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炉过热器防腐的交叉布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008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过热器防腐的交叉布置系统,包括若干组过热器,每组过热器沿水平烟道宽度和深度方向分为四部分,由A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A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B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B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C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C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D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D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以及各部分的过热器管束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了烟气分布偏差和工质分布不均引起的高参数、大处理量的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水平烟道内过热器腐蚀问题,减少了爆管发生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炉过热器防腐的交叉布置系统
本技术涉及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领域,尤其是过热器区域腐蚀严重的高参数、大处理量垃圾焚烧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垃圾焚烧发电具有明显的优点:减量化、无害化、以及资源化。焚烧炉向着高参数、大处理量方向发展,过热器面积及其占总受热面比重上升,导致余热锅炉水平烟道内烟气分布存在明显偏差,过热器各根蛇形管的流量和温度存在差异。逆流布置的过热器的蒸汽高温段同时处于烟气的高温区,这些因素导致水平烟道内过热器高温腐蚀问题突出。为了降低烟气中硬质颗粒对过热器管束的磨损,通常采取降低烟气流速的方式,余热锅炉水平烟道宽度进一步增加,烟气分布和工质分布偏差加剧。缓解高温腐蚀通常采取顺流布置的过热器管束,但是换热效果变差,增加过热器面积,经济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缓解过热器区域因烟气分布偏差和工质分配不均引起的高温腐蚀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焚烧炉过热器防腐的交叉布置系统,包括若干组过热器,每组过热器沿水平烟道宽度和深度方向分为四部分,由A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A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B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B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C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C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D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D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以及各部分的过热器管束构成;所述的过热器工质由进口集箱分左右两路进入B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和C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经过两部分的过热器管束加热后分别进入B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和C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然后左右交叉分别进入D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和A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经过两部分的过热器管束加热后分别进入D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和A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最终两部分出口集箱内工质汇总在过热器出口集箱。进一步地,所述的B部分和C部分过热器逆流布置,A部分和D部分过热器顺流布置。进一步地,B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与D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相连,C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与A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相连。进一步地,B部分和C部分过热器管排数和管间距相同,A部分和D部分过热器管排数和管间距相同。进一步地,每部分过热器管规格相同,A部分和D部分过热器横向管间距是B部分和C部分过热器横向管间距的1~2倍。进一步地,A和B部分之间距离等于C和D部分之间距离,等于管束的纵向管间距的1~5倍。进一步地,A和D部分之间距离等于B和C部分之间距离,等于管束的横向管间距的1~5倍。进一步的,所述的过热器工质由进口集箱分左右两路进入B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和C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经过两部分的过热器管束加热后分别进入B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和C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然后左右交叉分别进入D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和A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经过两部分的过热器管束加热后分别进入D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和A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最终两部分出口集箱内工质汇总在过热器出口集箱。B部分和C部分过热器逆流布置,A部分和D部分过热器顺流布置。本技术将每组过热器沿水平烟道宽度和深度方向分为四部分,采取交叉布置方式,可以有效缓解高参数、大处理量的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水平烟道内过热器腐蚀问题。将烟气高温区的两部分过热器采取顺流布置形式,烟温相对低的两部分过热器采取逆流布置形式,同时左右两部分过热器采取交叉布置。这种布置系统保证了过热器管束在烟道宽度方向上吸热均匀,并且有效的降低了高温烟气区过热器内工质温度,从而降低了腐蚀速率。烟温相对低的两部分过热器采取逆流布置,提高了过热器的换热系数,从而降低了受热面面积,增强经济性。本技术设计合理,通过将每组过热器沿水平烟道宽度和深度方向分为四部分,采取交叉布置方式,有效地缓解了高参数、大处理量的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过热器区域烟气分布偏差和工质分布不均引起的管束超温问题,能确保垃圾焚烧余热锅炉长时间安全运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垃圾焚烧炉过热器防腐的交叉布置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一种垃圾焚烧炉过热器防腐的交叉布置系统内蒸汽工质流向示意图。图1中1.B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2.B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3.D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4.D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1’.C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2’.C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3’.A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4’.A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垃圾焚烧炉过热器防腐的交叉布置系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垃圾焚烧炉过热器防腐的交叉布置系统,每组过热器沿水平烟道宽度和深度方向分为四部分,由A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3’、A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4’、B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1、B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2、C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1’、C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2’、D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3、D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4、以及各部分的过热器管束构成。所述的过热器工质由进口集箱分左右两路进入B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1和C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1’,经过两部分的过热器管束加热后分别进入B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2和C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2’,然后左右交叉分别进入D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3和A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3’,经过两部分的过热器管束加热后分别进入D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4和A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4’,最终两部分出口集箱内工质汇总在过热器出口集箱。烟温相对较低的B部分和C部分过热器采取逆流布置,提高此区域的换热温差,充分利用该部分烟气热量,实现较好的经济性。烟温较高的A部分和D部分过热器采取顺流布置,降低该区域蒸汽工质的温度,有效的防止高温腐蚀的发生。B部分和C部分过热器管排数和管间距相同,A部分和D部分过热器管排数和管间距相同,每部分过热器管规格相同,从而从设计上有效的保障了烟道左右两部分过热器温升相同。A部分和D部分过热器横向管间距是B部分和C部分过热器横向管间距的1~2倍,从而高温区域管束间烟气流速较低,对管束的冲刷程度降低,进一步保护了过热器管束。烟道左侧的B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与烟道右侧D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相连,烟道右侧的C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与烟道左侧的A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相连,这种交叉布置形式可以有效控制烟气分布偏差和工质分布不均引起的过热器管束超温现象,有效的提高过热器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垃圾焚烧炉过热器防腐的交叉布置系统特点至少包括以下几点:1、每组过热器沿水平烟道宽度和深度方向分为四部分,烟气高温区的两部分过热器采取顺流布置形式,烟温相对低的两部分过热器采取逆流布置形式,同时左右两部分过热器采取交叉布置。2、可有效控制烟气分布偏差和工质分布不均引起的过热器管束超温现象,缓解管束的高温腐蚀问题。3、可有效控制过热器管束高温部分的烟气流速,缓解管束的磨损问题。4、可有效利用过热器工质温度较低区域烟气的热能,增强经济性。本技术是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过热器防腐的交叉布置系统,通过将每组过热器沿水平烟道宽度和深度方向分为四部分,采取交叉布置方式,可以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焚烧炉过热器防腐的交叉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过热器,每组过热器沿水平烟道宽度和深度方向分为四部分,由A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A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B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B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C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C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D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D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以及各部分的过热器管束构成;所述的过热器工质由进口集箱分左右两路进入B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和C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经过两部分的过热器管束加热后分别进入B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和C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然后左右交叉分别进入D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和A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经过两部分的过热器管束加热后分别进入D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和A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最终两部分出口集箱内工质汇总在过热器出口集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炉过热器防腐的交叉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过热器,每组过热器沿水平烟道宽度和深度方向分为四部分,由A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A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B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B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C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C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D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D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以及各部分的过热器管束构成;所述的过热器工质由进口集箱分左右两路进入B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和C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经过两部分的过热器管束加热后分别进入B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和C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然后左右交叉分别进入D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和A部分过热器进口集箱,经过两部分的过热器管束加热后分别进入D部分过热器出口集箱和A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吉生刘亚成黄洁许绍进谢军杜海亮曹阳白力焦学军沈咏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