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985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9
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输入的目标用户的用户特征数据和m个候选对象的对象特征数据,用户特征数据用于反映目标用户的偏好特征,基于目标用户的用户特征数据和m个候选对象的对象特征数据,筛选出n个目标对象,m≥n,通过移动终端设备采集目标用户的待测量部位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和n个目标对象的待匹配部位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根据用户体貌特征数据生成目标用户的用户三维模型,并基于对象形态特征数据生成一一对应于n个目标对象的n个对象三维模型,基于对用户三维模型和n个对象三维模型的分析,确定出与目标用户的偏好特征相匹配的推荐对象。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质和程序产品。质和程序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0001]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0003]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通过传统的线下门店消费转变为通过网络的线上平台消费,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购物选择,各大平台也致力于向用户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服务,通过向用户推荐与其自身相匹配的商品来提高商品的销量,进而增强用户对平台的黏性。相关技术也提供了一些实现个性化推荐的数据处理方法。例如,分析处理用户购买数据或偏好数据来得出与用户匹配的商品,或者分析处理采集到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再结合用户购买数据或偏好数据来得出与用户匹配的商品。
[0004]但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上述解决方案虽然可以根据用户的偏好进行推荐,但是对于某类特殊的商品,例如服装、鞋帽类物品却无法准确地识别出是否与用户身体特征相匹配,导致购买后容易发生退换货的情况,且由于用户体貌特征数据的采集需要借助使用受场地受限制的专用设备,导致通过用户体貌特征数据进行个性化推荐的解决方案普适性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为了至少部分地克服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获取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输入的目标用户的用户特征数据和m个候选对象的对象特征数据,其中,上述用户特征数据用于反映上述目标用户的偏好特征,m为整数,且m≥2;基于上述目标用户的用户特征数据和上述m个候选对象的对象特征数据,筛选出n个目标对象,其中,n为整数,且m≥n;通过上述移动终端设备采集上述目标用户的待测量部位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和上述n个目标对象的待匹配部位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根据上述用户体貌特征数据生成上述目标用户的用户三维模型,并根据上述对象形态特征数据生成n个对象三维模型,其中,上述n个对象三维模型与上述n个目标对象一一对应;以及基于对上述用户三维模型和上述n个对象三维模型的分析,确定出与上述目标用户的偏好特征相匹配的推荐对象。
[000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通过上述移动终端设备采集上述目标用户的待测量部位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和上述n个目标对象的待匹配部位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可以包括以下之一:通过上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一采集装置采集上述目标用户的待测量部位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和上述n个目标对象的待匹配部位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通过上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二采集装置采集上述目标用户的待测量部位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和上述n个目标对
象的待匹配部位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其中,上述第二采集装置独立于上述第一采集装置;通过上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一采集装置采集上述目标用户的待测量部位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并通过上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二采集装置采集上述n个目标对象的待匹配部位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通过上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二采集装置采集上述目标用户的待测量部位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并通过上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一采集装置采集上述n个目标对象的待匹配部位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
[000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第一采集装置可以包括点阵投影仪以及红外摄像头;以及上述第二采集装置可以包括TOF摄像头。
[000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上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显示装置展示上述用户体貌特征数据,以使得上述目标用户能对上述用户体貌特征数据进行修改;以及通过上述显示装置展示上述n个目标对象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以使得上述目标用户能对上述对象形态特征数据进行修改。
[001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根据上述用户体貌特征数据生成上述目标用户的用户三维模型,并根据上述对象形态特征数据生成n个对象三维模型可以包括:响应于上述目标用户针对上述用户体貌特征数据的修改操作,获得修改后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根据上述修改后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生成上述目标用户的用户三维模型;响应于上述目标用户针对上述对象形态特征数据的修改操作,获得修改后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以及根据上述修改后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生成n个对象三维模型。
[001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上述目标用户针对上述推荐对象的操作数据;以及基于上述操作数据,优化上述目标用户的用户特征数据和上述推荐对象的对象特征数据。
[001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数据更新请求,更新上述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其中,上述数据更新请求包括更新时间间隔或浮动数据。
[001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上述目标用户针对上述推荐对象的评价数据;以及基于上述评价数据,优化上述推荐对象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
[001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特征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输入的目标用户的用户特征数据和m个候选对象的对象特征数据,其中,上述用户特征数据用于反映上述目标用户的偏好特征,m为整数,且m≥2;目标对象筛选模块,用于基于上述目标用户的用户特征数据和上述m个候选对象的对象特征数据,筛选出n个目标对象,其中,n为整数,且m≥n;特征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通过上述移动终端设备采集上述目标用户的待测量部位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和上述n个目标对象的待匹配部位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三维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用户体貌特征数据生成上述目标用户的用户三维模型,并根据上述对象形态特征数据生成n个对象三维模型,其中,上述n个对象三维模型与上述n个目标对象一一对应;以及推荐对象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对上述用户三维模型和上述n个对象三维模型的分析,确定出与上述目标用户的偏好特征相匹配的推荐对象。
[001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特征数据采集模块可以包括以下之一:第一采集子模块,用于通过上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一采集装置采集上述目标用户的待测量部位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和上述n个目标对象的待匹配部位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第二采集子模块,用于
通过上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二采集装置采集上述目标用户的待测量部位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和上述n个目标对象的待匹配部位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其中,上述第二采集装置独立于上述第一采集装置;第三采集子模块,用于通过上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一采集装置采集上述目标用户的待测量部位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并通过上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二采集装置采集上述n个目标对象的待匹配部位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第四采集子模块,用于通过上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二采集装置采集上述目标用户的待测量部位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并通过上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一采集装置采集上述n个目标对象的待匹配部位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
[0016]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第一采集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输入的目标用户的用户特征数据和m个候选对象的对象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用户特征数据用于反映所述目标用户的偏好特征,m为整数,且m≥2;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特征数据和所述m个候选对象的对象特征数据,筛选出n个目标对象,其中,n为整数,且m≥n;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采集所述目标用户的待测量部位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和所述n个目标对象的待匹配部位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根据所述用户体貌特征数据生成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三维模型,并根据所述对象形态特征数据生成n个对象三维模型,其中,所述n个对象三维模型与所述n个目标对象一一对应;基于对所述用户三维模型和所述n个对象三维模型的分析,确定出与所述目标用户的偏好特征相匹配的推荐对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采集所述目标用户的待测量部位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和所述n个目标对象的待匹配部位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包括以下之一: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一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目标用户的待测量部位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和所述n个目标对象的待匹配部位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二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目标用户的待测量部位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和所述n个目标对象的待匹配部位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第二采集装置独立于所述第一采集装置;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一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目标用户的待测量部位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二采集装置采集所述n个目标对象的待匹配部位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二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目标用户的待测量部位的用户体貌特征数据,并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第一采集装置采集所述n个目标对象的待匹配部位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采集装置包括点阵投影仪以及红外摄像头;所述第二采集装置包括TOF摄像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显示装置展示所述用户体貌特征数据,以使得所述目标用户能对所述用户体貌特征数据进行修改;通过所述显示装置展示所述n个目标对象的对象形态特征数据,以使得所述目标用户能对所述对象形态特征数据进行修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体貌特征数据生成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三维模型,并根据所述对象形态特征数据生成n个对象三维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丛杨洋潘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