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昕坤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止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83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止渗结构,包括第一水管,第一水管上穿设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穿过第一水管、第二水管与螺帽连接,第一螺栓上套设有复位弹簧,螺帽上设有第一垫圈,第二水管上设有第二垫圈,第一水管连接处设有防水套,防水套设有两组,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穿设第二螺栓,第二螺栓上套设有压缩弹簧,防水套之间设有垫片,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下端设有防滑垫,防滑垫设在弧形板上,弧形板下端设有支撑柱,支撑柱设在衔接板上,第一螺栓上的复位弹簧,使第一螺栓将水管相互抵紧,让水管防水性更好,防水套将连接处包裹在内,防止连接处的螺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造成生锈的情况,提高水管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止渗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的为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止渗结构。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水利工程中最常见输送方式就是管道输送,管道输送最重要的就是防水止渗,而现阶段市场上的防水止渗结构存在防水性不好,功能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止渗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水止渗结构防水性不好,功能性不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止渗结构,包括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上穿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水管、第二水管与螺帽连接,所述第一螺栓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螺帽之间设置有第一垫圈,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第二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第二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套,所述防水套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防水套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穿设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上套设有压缩弹簧,两组防水套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第二水管下端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设置在弧形板上,所述弧形板下端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在衔接板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衔接板下端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挤压弹簧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固定杆,所述支撑板下端设置有升降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筒,所述升降筒内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螺杆下端设置有固定筒。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筒设置在安装板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上穿设有地钉。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地钉设置有四组,四组地钉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安装板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止渗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螺栓将第一水管、第二水管进行连接,第一螺栓上的复位弹簧使第一螺栓能够将水管进行紧密连接,相互抵紧,第一垫圈使第一螺杆不会从水管上滑落,让水管防水性更好,防水套将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的连接处包裹在内,防止连接处的螺栓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造成生锈的情况,提高水管的密封性,通过连接机构对防水套进行连接,进一步将水管进行密封连接,将装置进行二次密封,抬高水管的防水性能,增加装置的密封性,防水套之间的垫片能够防止防水套松动,以防造成渗水、漏水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止渗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止渗结构的爆炸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防水套;2、第一水管;3、固定块;4、垫片;5、第二垫圈;6、固定板;7、升降筒;8、安装板;9、地钉;10、转动盘;11、螺杆;12、衔接板;13、支撑柱;14、弧形板;15、防滑垫;16、固定筒;17、支撑板;18、固定杆;19、挤压弹簧;20、复位弹簧;21、第二螺栓;22、压缩弹簧;23、第一垫圈;24、第一螺栓;25、第二水管;26、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止渗结构,包括第一水管2,所述第一水管2上穿设有第一螺栓24,所述第一螺栓24穿过所述第一水管2、第二水管25与螺帽26连接,所述第一螺栓24上套设有复位弹簧20,所述第一螺栓24与所述螺帽26之间设置有第一垫圈23,所述第一水管2与所述第二水管25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5,所述第一水管2与所述第二水管25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套1,所述防水套1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防水套1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上设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上穿设第二螺栓21,所述第二螺栓21上套设有压缩弹簧22,两组防水套1之间设置有垫片4,所述第一水管2与所述第二水管25下端设置有防滑垫15,所述防滑垫15设置在弧形板14上,所述弧形板14下端设置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设置在衔接板12上。该防水止渗结构在使用时,第一水管2与第二水管25通过第一螺栓24连接,第一螺栓24上的复位弹簧20与第二水管25连接,当第一螺栓24对水管进行连接时,复位弹簧20会加大对第一水管2与第二水管25的抵紧,增加装置的防水性,避免装置渗水,第一螺栓24上的第一垫圈23使装置螺帽26不易从第一螺栓24上掉落,增加第一螺栓24的紧固性,提高第一螺栓24的稳定性,防水套1将水管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并将第一螺栓24包裹在内,将水管的连接处进行全方位的密封,对水管进行二次密封,使水管的密封性更强,解决水管渗水、漏水的问题,弧形板14上的防滑垫15,能够防止弧形板14从水管上滑落,增大装置的摩擦力。请参阅图2,所述衔接板12下端设置有挤压弹簧19,所述挤压弹簧19与支撑板17连接,所述挤压弹簧19与所述支撑板17之间设置固定杆18,所述支撑板17下端设置有升降机构,固定杆18对挤压弹簧19进行限位,挤压弹簧19对水管起到减震的作用,防止水管震动过大产生泄漏的问题,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筒7,所述升降筒7内穿设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上设置有转动盘10,所述螺杆11下端设置有固定筒16,在安装水管遇到水管高度过大时,该机构可以对水管进行支撑,避免装置跌落,造成水管破裂的问题,所述固定筒16设置在安装板8上,固定筒16对螺杆11进行支撑,使螺杆11能够自由转动,所述安装板8上穿设有地钉9,地钉9将安装板8固定在地底,所述地钉9设置有四组,四组地钉9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安装板8上,加大对安装板8的固定,使装置机构更加稳定。综上所述,第一螺栓24上的复位弹簧20与第二水管25连接,当第一螺栓24对水管进行连接时,复位弹簧20会加大对第一水管2与第二水管25的抵紧,增加装置的防水性,避免装置渗水,第一螺栓24上的第一垫圈23使装置螺帽26不易从第一螺栓24上掉落,增加第一螺栓24的紧固性,提高第一螺栓24的稳定性,防水套1将水管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并将第一螺栓24包裹在内,将水管的连接处进行全方位的密封,解决水管渗水、漏水的问题,弧形板14上的防滑垫15,能够防止弧形板14从水管上滑落,增大装置的摩擦力,固定杆18对挤压弹簧19进行限位,挤压弹簧19对水管起到减震的作用,防止水管震动过大产生泄漏的问题,在安装水管遇到水管高度过大时,该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止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管(2),所述第一水管(2)上穿设有第一螺栓(24),所述第一螺栓(24)穿过所述第一水管(2)、第二水管(25)与螺帽(26)连接,所述第一螺栓(24)上套设有复位弹簧(20),所述第一螺栓(24)与所述螺帽(26)之间设置有第一垫圈(23),所述第一水管(2)与所述第二水管(25)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5),所述第一水管(2)与所述第二水管(25)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套(1),所述防水套(1)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防水套(1)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上设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上穿设第二螺栓(21),所述第二螺栓(21)上套设有压缩弹簧(22),两组防水套(1)之间设置有垫片(4),所述第一水管(2)与所述第二水管(25)下端设置有防滑垫(15),所述防滑垫(15)设置在弧形板(14)上,所述弧形板(14)下端设置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设置在衔接板(1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止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管(2),所述第一水管(2)上穿设有第一螺栓(24),所述第一螺栓(24)穿过所述第一水管(2)、第二水管(25)与螺帽(26)连接,所述第一螺栓(24)上套设有复位弹簧(20),所述第一螺栓(24)与所述螺帽(26)之间设置有第一垫圈(23),所述第一水管(2)与所述第二水管(25)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5),所述第一水管(2)与所述第二水管(25)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套(1),所述防水套(1)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防水套(1)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上设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上穿设第二螺栓(21),所述第二螺栓(21)上套设有压缩弹簧(22),两组防水套(1)之间设置有垫片(4),所述第一水管(2)与所述第二水管(25)下端设置有防滑垫(15),所述防滑垫(15)设置在弧形板(14)上,所述弧形板(14)下端设置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设置在衔接板(12)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昕坤王旭杨小成许又松
申请(专利权)人:吴昕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