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及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811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有害气体或干扰气体吸收处理技术领域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吸收罐(101)包括多个吸收室,吸收罐(101)上设置吸收罐盖(102),吸收罐盖(102)上安装多个吸收喷头,每个吸收室内分别注入吸收液,每个球体部(130)上分别按间隙设置多个出气孔(131),出气孔(131)设置在球体部(130)底部半球面上,吸收喷头Ⅰ(201)的进气导管Ⅰ(132)延伸到吸收罐(101)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操作方便,便于拆卸和安装,便于清洗,成本低廉,适用性广,可以适用大部分酸性、碱性、有毒、有害气体吸收,吸收效率高,能实时保证吸收效果。保证吸收效果。保证吸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及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害气体或干扰气体吸收处理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用途气体吸收装置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化学元素定量分析试验中,采用普通方式在通风橱中敞开烧杯溶解试料碎屑时,会产生较浓的氮氧化物气体逸出,这可能导致被分析的化学元素部分被损耗,最终影响到化学元素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导致检测结果偏小。第二,在化学试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果直接通过等排风系统排出试验室。排出这些有害气体,会对试验室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污染大气的同时,还对试验人员和试验室周围人员的健康产生危害,不符合环境保护、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要求,需要对这些有害气体进行处理。第三,在化学试验过程中有时需要对生成的气体产物进行净化,用化学试剂吸收掉气体产物中多余的干扰气体组分,从而获得纯度较高的气体产物。第四,针对汽车、船舶尾气进行净化,用各种吸收液除去气体产物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实现净化处理,从而减少汽车、船舶尾气中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
[0003]大中型试验室通常采用吸收塔、喷淋装置等进行气体吸收处理,但这些气体吸收处理装置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相对较高,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难以移动,使用成本较高,消耗能源较多,各组件连接繁杂,不便拆卸、安装和清洗,更多应用较大型的化学反应中,所以很少用于小型化学试验室中。而简易的气体吸收处理装置,吸收效率低、密闭性差、不能实时保证吸收效果,导致很多小型试验产生的危害气体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周围环境和试验人员的身体健康都会产生危害,不符合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大型的气体吸收装置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相对较高,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难以移动,使用成本较高,消耗能源较多,各组件连接繁杂,不便拆卸、安装和清洗的缺点;以及简易的气体吸收处理装置,吸收效率低、密闭性差、不能实时保证吸收效果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拆卸和安装,便于清洗,成本低廉,适用性广,可以适用大部分酸性、碱性、有毒、有害气体吸收,吸收效率高,实时保证吸收效果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还可以作为大型气体吸收装置的核心组件使用,提高适用范围。
[0005]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所述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包括吸收罐101,吸收罐101包括多个吸收室,吸收罐101上设置吸收罐盖102,吸收罐盖102上安装多个吸收喷头,每个吸收喷头下端的球体部130设置为能够延伸到一个吸收室内部的结构,每个吸收室内分别注入吸收液,每个球体部130上分别按间隙设置多个出气孔131,出气孔
131设置在球体部130底部半球面上,为多个均匀分布的孔洞,吸收喷头Ⅰ201的进气导管Ⅰ132延伸到吸收罐101外部,吸收室Ⅰ121通过内部导气管Ⅰ112与吸收喷头Ⅱ202的进气导管Ⅱ133连通,吸收室Ⅱ122通过内部导气管Ⅱ113与吸收喷头Ⅲ203的进气导管Ⅲ134连通,吸收室Ⅲ123上方的吸收罐盖102上设置出气导管114。
[0007]所述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的吸收室Ⅰ121与吸收室Ⅱ122之间设置吸收罐挡板Ⅰ128,吸收室Ⅱ122与吸收室Ⅲ123之间设置吸收罐挡板Ⅱ129,连通旋钮Ⅰ124设置于吸收罐档板Ⅰ128底部位置,连通孔Ⅰ125设置于连通旋钮Ⅰ124上,连通旋钮Ⅱ126设置于吸收罐档板Ⅱ129底部,连通孔Ⅱ127设置于连通旋钮Ⅱ126上。
[0008]所述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的支架杆Ⅰ103设置在吸收罐盖Ⅰ102上,支架杆Ⅰ103上设置高度调节器Ⅰ104,支架杆Ⅰ103通过紧固夹Ⅰ105与进气导管Ⅰ132连接;支架杆Ⅱ106设置在吸收罐盖Ⅱ102上,支架杆Ⅱ106上设置高度调节器Ⅱ107,支架杆Ⅱ106通过紧固夹Ⅱ108与进气导管Ⅱ133连接;支架杆Ⅲ109设置在吸收罐盖Ⅰ102上,支架杆Ⅲ109上设置高度调节器Ⅲ110,支架杆Ⅲ109通过紧固夹Ⅲ111与进气导管Ⅲ134连接。
[0009]所述的吸收罐101侧面靠近下部位置设置废吸收液排出管304,废吸收液排出管304上设置废吸收液排出阀303;吸收罐101侧面靠近中部位置设置吸收液液面调节管302,吸收液液面调节管302上设置吸收液液面调节阀301。
[0010]所述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的吸收罐101内注入吸收液,每个吸收喷头下端的球体部130延伸到一个吸收室内部时,每个吸收喷头下端的球体部130设置为能够浸泡在吸收液内的结构。
[0011]所述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的吸气室Ⅰ121上方的吸收罐盖102位置设置吸收液补充孔Ⅰ115,吸收液补充孔Ⅰ115内设置密封塞Ⅰ116,吸气室Ⅱ122上方的吸收罐盖102位置设置吸收液补充孔Ⅱ117,吸收液补充孔Ⅱ117内设置密封塞Ⅱ118,吸气室Ⅲ123上方的吸收罐盖102位置设置吸收液补充孔Ⅲ119,吸收液补充孔Ⅲ119内设置密封塞Ⅲ120。
[0012]所述的紧固夹Ⅰ105设置为能够夹紧吸收喷头Ⅰ201上部的进气导管132,调节支架杆Ⅰ103上的高度调节器Ⅰ104设置为能够调节紧固夹Ⅰ105的高度,从而调节吸收喷头Ⅰ201底部的球体部130的高度的结构;紧固夹Ⅱ108夹紧吸收喷头Ⅱ202上部的进气导管Ⅱ133,调节支架杆Ⅱ106上的高度调节器Ⅱ107设置为能够调节紧固夹Ⅱ108的高度,从而调节吸收喷头Ⅱ202底部的球体部130的高度的结构;紧固夹Ⅲ111设置为能够夹紧吸收喷头Ⅲ203上部的进气导管Ⅲ134的结构,调节支架杆Ⅲ109上的高度调节器Ⅲ110设置为能够调节紧固夹Ⅲ111的高度,从而调节吸收喷头Ⅲ203底部的球体部130的高度的结构。
[0013]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步骤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拆卸和安装,便于清洗,成本低廉,适用性广,可以适用大部分酸性、碱性、有毒、有害气体吸收,吸收效率高,实时保证吸收效果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方法。所述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方法的步骤为:
[0014]S1.关闭吸收液液面调节阀301,旋转打开连通旋钮Ⅰ124和连通旋钮Ⅱ126,让吸收室Ⅰ121、吸收室Ⅱ122、吸收室Ⅲ123连通,拔下密封塞Ⅰ116、密封塞Ⅱ118或密封塞Ⅲ120中的任意一个,从对应的吸收液补充孔向吸收罐101中倒入吸收液,直至吸收液液面高度超过吸收液液面调节阀301高度;
[0015]S2.调节支架杆Ⅰ103、支架杆Ⅱ106、支架杆Ⅲ109上对应的高度调节器Ⅰ104、高度调节器Ⅱ107、高度调节器Ⅲ110的高度,进而调节紧固夹Ⅰ105、紧固夹Ⅱ108、紧固夹Ⅲ111
的高度,调节吸收喷头Ⅰ201、吸收喷头Ⅱ202、吸收喷头Ⅲ203底部的高度,确保每个球体部130穿过球心的水平横截面低于吸收液液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包括吸收罐(101),吸收罐(101)包括多个吸收室,吸收罐(101)上设置吸收罐盖(102),吸收罐盖(102)上安装多个吸收喷头,每个吸收喷头下端的球体部(130)设置为能够延伸到一个吸收室内部的结构,每个吸收室内分别注入吸收液,每个球体部(130)上分别按间隙设置多个出气孔(131),出气孔(131)设置在球体部(130)底部半球面上,为多个均匀分布的孔洞,吸收喷头Ⅰ(201)的进气导管Ⅰ(132)延伸到吸收罐(101)外部,吸收室Ⅰ(121)通过内部导气管Ⅰ(112)与吸收喷头Ⅱ(202)的进气导管Ⅱ(133)连通,吸收室Ⅱ(122)通过内部导气管Ⅱ(113)与吸收喷头Ⅲ(203)的进气导管Ⅲ(134)连通,吸收室Ⅲ(123)上方的吸收罐盖(102)上设置出气导管(1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的吸收室Ⅰ(121)与吸收室Ⅱ(122)之间设置吸收罐挡板Ⅰ(128),吸收室Ⅱ(122)与吸收室Ⅲ(123)之间设置吸收罐挡板Ⅱ(129),连通旋钮Ⅰ(124)设置于吸收罐档板Ⅰ(128)底部位置,连通孔Ⅰ(125)设置于连通旋钮Ⅰ(124)上,连通旋钮Ⅱ(126)设置于吸收罐档板Ⅱ(129)底部,连通孔Ⅱ(127)设置于连通旋钮Ⅱ(126)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的支架杆Ⅰ(103)设置在吸收罐盖Ⅰ(102)上,支架杆Ⅰ(103)上设置高度调节器Ⅰ(104),支架杆Ⅰ(103)通过紧固夹Ⅰ(105)与进气导管Ⅰ(132)连接;支架杆Ⅱ(106)设置在吸收罐盖Ⅱ(102)上,支架杆Ⅱ(106)上设置高度调节器Ⅱ(107),支架杆Ⅱ(106)通过紧固夹Ⅱ(108)与进气导管Ⅱ(133)连接;支架杆Ⅲ(109)设置在吸收罐盖Ⅰ(102)上,支架杆Ⅲ(109)上设置高度调节器Ⅲ(110),支架杆Ⅲ(109)通过紧固夹Ⅲ(111)与进气导管Ⅲ(13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罐(101)侧面靠近下部位置设置废吸收液排出管(304),废吸收液排出管(304)上设置废吸收液排出阀(303);吸收罐(101)侧面靠近中部位置设置吸收液液面调节管(302),吸收液液面调节管(302)上设置吸收液液面调节阀(30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的吸收罐(101)内注入吸收液,每个吸收喷头下端的球体部(130)延伸到一个吸收室内部时,每个吸收喷头下端的球体部(130)设置为能够浸泡在吸收液内的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的吸气室Ⅰ(121)上方的吸收罐盖(102)位置设置吸收液补充孔Ⅰ(115),吸收液补充孔Ⅰ(115)内设置密封塞Ⅰ(116),吸气室Ⅱ(122)上方的吸收罐盖(102)位置设置吸收液补充孔Ⅱ(117),吸收液补充孔Ⅱ(117)内设置密封塞Ⅱ(118),吸气室Ⅲ(123)上方的吸收罐盖(102)位置设置吸收液补充孔Ⅲ(119),吸收液补充孔Ⅲ(119)内设置密封塞Ⅲ(120)。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气体吸收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夹Ⅰ(105)设置为能够夹紧吸收喷头Ⅰ(201)上部的进气导管(132),调节支架杆Ⅰ(103)上的高度调节器Ⅰ(104)设置为能够调节紧固夹Ⅰ(105)的高度,从而调节吸收喷头Ⅰ(201)底部的球体部(130)的高度的结构;紧固夹Ⅱ(108)夹紧吸收喷头Ⅱ(202)上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骏邓硕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