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排水集装箱房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922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00
本申请涉及一种内排水集装箱房屋结构,其包括框架、顶板、底板以及侧板,顶板设于框架顶部,底板设于框架底部,侧板设于框架四周,框架包括上梁框、下梁框以及立柱,上梁框与下梁框间通过立柱连接,上梁框的四角分别设有中空的角件,立柱靠近房屋内的侧壁沿长度方向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端与角件内部相通,排水管的下端伸出底板底部,顶板四周设有翻边,顶板顶部的积水能够通过角件通入排水管内,侧板上设有箱门。本申请具有提高集装箱房屋排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排水集装箱房屋结构
本申请涉及活动房屋
,尤其是涉及一种内排水集装箱房屋结构。
技术介绍
但随着低碳经济的建设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集装箱多样化的功能可满足与人们对绿色环保生活的追求。集成房屋特点是一种专业化的设计,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生产,易于拆迁、安装便捷、运输方便、仓储,可多次重复使用、周转的临时或具有永久性质的房屋。目前的集成房屋广泛用于建设工地的临时办公室、宿舍,交通、水利、石油、天然气等大型野外勘探、野外作业施工用房。该集成房屋是利用集装箱的整体结构,改建成的集成房屋,可以永久使用。在申请号为CN201720857387.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式房屋,包括房屋本体,所述房屋本体一端设有防盗门,所述房屋本体一侧设有窗户,所述房屋本体上端设有太阳能光电板和太阳能集热板。通过设有的太阳能光电板和风力发电风扇可以同时进行电量收集,以到达对集装箱式房屋的电量供给,通过设有的配电室可以在太阳能蓄电完成后,对其进行电压改变,满足集装箱式房屋的电压需求,通过设有的隔热板和真空板,可以使集装箱式房屋有效地隔绝外部传导的热量和声音,以到达室内安静凉爽的环境,通过设有的太阳能集热板和导热棒,可对蓄水池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得热水使用更加方便。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雨天时,集装箱房屋顶部的雨水通过散排水的方式排下,集装箱房屋的墙面会因四周落水导致墙面粘附一些污渍,长时间会导致墙体生锈、开裂等问题,影响集装箱房屋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集装箱房屋的排水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内排水集装箱房屋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内排水集装箱房屋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内排水集装箱房屋结构,包括框架、顶板、底板以及侧板,所述顶板设于所述框架顶部,所述底板设于所述框架底部,所述侧板设于所述框架四周,所述框架包括上梁框、下梁框以及立柱,所述上梁框与所述下梁框间通过立柱连接,所述上梁框的四角分别设有中空的角件,所述立柱靠近房屋内的侧壁沿长度方向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端与角件内部相通,所述排水管的下端伸出所述底板底部,所述顶板四周设有翻边,所述顶板顶部的积水能够通过角件通入所述排水管内,所述侧板上设有箱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装箱房屋一方面解决了屋顶的排水问题,在雨天时,聚集在顶板上的积水通过角件进入到排水管内,通过排水管排放到地面,另一方面通过在顶板上设置的翻边,防止雨水从集装箱房屋的侧壁散落下来,导致前面有污渍而影响美观;而且结构简单,方便运输。优选的,所述角件包括壳体、固定板以及挡板,所述挡板竖直设于所述壳体靠近房屋外侧的侧壁顶部,所述壳体靠近房屋外侧的两侧壁向下延伸且端部连接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顶部靠近房屋内侧的两侧壁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壳体底部与所述排水管上端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屋顶进行排水时,房屋顶部的积水从顶板的四角通过壳体顶部的开口流入到壳体内,再通过与壳体底部相通的排水管排下,排水效果好,由于固定板与立柱间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对集装箱房屋进行拆卸以及安装。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水平连接于所述壳体靠近房屋外侧的两侧壁下端,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板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与立柱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稳定,从而提高房屋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固定板上开设连接孔后,通过螺栓对固定板与立柱进行固定,使得拆卸安装更加便捷。优选的,所述挡板上设有腰形孔,所述挡板顶部设有支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集装箱房屋进行运输时,可通过四个角件上的腰形孔对房屋进行起吊,方便对集装箱房屋进行移动以及运输,在挡板顶部连接有支撑板,对挡板进行加固,提高对房屋进行起吊时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水管接头,所述排水管套设于所述水管接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底部设置水管接头,在对房顶进行排水时,方便进入壳体内的积水直接导入排水管内,防止壳体与排水管连接处发生渗漏,而且通过设置的水管接头,方便对排水管进行拆卸。优选的,所述顶板顶部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凸棱,所述凸棱的长度小于所述顶板的宽度,所述顶板四角靠近所述角件处设有弧形的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顶板顶部设置凸棱,提高了顶板的抗弯强度,防止顶板上过多的积水对顶板造成损伤,通过在顶板的四角处设置弧形的凸起,在对屋顶进行排水时,凸起可对屋顶上的杂物起到阻挡作用,减少顶板上的杂物进入角件内,对排水管造成堵塞而影响排水效果。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端部与下梁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板底部设置加强筋,提高集装箱房屋的强度,使得房屋更加坚固,从而提高房屋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顶板侧边的翻边以及上梁框四角处的角件,使得集装箱房屋顶部的积水从顶板进入角件内再通过排水管内排下,采用房屋内排水的结构,提高了排水效果,还可防止雨水从集装箱房屋的侧壁散落下来,导致前面有污渍而影响美观;2.通过设置的角件包括壳体、固定板以及挡板,壳体底部与排水管连接,固定板与立柱可拆卸连接,使得角件不但起到排水导水的作用,还可以方便与立柱进行拆卸安装,而且还可通过角件上的腰形孔对房屋进行起吊;3.通过在顶板上设置凸棱来提高顶板的抗弯强度,在底板底部设置加强筋提高集装箱房屋的强度,并且通过在顶板的四角设置弧形的凸起,可对屋顶上的杂物起到阻挡作用,防止杂物堵塞排水管而影响排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内排水集装箱房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隐藏顶板、侧板以及底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中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框架;11、上梁框;12、下梁框;13、立柱;131、安装槽;132、排水管;2、顶板;21、翻边;22、凸棱;23、凸起;3、底板;31、加强筋;4、侧板;41、箱门;5、角件;51、壳体;511、开口;512、水管接头;52、固定板;521、第一连接板;522、第二连接板;523、连接孔;53、挡板;531、腰形孔;54、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内排水集装箱房屋结构。参照图1,包括框架1、顶板2、底板3以及侧板4,框架1内侧对应开设有卡槽,顶板2通过卡槽水平插设于框架1顶部,底板3通过卡槽水平插设于框架1底部,侧板4通过卡槽竖直插设于框架1的四周,框架1一侧的侧板4上铰接有箱门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排水集装箱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顶板(2)、底板(3)以及侧板(4),所述顶板(2)设于所述框架(1)顶部,所述底板(3)设于所述框架(1)底部,所述侧板(4)设于所述框架(1)四周,所述框架(1)包括上梁框(11)、下梁框(12)以及立柱(13),所述上梁框(11)与所述下梁框(12)间通过立柱(13)连接,所述上梁框(11)的四角分别设有中空的角件(5),所述立柱(13)靠近房屋内的侧壁沿长度方向设有安装槽(131),所述安装槽(131)内设有排水管(132),所述排水管(132)上端与角件(5)内部相通,所述排水管(132)的下端伸出所述底板(3)底部,所述顶板(2)四周设有翻边(21),所述顶板(2)顶部的积水能够通过角件(5)通入所述排水管(132)内,所述侧板(4)上设有箱门(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排水集装箱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顶板(2)、底板(3)以及侧板(4),所述顶板(2)设于所述框架(1)顶部,所述底板(3)设于所述框架(1)底部,所述侧板(4)设于所述框架(1)四周,所述框架(1)包括上梁框(11)、下梁框(12)以及立柱(13),所述上梁框(11)与所述下梁框(12)间通过立柱(13)连接,所述上梁框(11)的四角分别设有中空的角件(5),所述立柱(13)靠近房屋内的侧壁沿长度方向设有安装槽(131),所述安装槽(131)内设有排水管(132),所述排水管(132)上端与角件(5)内部相通,所述排水管(132)的下端伸出所述底板(3)底部,所述顶板(2)四周设有翻边(21),所述顶板(2)顶部的积水能够通过角件(5)通入所述排水管(132)内,所述侧板(4)上设有箱门(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排水集装箱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件(5)包括壳体(51)、固定板(52)以及挡板(53),所述挡板(53)竖直设于所述壳体(51)靠近房屋外侧的侧壁顶部,所述壳体(51)靠近房屋外侧的两侧壁向下延伸且端部连接所述固定板(52),所述固定板(52)与所述立柱(13)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51)顶部靠近房屋内侧的两侧壁与所述顶板(2)连接,所述壳体(51)顶部设有开口(511),所述壳体(51)底部与所述排水管(132)上端连通。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立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金泰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