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刮壁式大米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36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6
一种刮壁式大米包装袋。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大米包装袋因运输或其他原因在开袋后会出现较多数量的大米附着在包装袋的内壁上,造成使用浪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两个扫壁组件分别设置在袋本体的两侧内壁上,每个扫壁组件包括移动条和两个柔性滑条,两个柔性滑条沿袋本体的高度方向并列设置在袋本体的内壁上,移动条的长度方向与袋本体的宽度方向同向,移动条的一侧为与袋本体内壁相配合的清扫侧,移动条的清扫侧上加工有两个连接豁口,连接豁口与柔性滑条一一对应设置,移动条通过两个连接豁口与两个柔性滑条相连接,移动条沿柔性滑条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移动条的另一侧加工有握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盛装大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刮壁式大米包装袋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刮壁式大米包装袋。
技术介绍
:大米包装袋是用于盛装大米的外包装结构件,目前使用的大米包装袋有编织袋、塑料复合膜包装袋、真空包装袋或其他材料的袋体,大米真空包装袋可以对大米起到很好的长期保护作用,即使在一些潮湿环境下,也能让大米保持干燥,不发霉,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大米的原汁原味,让消费者放心使用,大米编织袋颜色一般为白色或灰白色,没有毒无味,对人身体伤害一般较小,各类大米包装袋基本都具有防氧化,防水,防潮,机械性能强,抗爆破性能高。而且抗穿刺撕裂性能强,无味符合国家标准。由于大米从出厂通过运输至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会经历较长时间,在使用过程中,因大米因封装方式以及长期处于静态挤压状态而易产生静电,吸附在袋内壁上,吸附在米袋上的大米粒数量还较多,如果未能及时处理,会出现在取出或倾倒大米过程中带出或不受控的掉落米袋外,同时还会因取米过程中再次出现米粒吸附在米袋内壁上的现象,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刮壁式大米包装袋。一种刮壁式大米包装袋,包括袋本体和两个扫壁组件,两个扫壁组件分别设置在袋本体的两侧内壁上,每个扫壁组件包括移动条和两个柔性滑条,两个柔性滑条沿袋本体的高度方向并列设置在袋本体的内壁上,移动条的长度方向与袋本体的宽度方向同向,移动条的一侧为与袋本体内壁相配合的清扫侧,移动条的清扫侧上加工有两个连接豁口,连接豁口与柔性滑条一一对应设置,移动条通过两个连接豁口与两个柔性滑条相连接,移动条沿柔性滑条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移动条的另一侧加工有握持口。作为优选方案:连接豁口的形状与柔性滑条的横向截面形状相配合,柔性滑条朝向袋本体的一侧面与袋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方案:连接豁口为T形豁口,连接豁口的小口端为开口端,连接豁口的开口端朝向其对应的柔性滑条设置。作为优选方案:移动条的握持口为宽度渐变口,握持口的开口端为小口端,握持口小口端处的两侧壁均为握持部。作为优选方案:两个扫壁组件之间配合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为转动端,转动杆的另一端为连接端,当转动杆处于未使用状态时,转动杆的长度方向与移动条的长度方向同向,转动杆贴靠在两个扫壁组件中一个所述扫壁组件的移动条上,转动杆的转动端铰接在该移动条的握持口处,转动杆的连接端与该移动条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当转动杆处于使用状态时,转动杆水平设置在与两个移动条之间,转动杆的转动端铰接在两个扫壁组件中一个所述扫壁组件的握持口处,转动杆的连接端与两个扫壁组件中另一个所述扫壁组件的握持口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转动杆的转动端处设置有凸块,握持口的内壁上加工有配合凸块的第一插孔,凸块和第一插孔之间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转动杆的连接端为倒置的T形部,转动杆连接端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插杆,每个插杆与T形部水平端之间形成有夹持间隙,两个扫壁组件中一个所述扫壁组件的移动条外壁上加工有配合插杆的第二插孔,两个扫壁组件中另一个所述扫壁组件的握持口内加工有与夹持间隙相配合的凸起。作为优选方案:两个柔性滑条之间的水平距离为D,袋本体宽度为W,1/2W≤D<W。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本技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袋本体和两个扫壁组件相互配合能够直接解决因静电吸附在袋内壁的米粒,使这部分米粒能够有效及时回落到袋中,避免浪费。二、两个扫壁组件的结构为袋内设置组件,扫壁组件结构简单,移动条的初始设置位置为袋内无米处的空闲空间,不占用过多空间位置,便于袋本体实现其自身的基本使用性能,还能够确保运输过程中避免内部结构凸起使袋外受压时造成破坏的现象发生。三、本技术无论是处于倾倒状态,还是借助量杯取米的使用状态,均能够通过通过移动条和两个柔性滑条相互配合实现对袋壁上米粒进行集中且全面的清扫,还能够将移动条反复在两个柔性滑条上作出升降运动实现反复清扫。四、本技术操作简单,清扫效果稳定可靠,还有利于包装袋使用后的快速收纳。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移动条和两个柔性滑条布置在袋本体内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移动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个所述扫壁组件中移动条和两个柔性滑条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另一个所述扫壁组件中移动条和两个柔性滑条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转动杆和两个扫壁组件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第一插孔设置在握持口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仅显示部分移动条;图10为另一个所述扫壁组件中握持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仅显示部分移动条。图中,1-袋本体;2-扫壁组件;3-移动条;4-柔性滑条;5-连接豁口;6-握持口;7-转动杆;8-凸块;9-第一插孔;10-插杆;11-夹持间隙;12-凸起;13-第二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包括包括袋本体1和两个扫壁组件2,两个扫壁组件2分别设置在袋本体1的两侧内壁上,每个扫壁组件2包括移动条3和两个柔性滑条4,两个柔性滑条4沿袋本体1的高度方向并列设置在袋本体1的内壁上,移动条3的长度方向与袋本体1的宽度方向同向,移动条3的一侧为与袋本体1内壁相配合的清扫侧,用于刮扫袋本体1上的米粒,移动条3的清扫侧上加工有两个连接豁口5,连接豁口5与柔性滑条4一一对应设置,移动条3通过两个连接豁口5与两个柔性滑条4相连接,移动条3沿柔性滑条4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移动条3的另一侧加工有握持口6。本实施方式中柔性滑条4为食品级的塑料、硅橡胶材料或其他材料制成的条体,为移动条3提供移动轨道,起到导向移动条3的移动位置的作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中移动条3为食品级的硬质塑料制成的条体。本实施方式中握持口6为T形口,其用于为人手指捏住提供位置,内置式的结构形式有助于减少对袋本体1内部的占用空间,便于开袋时操作。本实施方式中移动条3的初始设置位置处于袋本体1内部的顶部,且位于米面的上方,有利于实现使用大米时及时清扫,避免大米埋没移动条3而影响使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条3的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刮壁式大米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本体(1)和两个扫壁组件(2),两个扫壁组件(2)分别设置在袋本体(1)的两侧内壁上,每个扫壁组件(2)包括移动条(3)和两个柔性滑条(4),两个柔性滑条(4)沿袋本体(1)的高度方向并列设置在袋本体(1)的内壁上,移动条(3)的长度方向与袋本体(1)的宽度方向同向,移动条(3)的一侧为与袋本体(1)内壁相配合的清扫侧,移动条(3)的清扫侧上加工有两个连接豁口(5),连接豁口(5)与柔性滑条(4)一一对应设置,移动条(3)通过两个连接豁口(5)与两个柔性滑条(4)相连接,移动条(3)沿柔性滑条(4)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移动条(3)的另一侧加工有握持口(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刮壁式大米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本体(1)和两个扫壁组件(2),两个扫壁组件(2)分别设置在袋本体(1)的两侧内壁上,每个扫壁组件(2)包括移动条(3)和两个柔性滑条(4),两个柔性滑条(4)沿袋本体(1)的高度方向并列设置在袋本体(1)的内壁上,移动条(3)的长度方向与袋本体(1)的宽度方向同向,移动条(3)的一侧为与袋本体(1)内壁相配合的清扫侧,移动条(3)的清扫侧上加工有两个连接豁口(5),连接豁口(5)与柔性滑条(4)一一对应设置,移动条(3)通过两个连接豁口(5)与两个柔性滑条(4)相连接,移动条(3)沿柔性滑条(4)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移动条(3)的另一侧加工有握持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壁式大米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连接豁口(5)的形状与柔性滑条(4)的横向截面形状相配合,柔性滑条(4)朝向袋本体(1)的一侧面与袋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刮壁式大米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连接豁口(5)为T形豁口,连接豁口(5)的小口端为开口端,连接豁口(5)的开口端朝向其对应的柔性滑条(4)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壁式大米包装袋,其特征在于:移动条(3)的握持口(6)为宽度渐变口,握持口(6)的开口端为小口端,握持口(6)小口端处的两侧壁均为握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壁式大米包装袋,其特征在于:两个扫壁组件(2)之间配合设置有转动杆(7),转动杆(7)的一端为转动端,转动杆(7)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万达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