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中调度跨线运行圈次时间的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856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公交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中调度跨线运行圈次时间的预测方法,获取公交车的实时的上行路线和下行路线全程行驶的时间,通过IC卡记录获取运行区域内的各条线路上的各个公交车上的实时人数、人数的最大值、各个时段的上车人数、下车人数、通过随车GPS获取车上人数最大值的的站点、上行路线的发车间隔、下行路线的发车间隔、上下行循环运行的车辆数。通过IC卡获取的公交车运行的各个线路的数据实时的传输到后台服务器,服务器对获取的数据进行运算各个站点占整条线路运行总人数的百分比、候车时间、等待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于各个公交运行区域同时进行的,能对区域内的集中调度的各路公交车进行实时的预测,数据实时可靠,预测精确。预测精确。预测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中调度跨线运行圈次时间的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交车
,尤其涉及一种集中调度跨线运行圈次时间的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城市人口及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和阻塞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何科学地管理城市公交系统,提高公交系统的运营效率,已成为有待解决的城市交通问题。公交调度模式的合理的改善是解决公交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0003]国内外对于如何优化公交调度都有一定研究。主要有公共交通线路组合调度模型、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的设计方案、遗传算法和混合遗传算法来进行车辆调度优化的方法以及GPS定位技术应用到公交调度管理中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中调度跨线运行圈次时间的预测方法,本专利技术具体按以下步骤执行:
[0005]进一步,获取公交车的实时的上行路线和下行路线全程行驶的时间,通过IC卡记录获取运行区域内的各条线路上的各个公交车上的实时人数、人数的最大值、各个时段的上车人数、下车人数、通过随车GPS获取车上人数最大值的的站点、上行路线的发车间隔、下行路线的发车间隔、上下行循环运行的车辆数。
[0006]进一步,通过IC卡获取的公交车运行的各个线路的数据实时的传输到后台服务器,服务器对获取的数据进行运算各个站点占整条线路运行总人数的百分比、候车时间、等待时间、各个时段上车所等待的时间和下车所用的时间。
[0007]进一步,对步骤S2所获得的数据通过式(1)进行预测运算获得公交车上的实时的人数;公交车载客率设为50%≤y≤120%;
[0008][0009]其中:Ji:第i时段内车辆运行过程中车上人数达到最大值时的站点;
[0010]Pj:各个时段在第j站上车人数占此时段内此条运行线路上车总人数的比例为pj;
[0011]pj

:各时段在第j站下车的人数占此时段内此条运行线路下车总人数的比例为pj


[0012]ΔTi:上行方向第i时段内发车的时间间隔(i=1,2,
……
18);
[0013]Vi=Si/60;Ui=Si

/60;
[0014]Si:在第i时段各站上车人数总和;
[0015]Si

:在第i时段各站下车人数总和。
[0016]进一步,根据预测的公交车上的人数计算整条线路各个站点等待时间总和W,如式(2)所示:
[0017][0018]其中:y为预测的公交车的实时载客率,K=Si/60;结合上述的预测的等待时间与S1中获得的各个站点间的行驶数据进行整合得到公交车圈次运行的预测时间。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集中调度跨线运行圈次时间的预测方法,本专利技术根据行车的GPS和行车记录数据进行对乘客在站点间等待的时间进行预测,通过预测公交车在站点之间的运行时间和载客率的情况进行计算,能在结合实际数据的基础上充分的计算得到公交车运行的圈次时间,对整条公交线路进行圈次预测具有更加准确的预测,同时本方法是针对于各个公交运行区域同时进行的,能对区域内的集中调度的各路公交车进行实时的预测,本专利技术取数据方法实时可靠,数据预测精确。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只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2]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具体按以下步骤执行:
[0023]获取公交车的实时的上行路线和下行路线全程行驶的时间,通过IC卡记录获取运行区域内的各条线路上的各个公交车上的实时人数、人数的最大值、各个时段的上车人数、下车人数、通过随车GPS获取车上人数最大值的的站点、上行路线的发车间隔、下行路线的发车间隔、上下行循环运行的车辆数。通过IC卡获取的公交车运行的各个线路的数据实时的传输到后台服务器,服务器对获取的数据进行运算各个站点占整条线路运行总人数的百分比、候车时间、等待时间、各个时段上车所等待的时间和下车所用的时间。
[0024]本实施例中,对步骤S2所获得的数据通过式(1)进行预测运算获得公交车上的实时的人数;公交车载客率设为50%≤y≤120%;
[0025][0026]其中:Ji:第i时段内车辆运行过程中车上人数达到最大值时的站点;
[0027]Pj:各个时段在第j站上车人数占此时段内此条运行线路上车总人数的比例为pj;
[0028]pj

:各时段在第j站下车的人数占此时段内此条运行线路下车总人数的比例为pj


[0029]ΔTi:上行方向第i时段内发车的时间间隔(i=1,2,
……
18);
[0030]Vi=Si/60;Ui=Si

/60;
[0031]Si:在第i时段各站上车人数总和;
[0032]Si

:在第i时段各站下车人数总和。
[0033]根据预测的公交车上的人数计算整条线路各个站点等待时间总和W,如式(2)所
示:
[0034][0035]其中:y为预测的公交车的实时载客率,K=Si/60;结合上述的预测的等待时间与S1中获得的各个站点间的行驶数据进行整合得到公交车圈次运行的预测时间。
[003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专利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中调度跨线运行圈次时间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以下步骤执行:获取公交车的实时的上行路线和下行路线全程行驶的时间,通过IC卡记录获取运行区域内的各条线路上的各个公交车上的实时人数、人数的最大值、各个时段的上车人数、下车人数、通过随车GPS获取车上人数最大值的的站点、上行路线的发车间隔、下行路线的发车间隔、上下行循环运行的车辆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调度跨线运行圈次时间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IC卡获取的公交车运行的各个线路的数据实时的传输到后台服务器,服务器对获取的数据进行运算各个站点占整条线路运行总人数的百分比、候车时间、等待时间、各个时段上车所等待的时间和下车所用的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调度跨线运行圈次时间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步骤S2所获得的数据通过式(1)进行预测运算获得公交车上的实时的人数;公交车载客率设为50%≤y≤120%;其中:Ji:第i时段内车辆运行过程中车上人数达到最大值时的站点;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开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