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霉腐植酸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89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霉腐植酸发酵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通过轴承贯穿罐体并延伸至罐体的内腔,所述转杆的表面一体焊接有搅拌叶,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搅拌叶转动,对罐体内腔的养料进行均匀搅拌,通过设置过滤器、第一进风管与第二进风管,方便了对罐体内腔进行供氧,加热箱与加热丝的设计,方便了对罐体内部的温度进行加热,进料管的设计,方便了对罐体进行送料,通过设置管盖、紧固螺栓、螺帽与密封垫,提高了进料管的密封效果,同时卡槽的设计,方便了对密封垫进行限位,避免密封垫发生位置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霉腐植酸发酵罐
本技术涉及发酵罐
,具体为一种木霉腐植酸发酵罐。
技术介绍
木霉是典型的丝状真菌,属于半知菌类丝孢纲,它的某些种和菌株已广泛地用于纤维素酶、抗生素和生物农药等的生产,其中液态深层发酵生产的分生孢子液,在纤维素酶、抗生素的固态发酵产业化扩大生产以及生物农药生产中均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在生物农药的生产中,直接用液态深层发酵生产的分生孢子液,如绿色木霉和哈茨木霉制备液体或固体孢子制剂,在纤维素酶和抗生素绿色木霉素、木霉素和木霉菌脂素的固态发酵中,特别是在纤维素酶的浅盘固态发酵中,使用分生孢子液接种,可实现大批量接种的高速化和全自动化,为纤维素酶的纯培养及产业化生产解决了长期未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而传统的发酵罐存在密封效果较差且不方便移动的缺陷,从而方便该装置的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木霉腐植酸发酵罐,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霉腐植酸发酵罐,具备了密封效果较好,且方便移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发酵罐存在密封效果较差且不方便移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霉腐植酸发酵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通过轴承贯穿罐体并延伸至罐体的内腔,所述转杆的表面一体焊接有搅拌叶,所述罐体左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左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进风管,所述过滤器顶部的右侧连通有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二进风管远离过滤器的一端与罐体顶部左侧的连接处连通,所述罐体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内腔设置有加热丝,所述罐体顶部的右侧且位于驱动电机的右侧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远离罐体的一端紧密贴合有管盖,所述管盖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底部依次贯穿管盖与进料管并延伸至进料管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进料管远离罐体一端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表面嵌设有密封垫,所述管盖的内表面与密封垫的连接处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右侧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厚度为五厘米。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左侧且位于过滤器下方设置有液位计。优选的,所述罐体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过滤器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无菌滤网,所述过滤器的正面铰接有活动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搅拌叶转动,对罐体内腔的养料进行均匀搅拌,通过设置过滤器、第一进风管与第二进风管,方便了对罐体内腔进行供氧,加热箱与加热丝的设计,方便了对罐体内部的温度进行加热,进料管的设计,方便了对罐体进行送料,通过设置管盖、紧固螺栓、螺帽与密封垫,提高了进料管的密封效果,同时卡槽的设计,方便了对密封垫进行限位,避免密封垫发生位置偏移,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密封效果较好,且方便移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发酵罐存在密封效果较差且不方便移动的问题,从而方便了该装置的使用。2、本技术通过设置观察窗,方便对罐体内部的养料发酵情况进行观察;通过设置出料管,方便了将料物进行排出,同时阀门的设计,方便了对出料速度进行控制;通过设置液位计,方便了对罐体内腔的物料进行测量;通过设置支腿,对罐体进行支撑,同时万向轮的设计,方便了对该装置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滑槽,方便对无菌滤网进行插接,同时活动门的设计,方便了对过滤器内腔的粉尘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进料管与管盖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罐体结构的正视图。图中:1、罐体;2、驱动电机;3、转杆;4、搅拌叶;5、过滤器;6、第一进风管;7、第二进风管;8、加热箱;9、加热丝;10、进料管;11、管盖;12、紧固螺栓;13、螺帽;14、卡槽;15、密封垫;16、观察窗;17、出料管;18、液位计;19、支腿;20、万向轮;21、滑槽;22、活动门;23、无菌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5,一种木霉腐植酸发酵罐,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焊接有转杆3,转杆3的底部通过轴承贯穿罐体1并延伸至罐体1的内腔,转杆3的表面一体焊接有搅拌叶4,罐体1左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过滤器5,过滤器5左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进风管6,过滤器5顶部的右侧连通有第二进风管7,第二进风管7远离过滤器5的一端与罐体1顶部左侧的连接处连通,罐体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加热箱8,加热箱8的内腔设置有加热丝9,罐体1顶部的右侧且位于驱动电机2的右侧连通有进料管10,进料管10远离罐体1的一端紧密贴合有管盖11,管盖1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12,紧固螺栓12的底部依次贯穿管盖11与进料管10并延伸至进料管10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帽13,进料管10远离罐体1一端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14,卡槽14的内表面嵌设有密封垫15,管盖11的内表面与密封垫15的连接处紧密贴合,通过设置驱动电机2带动转杆3转动,转杆3带动搅拌叶4转动,对罐体1内腔的养料进行均匀搅拌,通过设置过滤器5、第一进风管6与第二进风管7,方便了对罐体1内腔进行供氧,加热箱8与加热丝9的设计,方便了对罐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加热,进料管10的设计,方便了对罐体1进行送料,通过设置管盖11、紧固螺栓12、螺帽13与密封垫15,提高了进料管10的密封效果,同时卡槽14的设计,方便了对密封垫15进行限位,避免密封垫15发生位置偏移,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密封效果较好,且方便移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发酵罐存在密封效果较差且不方便移动的问题,从而方便了该装置的使用。请参阅图1,罐体1的右侧设置有观察窗16,观察窗16的厚度为五厘米,通过设置观察窗16,方便对罐体1内部的养料发酵情况进行观察。请参阅图1,罐体1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17,出料管17上设置有阀门,通过设置出料管17,方便了将料物进行排出,同时阀门的设计,方便了对出料速度进行控制。请参阅图1,罐体1的左侧且位于过滤器5下方设置有液位计18,通过设置液位计18,方便了对罐体1内腔的物料进行测量。请参阅图1,罐体1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腿19,支腿19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20,通过设置支腿19,对罐体1进行支撑,同时万向轮2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霉腐植酸发酵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焊接有转杆(3),所述转杆(3)的底部通过轴承贯穿罐体(1)并延伸至罐体(1)的内腔,所述转杆(3)的表面一体焊接有搅拌叶(4),所述罐体(1)左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过滤器(5),所述过滤器(5)左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进风管(6),所述过滤器(5)顶部的右侧连通有第二进风管(7),所述第二进风管(7)远离过滤器(5)的一端与罐体(1)顶部左侧的连接处连通,所述罐体(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加热箱(8),所述加热箱(8)的内腔设置有加热丝(9),所述罐体(1)顶部的右侧且位于驱动电机(2)的右侧连通有进料管(10),所述进料管(10)远离罐体(1)的一端紧密贴合有管盖(11),所述管盖(1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12),所述紧固螺栓(12)的底部依次贯穿管盖(11)与进料管(10)并延伸至进料管(10)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帽(13),所述进料管(10)远离罐体(1)一端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14),所述卡槽(14)的内表面嵌设有密封垫(15),所述管盖(11)的内表面与密封垫(15)的连接处紧密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霉腐植酸发酵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焊接有转杆(3),所述转杆(3)的底部通过轴承贯穿罐体(1)并延伸至罐体(1)的内腔,所述转杆(3)的表面一体焊接有搅拌叶(4),所述罐体(1)左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过滤器(5),所述过滤器(5)左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进风管(6),所述过滤器(5)顶部的右侧连通有第二进风管(7),所述第二进风管(7)远离过滤器(5)的一端与罐体(1)顶部左侧的连接处连通,所述罐体(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加热箱(8),所述加热箱(8)的内腔设置有加热丝(9),所述罐体(1)顶部的右侧且位于驱动电机(2)的右侧连通有进料管(10),所述进料管(10)远离罐体(1)的一端紧密贴合有管盖(11),所述管盖(1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12),所述紧固螺栓(12)的底部依次贯穿管盖(11)与进料管(10)并延伸至进料管(10)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螺帽(13),所述进料管(10)远离罐体(1)一端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14),所述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洪涛金英原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博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