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船水面垃圾打捞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180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船水面垃圾打捞设备,包括无人船本体,无人船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船舱,无人船本体的前端倾斜安装有延伸到船舱上方的水面垃圾收集机构,船舱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水面垃圾收集机构下方的密封板,无人船本体的末端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无人船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平衡水腔,平衡水腔的一端设置有进出水口,平衡水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与进出水口之间通过导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无人船底端设置有用于调节无人船吃水深度的平衡水仓,能根据打捞需要调节无人船的吃水深度,从而调节无人船前侧打捞机构的打捞深度,方便打捞悬浮于水面不同深度的各种垃圾,提高打捞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船水面垃圾打捞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捞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船水面垃圾打捞设备。
技术介绍
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在地球上的储水量是非常丰富的,但是能够被人类所利用的淡水资源极为匮乏,而大部分的大水资源对存在于江河湖泊,随着人类生活足迹的遍布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在江河湖泊内造成水体污染同时破坏水中的生态环境造成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因此水中和水面的垃圾的清理极为重要。目前水面垃圾主要通过人工打捞或无人船配合打捞设备进行打捞。但现有的无人船打捞设备不能调节入水深度,而不同种类垃圾在水面的悬浮深度不一样,导致不方便无人船打捞设备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打捞作业,降低了打捞效果,同时当无人船打捞装载一定垃圾后,无人船重力增加,会增加吃水深度,进一步影响了无人船的打捞效果,而且打捞的垃圾容易堆积在无人船一侧,导致无人船受力不均匀,有一定倾覆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船水面垃圾打捞设备,能根据打捞需要调节无人船的吃水深度,从而调节无人船前侧打捞机构的打捞深度,方便打捞悬浮于水面不同深度的各种垃圾,提高打捞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船水面垃圾打捞设备,包括无人船本体,所述无人船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船舱,所述无人船本体的前端倾斜安装有延伸到船舱上方的水面垃圾收集机构,所述船舱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水面垃圾收集机构下方的密封板,所述无人船本体的末端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无人船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平衡水腔,所述平衡水腔的一端设置有进出水口,所述平衡水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与进出水口之间通过导管连通,所述导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无人船本体的外侧面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水面垃圾收集机构、水泵以及电磁阀电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面垃圾收集机构包括安装于无人船本体前端的从动辊和安装于船舱前端上方的主动辊,所述主动辊的一端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带为板链输送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衡水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平衡水腔由隔板分隔为前端平衡腔以及后端平衡腔,所述无人船本体外侧的前后端均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船舱的底部安装有与外接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单向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无人船底端设置有用于调节无人船吃水深度的平衡水仓,能根据打捞需要调节无人船的吃水深度,从而调节无人船前侧打捞机构的打捞深度,方便打捞悬浮于水面不同深度的各种垃圾,提高打捞效果;同时还可在无人船打捞盛装一定垃圾船体增重后,相应排出一定量的平衡水仓内的水,从而降低船体整体重量,使无人船始终保持在一定的吃水深度,进一步提高打捞效果;平衡水仓由隔板分隔为前后两个独立水仓,当无人船前后垃圾分布不均导致船体受力不均时,可通过调节水仓内的储水量使船体整体受力均匀,降低了船体因受力不均而导致倾覆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其中:1、无人船本体;2、船舱;3、水面垃圾收集机构;4、PLC控制器;5、液位传感器;6、进出水口;7、排水管;8、单向阀;9、输送带;10、主动辊;11、从动辊;12、密封板;13、平衡水腔;14、隔板;15、水泵;16、导管;17、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照图1-2所示,一种无人船水面垃圾打捞设备,包括无人船本体1,所述无人船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船舱2,所述无人船本体1的前端倾斜安装有延伸到船舱2上方的水面垃圾收集机构3,所述船舱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水面垃圾收集机构3下方的密封板12,所述无人船本体1的末端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4,所述无人船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平衡水腔13,所述平衡水腔13的一端设置有进出水口6,所述平衡水腔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5,所述水泵15与进出水口6之间通过导管16连通,所述导管16上安装有电磁阀17,所述无人船本体1的外侧面安装有液位传感器5,所述液位传感器5与PLC控制器4信号连接,所述PLC控制器4分别与水面垃圾收集机构3、水泵15以及电磁阀17电控连接。所述水面垃圾收集机构3包括安装于无人船本体1前端的从动辊11和安装于船舱2前端上方的主动辊10,所述主动辊10的一端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辊10与从动辊11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带9,当无人船本体1入水时,从动轮11和输送带9的前端位于水面下,当无人船本体1在水中前行移动时,即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输送带9传动,从而通过输送带9将水面垃圾打捞输送到船舱2内。所述输送带9为板链输送带,方便垃圾输送时通过板链缝隙沥水,防止垃圾携带过多水量进入船舱2内。所述船舱2的底部安装有与外接连通的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上安装有单向阀8,可通过排水管7向外排出随垃圾一起打捞上的污水,防止船舱2内积水过深。液位传感器5采用MIK-P262液位变送器。具体的,该装置使用时,首先根据打捞深度的需要确定无人船本体1的入水深度,打捞时,液位传感器5检测无人船本体1的实际入水深度,当实际入水深度与打捞深度不同时,PLC控制器4控制平衡水仓13内的水泵15和电磁阀17开启,通过水泵15和导管16调节平衡水仓13内的储水量,从而调节无人船的整体重量,以此调节无人船的吃水深度,使其达到适宜的打捞深度;同时在无人船工作过程中,液位传感器5持续对无人船的吃水深度进行监测,当无人船打捞盛装一定垃圾船体增重吃水深度增加后,PLC控制器4控制平衡水仓13向外排出相应量的水,从而使无人船一直保持适宜的打捞深度。平衡水腔1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14,平衡水腔13由隔板14分隔为前端平衡腔以及后端平衡腔,相应的无人船本体1外侧的前后端均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5,前后两支液位传感器5分别采集无人船前后入水深度,从而确定无人船前后是否受力均匀;当无人船因前后垃圾分布不均导致船体受力不均时,可通过调节前后平衡腔内的储水量使船体整体受力均匀。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内容,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以上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船水面垃圾打捞设备,包括无人船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船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船舱(2),所述无人船本体(1)的前端倾斜安装有延伸到船舱(2)上方的水面垃圾收集机构(3),所述船舱(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水面垃圾收集机构(3)下方的密封板(12),所述无人船本体(1)的末端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4),所述无人船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平衡水腔(13),所述平衡水腔(13)的一端设置有进出水口(6),所述平衡水腔(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5),所述水泵(15)与进出水口(6)之间通过导管(16)连通,所述导管(16)上安装有电磁阀(17),所述无人船本体(1)的外侧面安装有液位传感器(5),所述液位传感器(5)与PLC控制器(4)信号连接,所述PLC控制器(4)分别与水面垃圾收集机构(3)、水泵(15)以及电磁阀(17)电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船水面垃圾打捞设备,包括无人船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船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船舱(2),所述无人船本体(1)的前端倾斜安装有延伸到船舱(2)上方的水面垃圾收集机构(3),所述船舱(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水面垃圾收集机构(3)下方的密封板(12),所述无人船本体(1)的末端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4),所述无人船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平衡水腔(13),所述平衡水腔(13)的一端设置有进出水口(6),所述平衡水腔(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5),所述水泵(15)与进出水口(6)之间通过导管(16)连通,所述导管(16)上安装有电磁阀(17),所述无人船本体(1)的外侧面安装有液位传感器(5),所述液位传感器(5)与PLC控制器(4)信号连接,所述PLC控制器(4)分别与水面垃圾收集机构(3)、水泵(15)以及电磁阀(17)电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国钦曹俊李阳杨昕梁刚曲毅梁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五洋智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