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计算机的主机板快速定位结构,包括微型机壳的二内侧壁上、下方分别设有水平状延伸且相对应的二凸条,于二凸条间构成一主机板定位槽,并由二凸条相近于微型机壳上、下壳板内面的结构,分别构成机壳面板及机壳背板的固定槽,由此令主机板以二侧端卡嵌于二相对应的主机板定位槽间,并以机壳面板及机壳背板将主机板前、后端部定位,即组成可达成组装简易、迅速的主机板快速定位结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计算机的主机板快速定位结构
本技术有关一种微型计算机的主机板快速定位结构,特别指一种免用螺丝等固定组件的微型计算机主机板快速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计算机主机的内部组装结构,通常于机箱内侧壁设有一固定板,于固定板板面开设有数个符合各式主机板螺丝孔的固定孔,由此将主机板置放于该固定板上,并使用多数螺丝加以锁合固定,即可在组装其它电子零组件、接口设备,组成可与显示器、键盘及鼠标等配合应用的计算机(PC)。上揭传统的主机板固定结构,至今并被沿用于其它组装型态的计算机,例如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以及只有一部光驱大小的微型计算机主机等。而已知微型计算机主机的主机板固定结构,参阅图1所示,即沿用传统的组装方式,在其微型机壳内设有一固定板10(图示仅为固定板10),于该固定板10板面设有数个螺丝固定孔101,由此将一微型主机板20置放于固定板10上,再使用多数螺丝201加以锁定。但,由于使用螺丝201加以固定的方式,其一一锁入的作业程序相对较迟缓,不仅不利于微型计算机主机组装量产,且参阅图2所示,现今的微型机壳1已改采一体制造成型,特别是机壳内部空间有限,除非附加一块可抽拉式的固定板10,否则无法于该微型机壳1内进行螺丝锁固动作;又若增设一可抽拉的固定板10,则将致使该微型机壳结构繁杂,且不利于成本降低,所以在微型计算机主机的主机板固定结构实施上,仍有待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计算机的主机板快速定位结构,特别由以微型机壳可直接定位主机板的组装结构,达成微型主机板免用螺丝固定的简易、快速组装功能,不仅简化微型机壳结构而有利于成本降低,且能由此适于进行微型计算机主机的组装量产。依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微型计算机的主机板快速定位结构,包括一微型机壳及一微型主机板所组成,其中,该微型机壳的二内侧壁上、下方分别设有水平状延伸且相对应的二凸条,于二凸条间构成一主机板定位槽,并由二凸条相近于微型机壳上、下壳板内面的结构,分别构成机壳面板及机壳背板的固定槽;该微型主机板是一种尺寸形态经特别设计,而且有别于一般计算机主机所应用的主机板;由此,令该微型主机板装设于微型机壳内,以其二侧端卡嵌于二相对应的主机板定位槽间,并由机壳面板及机壳背板将主机板前、后端部定位,即组成本技术可达成组装简易、迅速,并降低成本的主机板快速定位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已知主机板采以螺丝锁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微型计算机主机分解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微型计算机主机组成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组装结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附图标号:1......微型机壳 11......侧板12......上壳板 13......下壳板14......机壳面板 141......凸片142......插接孔 143......开关孔-->144......光盘盘退出口 15......机壳背板16......凸条 17......主机板定位槽18......固定槽 2......微型主机板21......电路板 22......中央处理器插座23......内存插槽 24......电连接器25......散热装置 26......后端插接埠27......前端插接埠 28......控制开关29......硬盘机 30......光驱301......光盘承置盘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所示,本技术的微型计算机的主机板快速定位结构,是有关一种免用螺丝固定的微型计算机主机板快速定位结构,包括一微型机壳1及一微型主机板2所组成,其中:微型机壳1,如图2及图3所示,为前、后端面呈开口状的中空壳体,可为铝挤型一体制成,其包含有二侧板11及一上壳板12与一下壳板13,并于前、后端开口组装有一机壳面板14及一机壳背板15;而本技术于该微型机壳1二侧板11内面的上、下方分别设有水平状延伸且呈相对应的二凸条16,于二凸条16之间构成一道相对应的主机板定位槽17,并由二凸条16相近于微型机壳1的上壳板12与下壳板13内面结构,分别构成机壳面板14及机壳背板15的固定槽18,可提供机壳面板14及机壳背板15快速组装;其中,该机壳面板14分别于内面上、下缘分别设有一凸片141,以紧迫嵌入所述的固定槽18组装,并于机壳面板14板面设有多数插接孔142及开关孔143,可提供下述主机板2的前端插接埠等外露,且于机壳面板14开设有至少一光盘盘退出口144,可供光驱30的光盘承置盘301伸缩进退;-->微型主机板2,如图2所示,是一电路板21上焊设有中央处理器插座22、内存插槽23、各式电连接器24、各种功能性芯片(例如启动芯片、控制芯片、显示芯片、音效芯片、网络芯片等等),以及其它必要电子组件的计算机主机板(Mother board),而可于中央处理器插座22上设置一中央处理器(简称CPU)及散热装置25,并可于微型主机板2上迭置有一硬盘机29及一光驱30构成电性连接;于微型主机板1后方板面直接焊设有数个后端插接埠26,于前方板面直接焊设有数个前端插接埠27及控制开关28;由此,如图3及图4所示,令该微型主机板2置入微型机壳1内,使其二侧端卡嵌于相对应的二主机板定位槽17中,并于微型机壳1前、后端组装所述机壳面板14及机壳背板15,由该机壳面板14及机壳背板15将主机板2前、后端部定位,即组成本技术可达成组装简易、迅速,并降低成本的主机板快速定位结构;且使微型主机板2的前端插接埠27、控制开关28,及光驱30的光盘承置盘301,分别对应所述插接孔142、开关孔143及光盘盘退出口144,即为可搭配显示器、键盘及鼠标等应用的微型计算机主机。如上所述,本技术微型机壳1可采以铝挤型制成,故能一体制造出所述的凸条16、主机板定位槽17及固定槽18结构,可供微型主机板2快速卡嵌组装,不仅机壳制造成本降低;且免用已知抽拉式的固定板10及螺丝锁固方式,能使微型计算机主机组装程序简化、快速,有利于大量组装生产,故能同时获致组装作业成本的降低等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计算机的主机板快速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微型机壳,为具有二侧板及一上壳板与一下壳板的中空壳体,其前、后端组装有机壳面板及机壳背板,于二侧板内面的下方分别设有水平延伸的二凸条,并于二凸条之间构成一主机板定位槽; 一微型主机板,置设于微型机壳内,使微型主机板二侧端卡嵌于相对应的二主机板定位槽中,并以微型机壳前、后端的机壳面板及机壳背板将微型主机板前、后端部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计算机的主机板快速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微型机壳,为具有二侧板及一上壳板与一下壳板的中空壳体,其前、后端组装有机壳面板及机壳背板,于二侧板内面的下方分别设有水平延伸的二凸条,并于二凸条之间构成一主机板定位槽;一微型主机板,置设于微型机壳内,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万成,
申请(专利权)人:庆扬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