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云征专利>正文

一种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849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肥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所述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包括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其中有机成分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黄腐酸1%~10%,植物残体发酵物料20%~40%,改性蛋白石粉3%~50%,氮肥10%~30%,表面活性剂0.1%~0.5%,微生物菌种10%~40%,食用菌糠1%~10%和番茄植株残体1%~10%,其中所述微生物菌种由哈茨木霉菌、淡紫拟青霉和嗜热性侧孢霉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酵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简单,制备出的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提高了无机肥料的利用率,改变了传统化肥的施用方法,解决了植物残体直接还田导致下一茬农作物生长前期容易缺氮的问题,还彻底消除了根系内部的土传病害。土传病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植物残体包括植物收获籽实或果实后被遗弃的秸秆、叶子、糠麸、藤蔓,这些植物残体大多数被遗弃或者被焚烧。实际上,这些植物残体来源于土壤,含有大量的中微量元素,如果不能及时将植物残体无害化处理后还田,不仅会导致土壤肥力退化,还会导致大量资源浪费。
[0003]传统的植物秸秆发酵剂,仅仅是指用于发酵的微生物菌剂,没有考虑到将有机与无机肥料相结合,解决无机肥料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没有根据植物残体碳氮比较高的特点解决植物残体发酵应该碳氮比平衡的问题,也没有解决植物残体直接还田容易导致下一茬农作物生长前期缺氮的问题。并且大部分土传病害实际上是病原体随根系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下一茬农作物根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如不妥善处理此种病害,即使地上部分的植物残体无害化处理还田了,或者对土壤进行消毒灭菌,也不会彻底消除根系内部的病菌,而传统的秸秆发酵剂也并没有考虑到消除根系内部的土传病害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开发一种可以提高无机肥料利用率和土壤含氮量,并且还可以彻底消除根系内部的土传病害的植物残体发酵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并提供其制备和使用方法,该发酵剂提高了无机肥料的利用率和土壤的含氮量,解决了植物残体直接还田导致下一茬农作物生长前期容易缺氮的问题,还彻底消除了根系内部的土传病害,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6]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包括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其中有机成分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黄腐酸1%~10%,植物残体发酵腐熟物料20%~40%,改性蛋白石粉3%~50%,氮肥10%~30%,表面活性剂0.1%~0.5%,微生物菌种10%~40%,食用菌糠1%~10%和番茄植株残体1%~10%;其中所述微生物菌种由哈茨木霉菌、淡紫拟青霉和嗜热性侧孢霉组成。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通过有机成分与无机成分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无机肥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不同肥料之间的不良反应。本专利技术的发酵剂中微生物菌种将无机氮转化成容易被农作物吸收的菌体蛋白,使氮肥的利用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有效地防止了碳氮比过高导致的苗弱和碳氮比过低导致的氨中毒。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发酵剂中微生物菌种由哈茨木霉菌、淡紫拟青霉和嗜热性侧孢霉组成,能联合杀灭根系中的病原菌,对彻底防治根系内部的土传病害具有重要意义。本专利技术将改性蛋
白石粉作为菌种载体可以起到较强的增效作用,并且通过改性的蛋白石粉使部分缓效态的钙镁成分成为速效态的钙镁肥料,更有利于植物吸收利用。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通过植物残体发酵腐熟物料和黄腐酸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植物残体在发酵前期氮肥的挥发损失。植物残体发酵前期,微生物先分泌酶,分解植物残体纤维素生成小分子糖,而有机酸分泌不足。而黄腐酸结构上具有弱酸性活性官能团和不饱和键,与水溶性无机成分可以在植物残体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有机官能团,这些官能团本身具有的螯合、络合、交换和吸附性能,在发酵过程中与水溶性无机成分进行有机无机结合,防止植物残体在发酵前期有机酸分泌不足的条件下,氮肥的挥发损失。并且植物残体发酵过程微生物菌群首先分解水溶性有机质,导致腐熟的植物残体水溶性有机质含量降低。而黄腐酸是水溶性有机质,是速效性的有机肥料,加入黄腐酸可以有效改善植物残体发酵腐熟物的速效性。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来增加发酵剂和植物残体之间的“亲和力”,破解植物残体表面的蜡质层对微生物的“排斥”作用,使得外援菌种可以牢固地附着在植物残体蜡质层表面上。由于表面活性剂是有机物,生化发酵过程中后期会被降解,所以不会产生副作用,反而会促进植物残体的发酵。
[0011]食用菌糠是采摘食用菌后的废弃物,但是其中含有成熟的大型真菌及其孢子,因此食用菌糠中既含有微生物菌种,又含有大型真菌。大型真菌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作用比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更强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通过结合使用微生物菌种和食用菌糠,克服了传统发酵剂方法单一依赖微生物的弊端。并且食用菌糠的传统处理方法是废弃或者直接作为肥料被降解,本专利技术将食用菌糠作为菌种利用,提高了食用菌糠的再利用价值。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微生物菌种中包括哈茨木霉菌,哈茨木霉菌可以有效阻断病原菌繁殖生长所需能量传递,增加渗透性使真菌孢子干枯,通过损毁细胞膜来破坏孢子萌发管的生长。哈茨木霉菌通常用来预防由腐霉菌、立枯丝核菌、镰刀菌、黑根霉、柱孢霉、核盘菌、齐整小核菌等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微生物菌种中包括淡紫拟青霉,淡紫拟青霉是南方根结线虫与白色胞囊线虫卵的有效寄生菌,能够寄生于卵,也能侵染幼虫和雌虫,可明显减轻多种作物根结线虫、胞囊线虫、茎线虫等植物线虫病的危害。淡紫拟青霉与线虫卵囊接触后,在粘性基质中,生防菌菌丝包围整个卵,菌丝末端变粗,由于外源性代谢物和真菌几丁质酶的活动使卵壳表层破裂,随后真菌侵入并取而代之,同时淡紫拟青霉还能分泌毒素对线虫起到毒杀作用。并且淡紫拟青霉的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发酵过程中,该菌能产生丰富的衍生物,其一是类似吲哚乙酸的产物,它在低浓度时能促进植物根系与植株的生长,因此淡紫拟青霉不仅能明显抑制线虫侵染,而且能促进植株营养器官的生长,同时对种子的萌发与生长也有促进作用。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微生物菌种中包括嗜热性侧孢霉,嗜热性侧孢霉为丛梗孢目、丛梗孢科、嗜热侧孢霉属嗜热丝状真菌,具有分解纤维素的特性。在高温条件下,其分解纤维素类物质的能力是木霉等常温产纤维素酶菌株的5倍。同时,嗜热性侧孢霉的发酵物能有效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使作物获得高额产量和优良品质。
[0015]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残体是指植物收获籽实或果实后被遗弃的且未经加工的秸秆、叶
子、糠麸、藤蔓等。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发酵剂根据剂型中含水量的多少,分为固体粉末剂型和液体剂型,固体粉末剂型可以用于传统地上部分的植物残体的处理,液体剂型拓展到了对植物根部残体的处理方法。
[0017]优选地,所述哈茨木霉菌、淡紫拟青霉和嗜热性侧孢霉的质量比为1~5:1~5:5。
[0018]通过控制哈茨木霉菌、淡紫拟青霉和嗜热性侧孢霉的质量比,使得微生物菌种在联合杀灭根系中的病原菌,防治植物根结线虫,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等方面均具有更优的效果。
[0019]优选地,所述改性蛋白石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浓度为5~7摩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其中有机成分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黄腐酸1%~10%,植物残体发酵腐熟物料20%~40%,改性蛋白石粉3%~50%,氮肥10%~30%,表面活性剂0.1%~0.5%,微生物菌种10%~40%,食用菌糠1%~10%和番茄植株残体1%~10%;其中所述微生物菌种由哈茨木霉菌、淡紫拟青霉和嗜热性侧孢霉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哈茨木霉菌、淡紫拟青霉和嗜热性侧孢霉的质量比为1~5:1~5: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蛋白石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浓度为5~7摩尔/升的稀硝酸溶液加入到蛋白石中反应1~2小时,干化粉碎后即得到改性蛋白石粉。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硝酸溶液的质量为所述蛋白石总质量的0.05%~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残体发酵腐熟物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取植物残体破碎至长度小于一寸,加水混合均匀后加入双氧水,直至没有气泡产生为止,得到植物源有机混合物料;步骤b:向所述植物源有机混合物料中加入菌种、甘蔗糖蜜或甜菜糖蜜、氮源,混合均匀,常温下搁置发酵,发酵周期25~30天,期间每隔2~3天进行翻堆搅拌一次,腐熟后即得到植物残体发酵腐熟物料;其中所述菌种包括EM菌种和酵素菌。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结合的植物残体发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成分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氮肥30%~65%,磷肥10%~40%,钾肥20%~50%,钙肥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云征常如彬郑小兵王海新张雷卢永霞赵梦臣
申请(专利权)人:郭云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