指标提出了要求。
[0003]船舶上的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船上船员和旅客的日常生活排水。按照排放水质可分为“黑水”和“灰水”两种类型,其中“黑水”指污染物含量较高的厕所排水,即粪便污水;“灰水”是指污染较轻的厨房用水、洗涤用水等。
[0004]另外,根据国家船舶排水指标的相关规定,船舶在距离最近陆地3海里外且12海里内的区域时,生活污水可经粉碎和消毒后排放,且此时船舶的航速不低于4节,生活污水排放速率不超过相应船速下的最大允许排放速率;而船舶在距离最近陆地12海里外的区域时,可排放未粉碎和消毒的生活污水,且此时船舶的航速不低于4节,生活污水排放速率不超过相应船速下的最大允许排放速率;当船舶在距离最近陆地3海里以内时,生活污水需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另外,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将集污舱中储存的生活污水顷刻排光,而应在航行途中,以中等速率进行排放。
[0005]为了满足国际公约中对于污水排放的相关标准,在船舶上都安装有污水处理系统,但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系统需要多种设备来完成污水的处理,因此普遍存在体积大的问题,同时传统工艺的污泥量较小,不能达到绝对静止的效果,使得出水水质中往往会携带污泥,从而导致出水水质不稳定,生化效率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体积小、出水水质稳定,且生化效率高的船用序批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用序批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序批处理单元和超滤膜处理单元,所述序批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缓冲柜、序批柜和清水柜,所述缓冲柜的上端设有污水入口和冲洗水入口,所述缓冲柜的下端通过第一管道组件分别与所述序批柜内腔的上部和排放口连通,以使得所述缓冲柜内的污水经过缓冲处理后能进入所述序批柜内进行序批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或通过所述排放口排放到船外,所述序批柜采用序批式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序批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且所述序批柜内腔的中部位置还通过第二管道组件与所述清水柜连通,以使得经过序批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形成的上清液部分能够经所述第二管道组件进入到所述清水柜内,所述清水柜的下端通过第三管道组件分别与所述超滤膜处理单元和排放口连通,以使得所述清水柜内的污水能进入所述超滤膜处理单元进行过滤处理或通过
所述排放口排放到船外,所述超滤膜处理单元还通过第四管道组件与所述排放口连通,以将经所述超滤膜处理单元处理后得到的产水经所述排放口排放到船外。
[0008]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在使用时,具有多种水处理膜式:当船舶航行于12海里外或停靠在岸边时,采用应急排放膜式,将污水通过污水入口进入到缓冲柜内,进入到缓冲柜内的污水先在缓冲柜内进行隔油处理,通过缓冲柜的缓冲隔油处理后再进一步经第一管道组件通过排放口直接排放到船外或转驳到岸上进行进一步处理;当船舶航行于3海里外,12海里以内时,采用序批式排放膜式,将污水通过污水入口进入到缓冲柜内,进入到缓冲柜内的污水先在缓冲柜内进行隔油处理,以适应后序生化处理需求,通过缓冲柜缓冲隔油处理后的污水再进一步经第一管道组件输送到序批柜内,进入到序批柜内的污水通过序批式处理工艺进行序批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它最根本的特点是处量工序不是连续的,而是间歇的,周期性的,序批柜内的污水一批一批地顺序经过“进水期
”‑“
曝气期
”‑“
沉淀期
”‑“
排水期
”‑“
休闲期”,然后又周而复始,上述过程均在序批柜内进行,当序批柜内的污水完成序批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序批柜内经过序批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形成的上清液部分将经第二管道组件进入到清水柜内,进入到清水柜内的污水再经第三管道组件后通过排放口排放到船外,经过序批式排放膜式处理后的排放水除悬浮物外,其它指标均能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当船舶航行于3海里以内时,采用超滤膜排放处理膜式,将污水通过污水入口进入到缓冲柜内,进入到缓冲柜内的污水先在缓冲柜内进行隔油处理,以适应后序生化处理需求,通过缓冲柜缓冲处理后的污水再进一步经第一管道组件输送到序批柜内,进入到序批柜内的污水通过序批式处理工艺进行序批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当序批柜内的污水完成序批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序批柜内经过序批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形成的上清液部分将经第二管道组件进入到清水柜内,进入到清水柜内的污水再经第三管道组件后输送到超滤膜处理单元,污水经超滤膜处理单元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后的产水再进一步经第四管道组件后通过排放口排放到船外,经过超滤膜排放处理膜式处理后的排放水各项指标均能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0009]因此, 本方案具备多种水处理膜式来应对不同的水处理需求情况,在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同时还能满足船用排污要求,当船舶航行在3海里外时,污水采用不经过超滤膜处理单元的应急排放膜式或序批式排放膜式,由此可以大大提高超滤膜处理单元的使用寿命,同时,本专利技术采用外置式的超滤膜处理单元,使得超滤膜处理单元的更换和维护更加简单方便。
[0010]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序批柜采用序批式处理工艺,将进水

曝气

沉淀

排水

休闲五个步骤均集中在序批柜内进行,这样就可以省去沉淀柜,从而减小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体积,同时,本方案通过将五个步骤均集中在序批柜内进行,使得序批式处理工艺中污水中的污泥均集中沉淀在序批柜的底部,这样就可以使得序批柜内的污泥量大大增加,增加了污泥的负荷量,污泥量大,则其能够处理的负荷也大,在沉淀时能达到绝对的静止效果,使得序批柜内的上清液含泥量大大减少,从而达到出水水质稳定,生化效率高的目的。
[0011]优选的,船用序批曝气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备用处理单元,所述备用处理单元包括纳滤膜组,所述超滤膜处理单元还通过所述第四管道组件与所述纳滤膜组连通,以将经
所述超滤膜处理单元处理后得到的产水输送到所述纳滤膜组,所述纳滤膜组还通过第五管道组件分别与所述清水柜内腔的上部和所述排放口相通,以使得经过所述纳滤膜组处理后得到的浓水和产水分别经所述第五管道组件输送到所述清水柜内和所述排放口处进行排放。
[0012]这样,本方案通过设置备用处理单元,用于序批柜内微生物未正常运行(如初次启用船、或者短时间用船)时的应急保障程序,当船舶航行于3海里以内时,就必须使用正常运行程序,污水在序批柜内进行序批式生化处理后,再经超滤膜处理单元进行处理,若序批柜内微生物短期未培养起来,如水温度等影响,此时排放水将不能达到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序批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序批处理单元和超滤膜处理单元,所述序批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缓冲柜、序批柜和清水柜,所述缓冲柜的上端设有污水入口和冲洗水入口,所述缓冲柜的下端通过第一管道组件分别与所述序批柜内腔的上部和排放口连通,以使得所述缓冲柜内的污水经过缓冲处理后能进入所述序批柜内进行序批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或通过所述排放口排放到船外,所述序批柜采用序批式处理工艺对污水进行序批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且所述序批柜内腔的中部位置还通过第二管道组件与所述清水柜连通,以使得经过序批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形成的上清液部分能够经所述第二管道组件进入到所述清水柜内,所述清水柜的下端通过第三管道组件分别与所述超滤膜处理单元和排放口连通,以使得所述清水柜内的污水能进入所述超滤膜处理单元进行过滤处理或通过所述排放口排放到船外,所述超滤膜处理单元还通过第四管道组件与所述排放口连通,以将经所述超滤膜处理单元处理后得到的产水经所述排放口排放到船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序批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船用序批曝气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备用处理单元,所述备用处理单元包括纳滤膜组,所述超滤膜处理单元还通过所述第四管道组件与所述纳滤膜组连通,以将经所述超滤膜处理单元处理后得到的产水输送到所述纳滤膜组,所述纳滤膜组还通过第五管道组件分别与所述清水柜内腔的上部和所述排放口相通,以使得经过所述纳滤膜组处理后得到的浓水和产水分别经所述第五管道组件输送到所述清水柜内和所述排放口处进行排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序批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冲柜内由下到上依次设有缓冲低液位开关、缓冲中液位开关和缓冲高液位开关,所述污水入口和所述冲洗水入口均位于所述缓冲柜上高于所述缓冲高液位开关的位置,且所述第一管道组件与所述序批柜内腔的上部连通的位置也高于所述缓冲高液位开关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序批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组件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破碎泵,所述第一阀门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缓冲柜的下端连接,以使得所述缓冲柜内的污水能够进入到所述第一阀门内,所述第一阀门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破碎泵的输入端连接,以使得经所述第一阀门输出的污水能够进入到所述破碎泵内,所述破碎泵的输出端还分别与所述第二阀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三阀门的输入端连接,以使得经所述破碎泵处理后的污水能够分别进入到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内,所述第二阀门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序批柜内腔的上部连通,以使得污水经所述第二阀门能够进入到所述序批柜内,所述第三阀门的输出端用于与排放口连通,以使得污水经所述第三阀门后能够经所述排放口排放到船外,在所述序批柜的下端还通过第四阀门与所述破碎泵的输入端连接,以使得所述序批柜内的污泥能够依次经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破碎泵和所述第三阀门后排放到船外进行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序批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组件包括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所述第五阀门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序批柜内腔的中部位置相通,所述第五阀门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第六阀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阀门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清水柜的下端连接,以使得所述序批柜内的上清液能够依次通过所述第五阀门和所述第六阀门输入到所述清水柜内;在所述序批柜内从下到上还依次设有序批低液位开关和序批高液位开关,所述序批低液位开关位于所述序批柜的中部位置,且所述第五阀门在所述序批柜内的高度与所述序批低液位开关在所述序批柜内的高度相适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用序批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组件包括第一三通阀和进水泵,所述第六阀门为双向阀门,所述第六阀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清水柜的下端和所述进水泵的输入端连接,以使得所述清水柜内的污水能够经所述第六阀门进入到所述进水泵,所述进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旁通管相连通,且所述第一三通阀直通管的两端分别用于与所述排放口和所述超滤膜处理单元的下端连通,以使得经所述进水泵输出的污水能够通过所述排放口排放到船外或输出到所述超滤膜处理单元。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序批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道组件包括第七阀门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旁通管用于与所述排放口连通,且所述第二三通阀直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超滤膜处理单元的上端和所述纳滤膜组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七阀门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超滤膜处理单元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七阀门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序批柜内腔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五管道组件包括第八阀门和第九阀门,所述第八阀门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纳滤膜组的下端连通,所述第八阀门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排放口连通,以使得经过所述纳滤膜组处理后的产水经所述第八阀门输送到所述排放口处进行排放,所述第九阀门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纳滤膜组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九阀门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清水柜的内腔上部连通,以使得经所述纳滤膜组处理后的浓水经所述第九阀门输送到所述清水柜内。8.一种船用序批曝气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序批曝气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应急排放处理方法、序批式排放处理方法和超滤膜排放处理方法;所述应急排放处理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蜀平李小强陈丹张婷
申请(专利权)人:辰铭善川重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