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818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包括机壳、压缩泵、换热箱和膨胀阀,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和压缩泵之间通过导管进行连接,所述空腔另一端通过导管与膨胀阀进行连接,所述换热箱一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换热箱一端,所述换热箱一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换热箱内部设置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一端通过导管与压缩泵进行连接,所述毛细管另一端通过导管与膨胀阀进行连接,所述导管两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冷凝液进行散热,吸热后的冷凝液经过压缩之后在通过海水进行冷却,在导入膨胀阀进行解压之后在对动力装置进行冷却,能够有效的降低动力装置工作环境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船舶设备
,具体为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船舶在航行中,其动力装置将会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动力装置长时间处于高温下工作将会增加动力装置的磨损,影响动力装置的使用寿命。为此,提出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通过冷凝液进行散热,吸热后的冷凝液经过压缩之后在通过海水进行冷却,在导入膨胀阀进行解压之后在对动力装置进行冷却,能够有效的降低动力装置工作环境的温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包括机壳、压缩泵、换热箱和膨胀阀,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和压缩泵之间通过导管进行连接,所述空腔另一端通过导管与膨胀阀进行连接,所述换热箱一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换热箱一端,所述换热箱一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导管与换热箱进行连接,所述换热箱内部设置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通过固定件安装在换热箱内部,所述毛细管一端通过导管与压缩泵进行连接,所述毛细管另一端通过导管与膨胀阀进行连接,所述导管两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安装。机壳用于安装动力装置,空腔用于储存冷凝液,压缩泵用于对冷凝液进行压缩,导管用于传输冷凝液,换热箱用于对冷凝液记进行降温,膨胀阀用于将压缩的冷凝液进行解压,出水管用于将换热箱内部的海水进行导出,水泵用于将外界温度较低的海水导入换热箱内部,毛细管用于增加与海水的接触面积。优选的,所述毛细管外侧设置有换热板,所述换热板焊接在毛细管外侧位置。换热板的设置用于增加热源与海水的接触面积,提高海水对毛细管内部冷凝液的降温效率。优选的,所述换热箱内部设置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设置为镀铬层。耐腐蚀层所使用的镀铬层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够减少换热箱在使用时受到的腐蚀,延长换热箱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焊接在空腔内部。侧板的设置用于增加与冷凝液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凝液对机壳内部的降温效率。优选的,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填料盒,所述填料盒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壳内部位置。填料盒内部填充的干燥剂可以对即机壳内部进行干燥,避免机壳内部的湿度较大,影响动力装置的正常使用。优选的,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热敏电阻器,所述热敏电阻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壳内部,所述热敏电阻器通过导线与水泵和压缩泵串联连接。热敏电阻器使用的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低,当机壳内部温度较高时,导入水泵和压缩泵内部的电压将会升高,提高水泵和压缩泵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对机壳内部的散热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使用的过程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冷凝液进行散热,吸热后的冷凝液经过压缩之后在通过海水进行冷却,在导入膨胀阀进行解压之后在对动力装置进行冷却,能够有效的降低动力装置工作环境的温度;2、本技术,换热板的设置用于增加热源与海水的接触面积,提高海水对毛细管内部冷凝液的降温效率;3、本技术,热敏电阻器使用的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低,当机壳内部温度较高时,导入水泵和压缩泵内部的电压将会升高,提高水泵和压缩泵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对机壳内部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换热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毛细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2、空腔;3、热敏电阻器;4、压缩泵;5、导管;6、换热箱;7、膨胀阀;8、侧板;9、耐腐蚀层;10、出水管;11、水泵;12、毛细管;13、换热板;14、填料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如图1-3所示,包括机壳1、压缩泵4、换热箱6和膨胀阀7,机壳1内部设置有空腔2,空腔2和压缩泵4之间通过导管5进行连接,空腔2另一端通过导管5与膨胀阀7进行连接,换热箱6一端设置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换热箱6一端,换热箱6一端设置有水泵11,水泵11通过导管5与换热箱6进行连接,换热箱6内部设置有毛细管12,毛细管12通过固定件安装在换热箱6内部,毛细管12一端通过导管5与压缩泵4进行连接,毛细管12另一端通过导管5与膨胀阀7进行连接,导管5两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安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机壳1用于安装动力装置,空腔2用于储存冷凝液,压缩泵4用于对冷凝液进行压缩,导管5用于传输冷凝液,换热箱6用于对冷凝液记进行降温,膨胀阀7用于将压缩的冷凝液进行解压,出水管10用于将换热箱6内部的海水进行导出,水泵11用于将外界温度较低的海水导入换热箱6内部,毛细管12用于增加与海水的接触面积。具体的,如图3所示,毛细管12外侧设置有换热板13,换热板13焊接在毛细管12外侧位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换热板13的设置用于增加热源与海水的接触面积,提高海水对毛细管12内部冷凝液的降温效率。具体的,如图2所示,换热箱6内部设置有耐腐蚀层9,耐腐蚀层9设置为镀铬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耐腐蚀层9所使用的镀铬层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够减少换热箱6在使用时受到的腐蚀,延长换热箱6的使用寿命。具体的,如图1所示,空腔2内部设置有侧板8,侧板8焊接在空腔2内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侧板8的设置用于增加与冷凝液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凝液对机壳1内部的降温效率。具体的,如图1所示,机壳1内部设置有填料盒14,填料盒1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壳1内部位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填料盒14内部填充的干燥剂可以对即机壳1内部进行干燥,避免机壳1内部的湿度较大,影响动力装置的正常使用。具体的,如图1所示,机壳1内部设置有热敏电阻器3,热敏电阻器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壳1内部,热敏电阻器3通过导线与水泵11和压缩泵4串联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热敏电阻器3使用的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低,当机壳1内部温度较高时,导入水泵11和压缩泵4内部的电压将会升高,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压缩泵(4)、换热箱(6)和膨胀阀(7),所述机壳(1)内部设置有空腔(2),所述空腔(2)和压缩泵(4)之间通过导管(5)进行连接,所述空腔(2)另一端通过导管(5)与膨胀阀(7)进行连接,所述换热箱(6)一端设置有出水管(10),所述出水管(1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换热箱(6)一端,所述换热箱(6)一端设置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通过导管(5)与换热箱(6)进行连接,所述换热箱(6)内部设置有毛细管(12),所述毛细管(12)通过固定件安装在换热箱(6)内部,所述毛细管(12)一端通过导管(5)与压缩泵(4)进行连接,所述毛细管(12)另一端通过导管(5)与膨胀阀(7)进行连接,所述导管(5)两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压缩泵(4)、换热箱(6)和膨胀阀(7),所述机壳(1)内部设置有空腔(2),所述空腔(2)和压缩泵(4)之间通过导管(5)进行连接,所述空腔(2)另一端通过导管(5)与膨胀阀(7)进行连接,所述换热箱(6)一端设置有出水管(10),所述出水管(1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换热箱(6)一端,所述换热箱(6)一端设置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通过导管(5)与换热箱(6)进行连接,所述换热箱(6)内部设置有毛细管(12),所述毛细管(12)通过固定件安装在换热箱(6)内部,所述毛细管(12)一端通过导管(5)与压缩泵(4)进行连接,所述毛细管(12)另一端通过导管(5)与膨胀阀(7)进行连接,所述导管(5)两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用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12)外侧设置有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睿
申请(专利权)人:宏鑫船舶工程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