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拭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89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运拭子,用于在采集样本后,从采样现场到实验室之间的转运工作,所述转运拭子包括拭子容器、拭子盖和培养液,所述拭子容器具有向外凸出的容器口;所述拭子盖可活动地套在所述容器口上,所述拭子盖的盖内设有密封件,所述拭子盖朝向所述拭子容器的一侧连接有拭子,所述拭子用于采集样本,以将样本保存在所述拭子容器内;所述培养液设在所述拭子容器内部。本转运拭子可提高整体密闭性;降低采样人员和检测人员的生物安全风险,且能够保证微生物样本的生理特性基本不变,大大提高了致病菌和目的菌的检出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运拭子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转运拭子。
技术介绍
标本从临床和环境卫生采样现场或其他采样点到检测实验室,这个过程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尤其是临床样本的暂存和运输质量保证。目前临床和卫生调查中微生物培养项目采样用的较多的拭子有普通拭子和Amines转运拭子。拭子材质一般为竹签、木制、或塑料材质,拭子与拭子盖子相连,拭子外面有个中空的塑料或其他材质的有底空管装置用于盛放拭子,保护采过样的拭子不受外界环境污染,该装置与拭子盖子直接接触密封。现有的普通拭子的开口均为填塞式,密闭性较差,保存和运输脓液、脑脊液、胸腹水、关节腔液、粪便、尿液、痰液等液体标本式容易撒漏,部分拭子在填塞接触部位会采取增加凸环的方式增加密闭性,但实用效果有限。部分临床标本如各种尿道/生殖道、鼻腔、咽部、口腔等腔道分泌物、皮肤伤口分泌物拭子由于标本量较少又容易干燥,造成目标菌群死亡,致使假阴性结果。粪便等标本由于含有大量正常菌群,采用普通拭子转运时,正常菌群仍能继续增殖,导致含量较少的致病菌被正常菌群掩盖而无法有效地得到分离菌株,致使假阴性检测结果。Amies转运培养基能够最大程度的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以及其简单的生理代谢活动,一般不含或者含有少量营养物质,能够保证微生物生理特性基本不变。然而,现有常用的Amies转运系统和其他转运系统类似,制造过程用料较多成本高、转运系统组成装置多、操作复杂,且常用的Amies培养基为半固体培养基,插入、转运、拔出过程中来自标本的细菌/细胞(内含病毒或支原体等)会大量脱落在半固体培养基中而无法接种在分离培养基上,从而会大大降低了致病菌的检出率。另外,现有的拭子均为塑料盖下部插入到塑料管开口端,此时,含有污染物的标本可能会在采样后放入塑料管时沾染到塑料管开口内缘,在用塑料盖密封转运系统时,附着于内缘的污染物会污染插入部分,导致人员操作时容易由于手部触碰而污染操作人员;保存和转运过程中,由于液体标本倒流,会渗入到塑料盖下端导致类似上述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运拭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拭子由于密封性不足而导致的样本检出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转运拭子,用于在采集样本后,从采样现场到实验室之间的转运工作,所述转运拭子包括拭子容器、拭子盖和培养液,所述拭子容器具有向外凸出的容器口;所述拭子盖可活动地套在所述容器口上,所述拭子盖的盖内设有密封件,所述拭子盖朝向所述拭子容器的一侧连接有拭子,所述拭子用于采集样本,以将样本保存在所述拭子容器内;所述培养液设在所述拭子容器内部。可选地,所述培养液密封袋装,且装填在所述拭子容器的底部。可选地,包装所述培养液的袋子为塑料薄膜袋。可选地,所述拭子容器为软塑料材质,以便于挤破所述拭子容器中的塑料薄膜袋。可选地,在转运样本时,所述拭子的棉签部位于所述培养液内。可选地,所述拭子盖为橡胶材质。可选地,所述培养液包括无菌生理盐水、SS肉汤、含有尿素和精氨酸的液体、B群链球菌选择性增菌肉汤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密封件为环型或圆盘型。可选地,所述密封件为橡胶材质。可选地,所述容器口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拭子盖的盖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啮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拭子盖套在拭子容器上,并利用密封件提高了拭子的密封性,减少了微生物样本的污染,同时在所述拭子容器中设有培养液,使得拭子上的微生物样本能够长时间的存活,进一步地提高了样本的检出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转运拭子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拭子容器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拭子盖的剖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拭子容器,11-容器口,111-外螺纹,2-拭子盖,21-密封件,22-拭子,23-内螺纹,3-培养液,31-塑料薄膜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中的所采用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现有的拭子均为塑料盖下部插入到塑料管开口端的方式,此时,含有污染物的标本可能会在采样后放入塑料管时沾染到塑料管开口内缘,在用塑料盖密封转运系统时,附着于内缘的污染物会污染插入部分,导致人员操作时容易由于手部触碰而污染操作人员;保存和转运过程中,由于液体标本倒流,会渗入到塑料盖下端导致类似上述的污染,从而减低微生物样本的检出率。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转运拭子,用于在采集样本后,从采样现场到实验室之间的转运工作。请参阅图1至图3,转运拭子22包括拭子容器1、拭子盖2和培养液3,拭子容器1具有向外凸出的容器口11;拭子盖2可活动地套在容器口11上,拭子盖2的盖内设有密封件21,拭子盖2朝向拭子容器1的一侧连接有拭子22,拭子22用于采集样本,以将样本保存在拭子容器1内;培养液3设在拭子容器1内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拭子盖2套在拭子容器1上,并利用密封件21提高了拭子22的密封性,减少了微生物样本的污染,也可防止操作人员的手部触碰到容器口11,比填塞式更加的安全。同时在拭子容器1中设有培养液3,使得拭子22上的微生物样本能够长时间的存活,进一步地提高了样本的检出率。进一步地,为使培养液3不被污染,培养液3密封袋装,且装填在拭子容器1的底部,而且拭子盖2、拭子容器1和培养液3均经过消毒,以保证转运拭子22为无菌环境。更进一步地,包装培养液3的袋子为塑料薄膜袋31,采用塑料薄膜袋31装培养液3可盛放不同功能的液体,如无菌生理盐水,营养液等,且不会被腐蚀,占用体积更小。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拭子容器1为软塑料材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运拭子,用于在采集样本后,从采样现场到实验室之间的转运工作,其特征在于,包括:/n拭子容器(1),具有向外凸出的容器口(11);/n拭子盖(2),可活动地套在所述容器口(11)上,所述拭子盖(2)的盖内设有密封件(21),所述拭子盖(2)朝向所述拭子容器(1)的一侧连接有拭子(22),所述拭子(22)用于采集样本,以将样本保存在所述拭子容器(1)内;以及,/n培养液(3),设在所述拭子容器(1)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拭子,用于在采集样本后,从采样现场到实验室之间的转运工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拭子容器(1),具有向外凸出的容器口(11);
拭子盖(2),可活动地套在所述容器口(11)上,所述拭子盖(2)的盖内设有密封件(21),所述拭子盖(2)朝向所述拭子容器(1)的一侧连接有拭子(22),所述拭子(22)用于采集样本,以将样本保存在所述拭子容器(1)内;以及,
培养液(3),设在所述拭子容器(1)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液(3)密封袋装,且装填在所述拭子容器(1)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拭子,其特征在于,包装所述培养液(3)的袋子为塑料薄膜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拭子容器(1)为软塑料材质,以便于挤破所述拭子容器(1)中的塑料薄膜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帅磊李仙芝张凤霞秦建平刘玉霞史彩琴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