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蓄热围护结构隔热的碳纤维/电热膜智慧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006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相变蓄热围护结构隔热的碳纤维/电热膜智慧供暖系统,包括:发热模块,用于电加热发热体产生热量对目标房间内进行加热,相变蓄热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房间的当前温度选择性地进行辅助升温或者降温,隔热模块,用于在目标房间内设置隔热材料以实现对目标房间的隔热功能,智慧控制模块,用于智能控制所述发热模块的工作参数以实现目标房间内的精准供暖和智慧供暖。通过利用电加热发热体的方式来产生热量进而进行供暖可以以相对可观的成本实现供暖工作,降低了投资成本,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相变蓄热模块可以适应性地对目标房间内的温度进行调节,提高了实用性的同时也可也提高供暖效率,保证了目标房间内的舒适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变蓄热围护结构隔热的碳纤维/电热膜智慧供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供暖
,尤其涉及一种相变蓄热围护结构隔热的碳纤维/电热膜智慧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能是一种高品位的能源,电供暖是一种以电能为热源的供暖方式,它直接或间接地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满足用户的采暖需求。电供暖包括通过热泵换热等方式的电间接供暖和电直接加热发热体的电直接供暖,电直接加热供暖又包括电加热换热介质(如水、油等)供暖,如电锅炉、电暖气等,和电直接加热发热体供暖,如以电热缆、碳纤维发热丝和电热膜等为发热体的电热辐射供暖,目前,无论是采用电间接供暖还是电直接供暖的方式,都存在电供暖的运行成本高、初始投资大以及供暖效率低等问题,使电能在供暖领域的热利用受到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所显示出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相变蓄热围护结构隔热的碳纤维/电热膜智慧供暖系统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无论是采用电间接供暖还是电直接供暖的方式,都存在电供暖的运行成本高、初始投资大以及供暖效率低等问题,使电能在供暖领域的热利用受到局限的问题。
[0004]一种相变蓄热围护结构隔热的碳纤维/电热膜智慧供暖系统,该系统包括:
[0005]发热模块,用于电加热发热体产生热量对目标房间内进行加热;
[0006]相变蓄热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房间的当前温度选择性地进行辅助升温或者降温;
[0007]隔热模块,用于在目标房间内设置隔热材料以实现对目标房间的隔热功能;
[0008]智慧控制模块,用于智能控制所述发热模块的工作参数以实现目标房间内的精准供暖和智慧供暖;
[0009]所述发热体为碳纤维或电热膜中的一种。
[0010]优选的,所述相变蓄热模块,包括:
[0011]热量吸收子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时间点,确认所述当前时间点是否在特定时间段内,若是,吸收目标房间中的热量并进行存储;
[0012]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目标房间内的当前温度;
[0013]比较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获取比较结果;
[0014]第一确认子模块,用于若所述比较结果为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确认需要对目标房间内部进行降温,若所述比较结果为当前温度小于预设温度,确认需要对目标房间内部进行辅助升温;
[0015]控制子模块,用于当确认需要对目标房间内部进行降温时,控制所述热量吸收子模块再次吸收目标房间中的热量,当确认需要对目标房间内部进行升温时,控制所述热量吸收子模块释放存储的热量以对目标房间内部进行辅助升温。
[0016]优选的,所述隔热模块,包括:
[0017]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房间的房间结构三维立体图;
[0018]第一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房间结构三维立体图生成目标隔热方案,根据所述目标隔热方案选择使用的隔热材料;
[0019]第二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隔热方案生成隔热材料铺设结构图,将所述隔热材料铺设结构图进行显示;
[0020]第二确认子模块,用于检测隔热材料铺设完毕后目标房间内的隔热效果,确认所述隔热效果是否合格,若是,无需进行后续操作,否则,发出报警提示。
[0021]优选的,所述智慧控制模块,包括:
[0022]设置子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发热模块和相变蓄热模块的工作时间段;
[0023]平衡子模块,用于采集发热模块的工作参数,根据工作参数平衡发热模块的电力负荷;
[0024]气候补偿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气象数据确定发热模块的工作参量,根据所述工作参量智能控制发热模块的工作状态;
[0025]智能控制子模块,用于检测目标房间内是否有开窗行为或目标房间是否为空置状态,根据检测结果智能控制所述发热模块。
[0026]优选的,所述气候补偿控制子模块,包括:
[0027]绘制单元,用于从预设服务器上获取目标房间所在区域近24小时的气象数据,根据所述气象数据绘制近24小时的温度曲线;
[0028]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曲线获取气候补偿参量,根据所述气候补偿参量计算出目标房间内的耗散功率分布和耗散热量;
[0029]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房间内的耗散功率分布和耗散热量确定发热模块的工作参量;
[0030]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发热模块根据所述工作参量进行加热。
[0031]优选的,所述智能控制子模块,包括:
[0032]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目标房间内部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当前室内温度;
[0033]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当前室内温度计算出目标房间内部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率;
[0034]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目标房间内部的人体红外信号,获取检测结果;
[0035]分析单元,用于根据目标房间内部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率和检测结果分析目标房间内是否有开窗行为或目标房间内是否空置;
[0036]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确认目标房间内有开窗行为时,关闭所述发热模块,当确认目标房间为空置状态时,控制所述发热模块以低温加热模式进行加热。
[0037]优选的,所述第一生成子模块根据所述房间结构三维立体图生成目标隔热方案的步骤包括:
[0038]在预设服务器中查找与所述房间结构三维立体图相匹配的多个第一隔热方案;
[0039]获取每个第一隔热方案的隔热指标,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以获得每个第一隔热方案的隔热指标矩阵;
[0040]对每个第一隔热方案的隔热指标矩阵中的指标信息进行预设熵处理,获得每个第
一隔热方案的指标评价矩阵;
[0041]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每个第一隔热方案的第一评价指标值;
[0042]从所述房间结构三维立体图中确定目标房间内部的通风情况,根据所述通风情况计算出目标房间内部的通风干扰系数;
[0043]根据所述通风干扰系数利用预设干扰程度评估函数评估出通风情况对于每个第一隔热方案的干扰因子;
[0044]根据每个第一隔热方案的干扰因子对该第一隔热方案的第一评价指标值进行修正,获得每个第一隔热方案的第二评价指标值;
[0045]解析第一隔热方案的方案内容,获得每个第一方案的安全系数、效能系数和成本系数;
[0046]根据每个第一隔热方案的安全系数、效能系数和成本系数计算出该第一隔热方案的效益系数;
[0047]确定每个第一隔热方案中的不可控向量因素,根据每个第一隔热方案中的不可控向量因素构建该第一隔热方案的设计变化矩阵;
[0048]利用每个第一隔热方案的设计变化矩阵评估出该第一隔热方案的风险值;
[0049]根据每个第一隔热方案的风险值、效益系数和第二评价指标值综合评出每个第一隔热方案的推荐度;
[0050]将推荐度最大的目标第二隔热方案确认为目标房间对应的目标隔热方案。
[0051]优选的,所述根据每个第一隔热方案的安全系数、效能系数和成本系数计算出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蓄热围护结构隔热的碳纤维/电热膜智慧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发热模块,用于电加热发热体产生热量对目标房间内进行加热;相变蓄热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房间的当前温度选择性地进行辅助升温或者降温;隔热模块,用于在目标房间内设置隔热材料以实现对目标房间的隔热功能;智慧控制模块,用于智能控制所述发热模块的工作参数以实现目标房间内的精准供暖和智慧供暖;所述发热体为碳纤维或电热膜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相变蓄热围护结构隔热的碳纤维/电热膜智慧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模块,包括:热量吸收子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时间点,确认所述当前时间点是否在特定时间段内,若是,吸收目标房间中的热量并进行存储;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目标房间内的当前温度;比较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获取比较结果;第一确认子模块,用于若所述比较结果为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确认需要对目标房间内部进行降温,若所述比较结果为当前温度小于预设温度,确认需要对目标房间内部进行辅助升温;控制子模块,用于当确认需要对目标房间内部进行降温时,控制所述热量吸收子模块再次吸收目标房间中的热量,当确认需要对目标房间内部进行升温时,控制所述热量吸收子模块释放存储的热量以对目标房间内部进行辅助升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相变蓄热围护结构隔热的碳纤维/电热膜智慧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模块,包括: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房间的房间结构三维立体图;第一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房间结构三维立体图生成目标隔热方案,根据所述目标隔热方案选择使用的隔热材料;第二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隔热方案生成隔热材料铺设结构图,将所述隔热材料铺设结构图进行显示;第二确认子模块,用于检测隔热材料铺设完毕后目标房间内的隔热效果,确认所述隔热效果是否合格,若是,无需进行后续操作,否则,发出报警提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相变蓄热围护结构隔热的碳纤维/电热膜智慧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控制模块,包括:设置子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发热模块和相变蓄热模块的工作时间段;平衡子模块,用于采集发热模块的工作参数,根据工作参数平衡发热模块的电力负荷;气候补偿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气象数据确定发热模块的工作参量,根据所述工作参量智能控制发热模块的工作状态;智能控制子模块,用于检测目标房间内是否有开窗行为或目标房间是否为空置状态,根据检测结果智能控制所述发热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相变蓄热围护结构隔热的碳纤维/电热膜智慧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候补偿控制子模块,包括:
绘制单元,用于从预设服务器上获取目标房间所在区域近24小时的气象数据,根据所述气象数据绘制近24小时的温度曲线;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曲线获取气候补偿参量,根据所述气候补偿参量计算出目标房间内的耗散功率分布和耗散热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房间内的耗散功率分布和耗散热量确定发热模块的工作参量;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发热模块根据所述工作参量进行加热。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相变蓄热围护结构隔热的碳纤维/电热膜智慧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子模块,包括: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目标房间内部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当前室内温度;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当前室内温度计算出目标房间内部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目标房间内部的人体红外信号,获取检测结果;分析单元,用于根据目标房间内部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率和检测结果分析目标房间内是否有开窗行为或目标房间内是否空置;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确认目标房间内有开窗行为时,关闭所述发热模块,当确认目标房间为空置状态时,控制所述发热模块以低温加热模式进行加热。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相变蓄热围护结构隔热的碳纤维/电热膜智慧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成子模块根据所述房间结构三维立体图生成目标隔热方案的步骤包括:在预设服务器中查找与所述房间结构三维立体图相匹配的多个第一隔热方案;获取每个第一隔热方案的隔热指标,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以获得每个第一隔热方案的隔热指标矩阵;对每个第一隔热方案的隔热指标矩阵中的指标信息进行预设熵处理,获得每个第一隔热方案的指标评价矩阵;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每个第一隔热方案的第一评价指标值;从所述房间结构三维立体图中确定目标房间内部的通风情况,根据所述通风情况计算出目标房间内部的通风干扰系数;根据所述通风干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綦升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节能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