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透湿鞋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976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透湿鞋面,包括织物上层、防水透湿膜材中间层、内里织物下层,织物上层经过防虹吸处理,防水透湿膜材中间层为可降解热塑性弹性体,织物上层、防水透湿膜材中间层、内里织物下层通过高温热压贴合形成宽幅层状复合材料,宽幅层状复合材料通过裁剪或热压形成鞋面,鞋面防虹吸指数≤1cm/2小时,所述鞋面透湿量≥10000g/(m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透湿鞋面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鞋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透湿鞋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鞋面一般分为织物、皮革、塑胶材料等,一般不具备防水、透湿功能,通过一定的工艺处理后,鞋面材料能够具备防虹吸、防水功能,比如对织物进行防水剂的喷涂或浸轧处理,使得织物表面具有一定的防泼水效果,但当水压增强或长时间浸入水中时,水会透过鞋面进入鞋内,导致鞋子湿了;目前,有的鞋面通过叠加常规防水膜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在水压增强时仍然能够防止水浸入鞋里,但透湿性差,穿用一段时间,脚部微环境产生的湿气、水气导致脚部潮湿,穿着不舒适。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811014191.1涉及一种防水透湿鞋面的成型方法及其鞋面,包含一套设步骤,将一鞋面及一防水透湿膜套设于一鞋楦,其中该鞋面及该防水透湿膜至少其中之一包含可微波处理材质;以及一加热定型步骤,微波加热套设有该鞋面及该防水透湿膜的该鞋楦,以通过该可微波处理材质黏合该鞋面与该防水透湿膜,并冷却定型以形成该防水透湿鞋面。从工艺上看,鞋面与防水透湿膜是套在鞋楦上加热完成的,工艺相对繁琐,且加工过程中鞋面、防水透湿膜、鞋楦三者的对位以及空气间隙较难把控,从效果上看,该防水透湿膜具有一定的透湿效果,但与鞋面复合后是否耐穿用、多次穿着与洗涤后是否还具有防水透湿效果并未提及。
[0004]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310412351.9公开了一种防水透湿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疏水型聚合物溶于第一纺丝溶剂中,得到疏水型纺丝液;将所述疏水型纺丝液进行第一静电纺丝,得到单层防水透湿膜;或将亲水型聚合物溶于第二纺丝溶剂中,得到亲水型纺丝液;将所述亲水型纺丝液进行第二静电纺丝,得到亲水型纳米纤维膜;将所述单层防水透湿膜与亲水型纳米纤维膜复合,得到双层防水透湿膜。
[0005]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922017824.0公开了一种PU/TPU双组份防水透湿膜,包括TPU防水透湿膜、及设置于TPU防水透湿膜一侧的PU防水透湿膜,采用PU防水透湿膜和TPU防水透湿膜双层的设置可有效的降低整个防水透湿膜的生产成本,并且能够保持PU防水透湿膜的观感和手感,由于生产TPU防水透湿膜的过程环保,在生产双组份防水透湿膜时,能够减轻DMF的含量,有利于环境。
[0006]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220289118.7公开一种新型防水透湿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至外而内依次包括面料本体、外防水透湿层、网眼布、内防水透湿层和面料内层,所述外防水透湿层和内防水透湿层的上下表面均设有热熔胶层,该热熔胶层呈点状分布,所述面料本体、防水透湿层、网眼布、内防水透湿层和面料内层通过热熔胶层层层贴合,所述外防水透湿层和内防水透湿层均为聚四氟乙烯树脂膜层,该防水透湿复合面料充分利用聚四氟乙烯树脂膜的防水、透湿性能同时实现且保暖的功能,制作的服装、雨衣等可使身体保持干爽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虹吸、防水透湿、耐水洗、再生环保的鞋面。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水透湿鞋面,包括织物上层、防水透湿膜材中间层、内里织物下层,所述织物上层经过防虹吸处理,所述防水透湿膜材中间层为可降解热塑性弹性体,所述防水透湿膜材克重在30

300g/m2,所述内里织物克重在30

300g/m2,所述织物上层、防水透湿膜材中间层、内里织物下层通过高温热压贴合形成宽幅层状复合材料,所述宽幅层状复合材料通过裁剪或热压形成鞋面,所述鞋面防虹吸指数≤1cm/2小时,所述鞋面透湿量≥10000g/(m2·
24h),所述鞋面静水压≥10000mmH2O,所述鞋面在水中曲折30000次以上不发生破损与透水。
[0009]作为优选,所述可降解热塑性弹性体包括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所述可降解热塑性弹性体厚度在9

31μm,所述宽幅层状复合材料幅宽在0.9m

2m。
[0010]作为优选,所述织物包括基础织物、经编贾卡织物、横机织物,所述基础织物包括规则网眼织物、平纹织物,所述经编贾卡织物为区域工程网眼结构,所述区域工程网眼结构包括密实结构、小网眼结构、中网眼结构以及大网眼结构。
[0011]作为优选,所述密实结构为经编闭口编链组织,由一把梳栉引导75D

300D再生聚酯纤维长丝满穿编织;所述小网眼结构、中网眼结构、大网眼结构两两之间不直接连接,而是通过密实结构过渡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过渡连接段≥2个线圈圈柱宽度或2个线圈圈柱长度。
[0013]作为优选,所述内里织物为马丁代尔法耐磨≥20000转的轻薄织物。
[0014]作为优选,所述小网眼结构、中网眼结构、大网眼结构由两把半梳贾卡梳栉与一把常规梳栉引导75D

300D再生聚酯纤维长丝组合编织而成,所述小网眼结构、中网眼结构、大网眼结构网孔长度相差至少1个线圈圈柱宽度或1个线圈圈柱长度。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防水透湿鞋面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备好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上层、防水透湿膜材中间层、内里织物下层;步骤(2),对所述的织物上层进行防虹吸处理;步骤(3),织物上层与防水透湿膜材中间层高温热压贴合后与内里织物下层二次复合为宽幅层状复合材料;步骤(4),所述宽幅层状复合材料通过裁剪或热压形成鞋面。
[0016]作为优选,所述防虹吸处理时,织物浸渍于防水处理液然后经过压辊挤压,防水处理液中的防水剂用量在30

120g/l,所述织物经过防水处理后进行烘干,所述烘干温度在100

180℃。
[0017]作为优选,所述高温热压贴合包括点贴工艺,所述点贴工艺处理温度在100

200℃,所述点贴工艺应用环保胶水通过胶辊将织物上层、防水透湿膜材中间层、内里织物下层热压贴合形成宽幅层状复合材料。
[0018]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防水透湿膜材使用的可降解热塑性弹性体润湿张力高、延展性好,与织物贴合紧密,提高了了贴合产品的牢度、弹性、耐水洗和耐久性;(2)制备的鞋面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湿性,鞋面防虹吸指数≤1cm/2小时,鞋面透湿量≥10000g/(m2·
24h),鞋面静水压≥10000mmH2O,鞋面在水中曲折30000次以上不发生破损与透水,且经水洗10次以上仍能保持较好的防水、透湿、耐曲折功能,所用材料为环保可
回收、可降解材料;(3)制备的鞋面可在零下

60~
ꢀ‑
40℃长期使用并保持优良性能;而PU、PTFE微多孔因为低温而导致堵塞从而导致透气性能降低,另外,PU、TPU在温度≤

20℃时容易脆化开裂;(4)织物与膜材融为一体,简化制鞋工艺,鞋厂可直接使用,不再需要传统袜套,避免了再复合工序。
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透湿鞋面,包括织物上层、防水透湿膜材中间层、内里织物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上层经过防虹吸处理,所述防水透湿膜材中间层为可降解热塑性弹性体,所述防水透湿膜材克重在30

300g/m2,所述内里织物克重在30

300g/m2,所述织物上层、防水透湿膜材中间层、内里织物下层通过高温热压贴合形成宽幅层状复合材料,所述宽幅层状复合材料通过裁剪或热压形成鞋面,所述鞋面防虹吸指数≤1cm/2小时,所述鞋面透湿量≥10000g/(m2·
24h),所述鞋面静水压≥10000mmH2O,所述鞋面在水中曲折30000次以上不发生破损与透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湿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热塑性弹性体包括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所述可降解热塑性弹性体厚度在9

31μm,所述宽幅层状复合材料幅宽在0.9m

2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湿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包括基础织物、经编贾卡织物、横机织物,所述基础织物包括规则网眼织物、平纹织物,所述经编贾卡织物为区域工程网眼结构,所述区域工程网眼结构包括密实结构、小网眼结构、中网眼结构以及大网眼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湿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实结构为经编闭口编链组织,由一把梳栉引导75D

300D再生聚酯纤维长丝满穿编织;所述小网眼结构、中网眼结构、大网眼结构两两之间不直接连接,而是通过密实结构过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建良林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瑞虹贾卡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