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PE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8726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性PE材料及医用包装复合膜,改性PE膜包括外层PE膜层、中层PE膜层和内层PE膜层;所述外层PE膜层的原料包括:茂金属聚乙烯、乙丙共聚物和有机抗菌剂;所述有机抗菌剂采用羟苯甲酯;所述中层PE膜层的原料包括:低密度聚乙烯和复合抗菌剂;所述复合抗菌剂采用硅胶吸附羟苯甲酯的复合抗菌剂;所述内层PE膜层的原料包括:低密度聚乙烯、无机抗菌剂和润滑剂;所述无菌抗菌剂采用硅胶负载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PE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包装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改性PE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医药领域常用的液体药品包装均是硬包装,包括玻璃瓶和复合硬片制成的塑料容器,玻璃瓶存在重量大而且易碎的缺点,而塑料容器一般需要底托作为塑料容器的支撑,在使用时,需要拧开塑料容器的顶部,再进行挤压将液体挤出进行口服,用材多,且使用不方便。
[0003]为了提高液体包装使用的便利性,少数企业提出了液体包装用的条形复合膜袋,但是由于软包装盛装液体药品,对其阻隔性能要求高,因此,一般采用的是多层复合膜,一方面增加热封性,一方面要增加阻隔性,目前常用的是至少三层结构,即外层、阻隔层和热封层,代表性的复合膜有PET

AL

CPP和PET

AL

PE。
[0004]对于以PE为热封层的复合膜材料,PE层既作为热封层,又作为内层直接与药液接触。实际使用过程中,复合袋的大部分破损都产生在热封处,影响正常包装使用、同时影响药液质量;目前PE膜功能较为单一,PE膜阻隔性能和抗菌性能较差,使其经常局限用作一些复合软包装材料的内层薄膜材料使用,这严重限制了PE膜的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复合膜的阻隔性、抗菌性,同时保障热封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改性PE材料及医用包装复合膜。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改性PE膜,包括外层PE膜层、中层PE膜层和内层PE膜层;所述外层PE膜层的原料包括:茂金属聚乙烯、乙丙共聚物和有机抗菌剂;所述有机抗菌剂采用羟苯甲酯;所述中层PE膜层的原料包括:低密度聚乙烯和复合抗菌剂;所述复合抗菌剂采用硅胶吸附羟苯甲酯的复合抗菌剂;所述内层PE膜层的原料包括:低密度聚乙烯、无机抗菌剂和润滑剂;所述无菌抗菌剂采用硅胶负载锌

银抗菌剂。
[0008]进一步优选,所述外层PE膜层的原料中,按重量份配比,茂金属聚乙烯100份,乙丙共聚物10份

20份,有机抗菌剂2

5份。
[0009]进一步优选,所述中层PE膜层的原料中,按重量份配比,低密度聚乙烯100份,复合抗菌剂3

8份。
[0010]进一步优选,所述内层PE膜层的原料中,按重量份配比,低密度聚乙烯100份,无机抗菌剂5

10份,润滑剂0.5

5份。
[0011]进一步优选,所述乙丙共聚物中乙烯含量为34

38%。
[0012]进一步优选,所述润滑剂采用聚乙烯蜡。
[0013]进一步优选,内层PE膜层、中层PE膜层和外层PE膜层的厚度比依次为:1:0.5

0.8:0.2

0.4。
[0014]一种改性PE膜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一种改性PE膜,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茂金属聚乙烯、乙丙共聚物和有机抗菌剂混合、熔融造粒获得外层PE膜层物料;将低密度聚乙烯和复合抗菌剂混合、熔融造粒获得中层PE膜层物料;将低密度聚乙烯、无机抗菌剂和润滑剂混合、熔融造粒获得内层PE膜层物料;步骤2:将外层PE膜层物料、中层PE膜层物料和内层PE膜层物料三层共挤获得改性抗菌PE膜。
[0015]一种抗菌药品包装复合膜,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耐候层PET、阻隔层Al和热封层PE;所述PE采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性PE膜、或采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性PE膜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改性PE膜。
[0016]一种抗菌药品包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一种抗菌药品包装复合膜,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1:将PET与铝箔通过粘接剂复合得到PET

AL复合膜;
[0018]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PET

AL复合膜通过粘接剂与改性PE膜复合;
[0019]步骤3:固化。
[0020]进一步优选,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硅胶浸泡于羟苯甲酯的乙醇溶液中,后经烘干获得复合抗菌剂。
[0021]进一步优选,硅胶负载锌

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硅胶浸泡于锌盐和银盐的水溶液中进行吸附,后经洗涤、干燥获得硅胶负载锌

银抗菌剂。
[002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3]现有技术中,对于以PE为热封层的复合膜材料,PE层既作为热封层,又作为内层直接与药液接触。实际使用过程中,复合袋的大部分破损都产生在热封处,影响正常包装使用、同时影响药液质量;目前PE膜功能较为单一,PE膜阻隔性能和抗菌性能较差,使其经常局限用作一些复合软包装材料的内层薄膜材料使用,这严重限制了PE膜的实际应用。
[0024]本专利技术采用多层PE改性膜复合获得最终的抗菌改性PE膜,具体地,通过采用无机抗菌剂改性PE膜与有机抗菌剂改性PE膜结合的方式、并采用复合抗菌剂作为过渡层,以提高整体抗菌效果、并保障热封及热封层与阻隔层的结合强度。对于聚乙烯种类的选择,也是基于与各抗菌剂结合的效果考虑进行优化设计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性PE膜,包括外层PE膜层、中层PE膜层和内层PE膜层;各层组成如下所示:
[0028]所述外层PE膜层的原料为:茂金属聚乙烯、乙丙共聚物和有机抗菌剂;所述有机抗菌剂采用羟苯甲酯;按重量份配比,茂金属聚乙烯100份,乙丙共聚物15份,有机抗菌剂3份。其中,乙丙共聚物中乙烯含量为36%。
[0029]所述中层PE膜层的原料为:低密度聚乙烯和复合抗菌剂;所述复合抗菌剂采用硅胶吸附羟苯甲酯的复合抗菌剂;按重量份配比,低密度聚乙烯100份,复合抗菌剂5份。
[0030]所述内层PE膜层的原料为:低密度聚乙烯、无机抗菌剂和润滑剂;所述无菌抗菌剂采用硅胶负载锌

银抗菌剂;按重量份配比,低密度聚乙烯100份,无机抗菌剂9份,润滑剂4份;润滑剂采用聚乙烯蜡。
[0031]内层PE膜层、中层PE膜层和外层PE膜层的厚度比依次为:1:0.6:0.3。
[0032]其中,复合抗菌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获得:将硅胶浸泡于羟苯甲酯的乙醇溶液中进行充分吸附,后经烘干获得复合抗菌剂,过程中可采用多次吸附和/或超声震荡等手段促进分散和吸附;最终硅胶与羟苯甲酯的质量比为1:3。
[0033]硅胶负载锌

银抗菌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获得:采用硅胶浸泡于锌盐和银盐的水溶液中进行充分吸附,后经洗涤、干燥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PE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PE膜层、中层PE膜层和内层PE膜层;所述外层PE膜层的原料包括:茂金属聚乙烯、乙丙共聚物和有机抗菌剂;所述有机抗菌剂采用羟苯甲酯;所述中层PE膜层的原料包括:低密度聚乙烯和复合抗菌剂;所述复合抗菌剂采用硅胶吸附羟苯甲酯的复合抗菌剂;所述内层PE膜层的原料包括:低密度聚乙烯、无机抗菌剂和润滑剂;所述无菌抗菌剂采用硅胶负载锌

银抗菌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PE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PE膜层的原料中,按重量份配比,茂金属聚乙烯100份,乙丙共聚物10份

20份,有机抗菌剂2

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PE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PE膜层的原料中,按重量份配比,低密度聚乙烯100份,复合抗菌剂3

8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PE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PE膜层的原料中,按重量份配比,低密度聚乙烯100份,无机抗菌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李中明李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汇利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