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莉专利>正文

一种悬挂式搬运货物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88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挂式搬运货物机械,包括第一装配槽、第一装配板、滑动机构、提升机构、连接机构以及转盘,通过第一装配槽、第一装配板、滑动机构、提升机构、连接机构以及转盘,该设计通过第一装配槽和第二装配板连接,使得多组悬挂横梁拼接使用,起到了调节运输距离的作用,通过滑动机构带动货物前后移动,通过提升机构对货物进行提升,同时可带动货物左右移动,通过连接机构实现货物的垂直搬运,避免货物晃动造成掉落,通过转盘带动货物转动,便于工作人员对货物表面观察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调节运输距离,稳定性好,避免货物晃动掉落,同时对方便货物的观察检测。方便货物的观察检测。方便货物的观察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搬运货物机械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悬挂式搬运货物机械,属于货物搬运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搬运是指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仓库内部等)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将货物提起并转移方向进行搬运,通常都是使用人力进行,但是这种搬运方式不但效率较低,而且需要耗费很多人力,现有的悬挂搬运机械在使用时通过绳索(505)多货物进行提升和搬运,悬挂横梁多为一体式,不方便多组悬挂横梁拼接后加长运输距离,悬挂横梁过长不方便运输,在搬运过程中货物容易发生晃动导致掉落,无法使货物垂直搬运,货物在搬运前后需要检测表面和底部是否存在磨损,但是需要工作人员围绕货物转动进行观察检测,长时间走动造成腿部劳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挂式搬运货物机械,通过第一装配槽、第一装配板、滑动机构、提升机构、连接机构以及转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通过多组悬挂横梁拼接后加长运输距离,人工搬运货物效率较低,悬挂机械搬运货物容易造成货物晃动掉落,同时不方便对货物观察检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方便调节运输距离,稳定性好,避免货物晃动掉落,同时对方便货物的观察检测。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悬挂式搬运货物机械,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滑动机构、提升机构以及连接机构,所述第一横板右表面开设有右侧滑槽,所述第一横板左表面开设有左侧滑槽,所述第一横板上表面前侧开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横板前表面上侧开设有第一装配槽,所述第一装配孔与第一装配槽相通,所述第一装配孔内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横板前表面边角处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横板前表面下侧连接有第一装配板,所述第一装配板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内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一横板前侧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后表面上侧设有第二装配板,所述第二装配板上表面开设有第三装配孔,所述第一挡板后表面下侧开设有二装配槽,所述第一挡板下表面开设有第四装配孔,所述第四装配孔与第二装配槽相通,所述第一挡板前表面边角处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横板后侧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下方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前后表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左侧滑块和右侧滑块,所述左侧滑块左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部设有第一圆柱块,所述第一圆柱块左端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端连接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圆柱块右端连接第一滚轮,所述左侧滑块下表面连接第一梯形块,所述左侧滑块右表面下侧连接第一条形块,所述第一条形块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右侧滑块右表面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内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部设有第二圆柱块,所述第二圆柱块右端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右端连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圆柱块左端连接第二滚轮,所述右侧滑块下表面连接第二梯形块,所述左侧
滑块左表面下侧连接第二条形块,所述第二条形块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滑动板右表面开设有梯形槽,所述第一梯形块和第二梯形块分别设置在梯形槽内,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设备壳和滑板,所述设备壳内部开设有设备槽,所述设备槽内部前侧固定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后端焊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后端焊接有转辊,所述转辊外表面包裹有绳索,所述设备壳下表面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与设备槽相通,所述设备槽内部后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后表面开设有转孔,所述转辊连接在转孔内,所述设备壳前表面连接滑板,所述滑板前表面上侧开设有第槽13,所述第槽13内部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内部设有第三圆柱块,所述第三圆柱块前表面连接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前端连接第三电机,所述第三圆柱块后表面连接第三滚轮,所述滑板前表面下侧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内部设有第三螺栓,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外管、内管以及第二外管,所述第一外管内表面下侧固定有第一圆环,所述内管上端伸入第一外管内部,所述内管上端连接第一圆板,所述第二外管内表面上侧固定有第二圆环,所述内管下端伸入第二外管内部,所述内管下端连接第二圆板,所述第二外管下端连接圆盘,所述圆盘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有半圆环,所述圆盘上表面开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圆盘下端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端连接第四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部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表面与圆盘下表面连接,所述转盘下表面中间位置连接挂钩。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槽、第一装配板、第二装配槽、第二装配板均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装配槽分别开设在第一横板前表面上侧和第一横板后表面下侧,两组所述第一装配板分别连接在第一横板前表面下侧和第一横板后表面上侧,两组所述第二装配槽分别开设在第一挡板后表面下侧和第二挡板前表面上侧,两组所述第二装配板分别连接在第一横板前表面下侧和第一横板后表面上侧,所述第一螺栓装配在第一装配孔和第三装配孔内部,所述第二螺栓装配在第二装配孔和第四装配孔内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有两组,两组所述滑动机构对称设置在滑动板上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均开设有四组,四组所述第一螺纹孔开设在第一条形块上表面,四组所述第二螺纹孔开设在第二条形块上表面,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均开设至滑动板内部,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部分别固定有六角螺栓。
[0007]进一步地,所述滑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滑板分别通过第三螺栓固定在设备壳前后表面上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开设有两组,两组凹槽分别开设在滑动板前后表面,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设置在右侧滑槽和左侧滑槽内,所述第一滚轮分两组设置在两组凹槽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管、内管以及第二外管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外管分别通过螺纹钉固定在设备壳左右表面,两组所述内管分别与两组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连接。
[0010]进一步地,两组所述第二外管外表面下侧均设有外螺纹,所述第四螺纹孔开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四螺纹孔分别开设在圆盘上表面,所述第二外管通过外螺纹与第四螺纹孔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规格相同,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分别设置在滑动板上方。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悬挂式搬运货物机械,通过第一装配槽、第一装配板、滑动机构、提升机构、连接机构以及转盘,该设计通过第一装配槽和第二装配板连接,使得多组悬挂横梁拼接使用,起到了调节运输距离的作用,通过滑动机构带动货物前后移动,通过提升机构对货物进行提升,同时可带动货物左右移动,通过连接机构实现货物的垂直搬运,避免货物晃动造成掉落,通过转盘带动货物转动,便于工作人员对货物表面观察检测。
[0013]因本专利技术添加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该设计避免滑动机构与第一横板或第二横板脱离造成损坏,本专利技术方便调节运输距离,稳定性好,避免货物晃动掉落,同时对方便货物的观察检测。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搬运货物机械,包括第一横板(1)、第二横板(2)、滑动机构(4)、提升机构(5)以及连接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1)右表面开设有右侧滑槽(11),所述第一横板(1)左表面开设有左侧滑槽(12),所述第一横板(1)上表面前侧开设有第一装配孔(13),所述第一横板(1)前表面上侧开设有第一装配槽(14),所述第一装配孔(13)与第一装配槽(14)相通,所述第一装配孔(13)内设有第一螺栓(131),所述第一横板(1)前表面边角处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5),所述第一横板(1)前表面下侧连接有第一装配板(16),所述第一装配板(16)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装配孔(161),所述第二装配孔(161)内设有第二螺栓(162),所述第一横板(1)前侧设有第一挡板(17),所述第一挡板(17)后表面上侧设有第二装配板(171),所述第二装配板(171)上表面开设有第三装配孔(172),所述第一挡板(17)后表面下侧开设有二装配槽,所述第一挡板(17)下表面开设有第四装配孔(174),所述第四装配孔(174)与第二装配槽(173)相通,所述第一挡板(17)前表面边角处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75),所述第一横板(1)后侧设有第二挡板(18),所述第一横板(1)和第二横板(2)下方设有滑动板(3),所述滑动板(3)前后表面均开设有凹槽(31);所述滑动机构(4)包括左侧滑块(42)和右侧滑块(46),所述左侧滑块(42)左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43),所述第一通槽(43)内设有第一轴承(431),所述第一轴承(431)内部设有第一圆柱块(434),所述第一圆柱块(434)左端连接第一转轴(433),所述第一转轴(433)左端连接第一电机(432),所述第一圆柱块(434)右端连接第一滚轮(435),所述左侧滑块(42)下表面连接第一梯形块(44),所述左侧滑块(42)右表面下侧连接第一条形块(45),所述第一条形块(45)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51),所述右侧滑块(46)右表面开设有第二通槽(47),所述第二通槽(47)内设有第二轴承(471),所述第二轴承(471)内部设有第二圆柱块(474),所述第二圆柱块(474)右端连接第二转轴(473),所述第二转轴(473)右端连接第二电机(472),所述第二圆柱块(474)左端连接第二滚轮(475),所述右侧滑块(46)下表面连接第二梯形块(48),所述左侧滑块(42)左表面下侧连接第二条形块(49),所述第二条形块(49)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491),所述滑动板(3)右表面开设有梯形槽(41),所述第一梯形块(44)和第二梯形块(48)分别设置在梯形槽(41)内;所述提升机构(5)包括设备壳(50)和滑板(51),所述设备壳(50)内部开设有设备槽(501),所述设备槽(501)内部前侧固定有转动电机(502),所述转动电机(502)后端焊接有连接轴(503),所述连接轴(503)后端焊接有转辊(504),所述转辊(504)外表面包裹有绳索(505),所述设备壳(50)下表面开设有条形槽(506),所述条形槽(506)与设备槽(501)相通,所述设备槽(501)内部后侧设有支撑板(507),所述支撑板(507)后表面开设有转孔(508),所述转辊(504)连接在转孔(508)内,所述设备壳(50)前表面连接滑板(51),所述滑板(51)前表面上侧开设有第三通槽(511),所述第三通槽(511)内部设有第三轴承(512),所述第三轴承(512)内部设有第三圆柱块(515),所述第三圆柱块(515)前表面连接第三转轴(514),所述第三转轴(514)前端连接第三电机(513),所述第三圆柱块(515)后表面连接第三滚轮(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莉
申请(专利权)人:蒋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