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喷溅KR脱硫集束射流喷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91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喷溅KR脱硫集束射流喷枪,包括依次连接的喷枪弯曲段、喷枪直管段、喷枪集束段及喷枪改向弯头,喷枪集束段用于粉剂加速,形成有内径由喷枪直管段一侧至喷枪改向弯头一侧逐渐变小的过渡台阶;喷枪改向弯头用于改变粉剂喷出方向,形成有相对喷枪集束段的粉剂输送方向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的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大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提高脱硫剂的扩散速度,缩短脱硫时间,减少脱硫剂消耗,提高脱硫效率;同时,通过设置喷枪改向弯头,可使脱硫剂以垂直于铁水液面的方向穿透铁水表面进入到铁水内部,可有效减少铁渣的喷溅,改善铁水包中心的搅拌桨结渣情况,可进一步节省脱硫剂,实现高效脱硫,并延长搅拌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喷溅KR脱硫集束射流喷枪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硫喷枪,特别是一种防喷溅KR脱硫集束射流喷枪。
技术介绍
传统的KR脱硫剂加料方式主要为:脱硫剂由高位通过自重经伸缩溜管加入到铁水包中,或通过气力输送经伸缩溜管加入到铁水包中。此种加料方式动力弱,依靠搅拌形成的漩涡将脱硫剂卷入到铁水内部,会有部分脱硫剂被吸入除尘器,且到达铁水表面的脱硫剂会有部分被渣层包裹,脱硫剂利用率低,由于脱硫剂是被动卷入铁水内部,因此脱硫剂的扩散速度也慢,反应效率低。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使用脱硫喷枪进行加料的方式。现有的KR脱硫剂集束射流喷枪一般为直筒型结构,在KR加料时,喷枪斜插入铁水包内位于铁水表面以上进行喷粉。此种给料方式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喷枪是斜插入铁水包内位于铁水液面以上进行喷粉作业,导致喷出的粉气流将铁渣溅起,溅起的铁渣正好飞向铁水罐中心的搅拌桨,遇冷后很快集结在搅拌桨桨杆上,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搅拌桨上聚积的铁渣会越来越多,会直接影响到铁水脱硫效果及搅拌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大大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提高脱硫剂的扩散速度,缩短脱硫时间,提高脱硫效率,有效减少铁渣的喷溅,改善铁水包中心的搅拌桨结渣情况,实现高效脱硫,并可延长搅拌桨使用寿命的防喷溅KR脱硫集束射流喷枪。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喷溅KR脱硫集束射流喷枪,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喷枪弯曲段、喷枪直管段、喷枪集束段及喷枪改向弯头,所述喷枪弯曲段、喷枪直管段、喷枪集束段及喷枪改向弯头均形成中空输送管道,所述喷枪弯曲段用于导流以使粉剂均匀、平稳的进入喷枪直管段;所述喷枪集束段用于粉剂加速,形成有内径由喷枪直管段一侧至喷枪改向弯头一侧逐渐变小的过渡台阶;所述喷枪改向弯头用于改变粉剂喷出方向,形成有相对喷枪集束段的粉剂输送方向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的喷头,在喷枪倾斜加料时喷头朝向铁水液面。进一步地,所述喷枪改向弯头的喷头相对喷枪集束段的粉剂输送方向倾斜角度为105~165度。进一步地,所述喷枪改向弯头的喷头相对喷枪集束段的粉剂输送方向倾斜角度为135度。进一步地,所述喷枪集束段的过渡台阶内径由喷枪直管段一侧至喷枪改向弯头一侧均匀变小。进一步地,所述喷枪集束段的过渡台阶长度为90mm,过渡台阶两端内径分别为65mm和40mm。进一步地,所述喷枪改向弯头包括有用于与喷枪集束段连接的直管及与直管一体成型的喷头,直管与喷头之间形成圆滑倒角过渡。进一步地,所述喷枪弯曲段与喷枪直管段及喷枪直管段与喷枪集束段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喷枪改向弯头与喷枪集束段一体成型或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喷枪弯曲段形成圆滑倒角过渡。进一步地,所述喷枪弯曲段、喷枪直管段、喷枪集束段及喷枪改向弯头的直管的中空输送管道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喷枪集束段,可实现脱硫剂加速,使脱硫剂达到100m/s以上的高速,直接冲击穿透铁水表面进入到铁水内部,可大大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提高脱硫剂的扩散速度,缩短脱硫时间,减少脱硫剂消耗,提高脱硫效率;通过设置喷枪改向弯头,可使脱硫剂以垂直于铁水液面的方向穿透铁水表面进入到铁水内部,可有效减少铁渣的喷溅,改善铁水包中心的搅拌桨结渣情况,可进一步节省脱硫剂,实现高效脱硫,并延长搅拌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防喷溅KR脱硫集束射流喷枪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防喷溅KR脱硫集束射流喷枪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喷枪弯曲段,2.喷枪直管段,3.喷枪集束段,31.过渡台阶,4.喷枪改向弯头,41.直管,42.喷头,5.搅拌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的一种防喷溅KR脱硫集束射流喷枪,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喷枪弯曲段1、喷枪直管段2、喷枪集束段3及喷枪改向弯头4,喷枪改向弯头4包括有用于与喷枪集束段3连接的直管41及与直管41一体成型的喷头42。喷枪弯曲段1、喷枪直管段2、喷枪集束段3及喷枪改向弯头4均形成中空输送管道,且喷枪弯曲段1、喷枪直管段2、喷枪集束段3及喷枪改向弯头4的直管41的中空输送管道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喷枪弯曲段1与喷枪直管段2及喷枪直管段2与喷枪集束段3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件连接,喷枪改向弯头4与喷枪集束段3一体成型。喷枪弯曲段1连通喷吹罐,用于导流以使粉剂均匀、平稳的进入喷枪直管段2,喷枪弯曲段1形成圆滑倒角过渡。喷枪直管段2用于喷枪弯曲段1与喷枪集束段3之间的过渡。喷枪集束段3用于粉剂加速,形成有内径由喷枪直管段2一侧至喷枪改向弯头4一侧逐渐均匀变小的过渡台阶31;喷枪集束段3的过渡台阶31长度为90mm,过渡台阶31内径由65mm逐渐缩小至40mm。喷枪改向弯头4用于改变粉剂喷出方向,喷头42相对喷枪集束段3的粉剂输送方向倾斜135度角设置,在喷枪倾斜加料时喷头42垂直朝向铁水液面;喷枪改向弯头4的直管41与喷头42之间形成圆滑倒角过渡。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的防喷溅KR脱硫集束射流喷枪用于加料时,倾斜插入铁水包内位于铁水液面以上进行喷粉。在喷吹罐内的脱硫剂经加压、流化后,在助吹气体的推动下通过管道输送至喷枪弯曲段1内,脱硫剂以氮气作为助吹气体,粉气流在喷枪弯曲段1实现平稳导流,使粉剂均匀、平稳的进入到喷枪直管段2,粉剂通过喷枪直管段2的过渡后到达喷枪集束段3,在喷枪集束段3内实现粉气收缩、加压、加速的效果,最终粉气通过末端的喷枪改向弯头4,使脱硫剂以约100m/s的速度离开喷枪喷头42,粉剂以垂直于铁水液面的方向穿透铁水表面进入到铁水内部,可有效减少铁渣的喷溅,改善搅拌桨5结渣情况,实现高效脱硫,且可延长搅拌桨5的使用寿命。采用本技术的防喷溅KR脱硫集束射流喷枪及喷吹加料方式进行加料,脱硫剂可节省20%以上;喷枪设置喷枪改向弯头4,搅拌桨5结渣得到改善,相比使用直筒式脱硫喷枪,搅拌桨5寿命可提高40%以上。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喷枪改向弯头4的喷头42相对喷枪集束段3的粉剂输送方向倾斜角度为150度。喷枪集束段3的过渡台阶31长度为100mm,过渡台阶31内径由70mm逐渐缩小至45mm。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喷枪改向弯头4的喷头42相对喷枪集束段3的粉剂输送方向倾斜角度为120度。喷枪改向弯头4与喷枪集束段3通过螺纹连接。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三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喷溅KR脱硫集束射流喷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喷枪弯曲段、喷枪直管段、喷枪集束段及喷枪改向弯头,所述喷枪弯曲段、喷枪直管段、喷枪集束段及喷枪改向弯头均形成中空输送管道,所述喷枪弯曲段用于导流以使粉剂均匀、平稳的进入喷枪直管段;所述喷枪集束段用于粉剂加速,形成有内径由喷枪直管段一侧至喷枪改向弯头一侧逐渐变小的过渡台阶;所述喷枪改向弯头用于改变粉剂喷出方向,形成有相对喷枪集束段的粉剂输送方向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的喷头,在喷枪倾斜加料时喷头朝向铁水液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喷溅KR脱硫集束射流喷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喷枪弯曲段、喷枪直管段、喷枪集束段及喷枪改向弯头,所述喷枪弯曲段、喷枪直管段、喷枪集束段及喷枪改向弯头均形成中空输送管道,所述喷枪弯曲段用于导流以使粉剂均匀、平稳的进入喷枪直管段;所述喷枪集束段用于粉剂加速,形成有内径由喷枪直管段一侧至喷枪改向弯头一侧逐渐变小的过渡台阶;所述喷枪改向弯头用于改变粉剂喷出方向,形成有相对喷枪集束段的粉剂输送方向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的喷头,在喷枪倾斜加料时喷头朝向铁水液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喷溅KR脱硫集束射流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枪改向弯头的喷头相对喷枪集束段的粉剂输送方向倾斜角度为105~165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喷溅KR脱硫集束射流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枪改向弯头的喷头相对喷枪集束段的粉剂输送方向倾斜角度为135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喷溅KR脱硫集束射流喷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枪集束段的过渡台阶内径由喷枪直管段一侧至喷枪改向弯头一侧均匀变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佩堂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玖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