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BN刀具胚体压制用组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87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BN 刀具胚体压制用组合模具,包括底座和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布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活动座内部设置竖直侧面开口的活动模,所述底座上端面固定设置与活动模对称的固定模,所述固定模与活动模围成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内部设置模筒,所述模筒内部竖直滑动设置压柱,所述活动座的背部设置竖直布置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底为竖直倾斜的斜面,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设置竖直布置的支撑板,本CBN 刀具胚体压制用组合模具简化了压制流程,成品重量误差小,毛坯尺寸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各种形状的毛坯压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BN刀具胚体压制用组合模具
本技术涉及刀具制造
,具体为一种CBN刀具胚体压制用组合模具。
技术介绍
整体立方氮化硼(CBN)刀具在机械加工领域越来越广泛,相应生产厂家也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激烈,各个厂家都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上下功夫。本技术涉及的是毛坯制作环节。毛坯的制作是影响刀具成品率和成本的关键环节,由于原材料立方氮化硼微粉价值高昂,用工成本越来越高,要求生产厂家在该环节不断技术进步才能有更好的竞争力。传统的盲孔碳模毛坯制作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定制好碳模后,直接手工填料,排击填实;二是模压成型套入碳模。第一种投料损耗大、重量误差大、费工费时,第二种是间隙大成型效果差。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特设计了本组合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CBN刀具胚体压制用组合模具,简化了压制流程,成品重量误差小,毛坯尺寸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各种形状的毛坯压制,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BN刀具胚体压制用组合模具,包括底座和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布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活动座内部设置竖直侧面开口的活动模,所述底座上端面固定设置与活动模对称的固定模,所述固定模与活动模围成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内部设置模筒,所述模筒内部竖直滑动设置压柱,所述活动座的背部设置竖直布置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底为竖直倾斜的斜面,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设置竖直布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活动座的一侧设置倾斜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的斜度与滑槽槽底一致,当滑槽的槽底与导向面接触并向下滑动时,活动模与固定模的间距减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竖直侧边设置装配槽,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装配在装配槽内部,所述支撑板处于底座上方部分的宽度与滑槽的槽宽一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座下方对应位置的底座表面设置贯穿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模与活动模均为轴线竖直的弧形瓦片结构,所述固定模与活动模的弧度半径一致,当活动座下端与底座上端面接触时,固定模与活动模的竖直侧壁不接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筒为圆形套筒,所述模筒外壁直径与固定模和活动模直径一致,所述压柱与模筒内壁滑动密封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CBN刀具胚体压制用组合模具采用分体式设计,在组合好各个部件后,活动座能将碳模和模筒紧固在一起,防止错位,投料后一次压制成型,能有效的减少材料损耗,能大大简化工人操作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品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底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活动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支撑板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底座与支撑板组合示意图。图中:1底座、101固定模、102贯穿孔、103装配槽、2活动座、201滑槽、3支撑板、301导向面、4模筒、5压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CBN刀具胚体压制用组合模具,包括底座1和活动座2,活动座2布置在底座1的上方,活动座2内部设置竖直侧面开口的活动模,底座1上端面固定设置与活动模对称的固定模101,固定模101与活动模围成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内部设置模筒4,模筒4内部竖直滑动设置压柱5,活动座2的背部设置竖直布置的滑槽201,滑槽201的槽底为竖直倾斜的斜面,底座1一侧固定设置竖直布置的支撑板3,支撑板3靠近活动座2的一侧设置倾斜导向面301,导向面301的斜度与滑槽201槽底一致,当滑槽201的槽底与导向面301接触并向下滑动时,活动模与固定模101的间距减小。底座1的竖直侧边设置装配槽103,支撑板3通过螺栓固定装配在装配槽103内部,支撑板3处于底座1上方部分的宽度与滑槽201的槽宽一致。活动座2下方对应位置的底座1表面设置贯穿孔102。固定模101与活动模均为轴线竖直的弧形瓦片结构,固定模101与活动模的弧度半径一致,当活动座2下端与底座1上端面接触时,固定模101与活动模的竖直侧壁不接触。模筒4为圆形套筒,模筒4外壁直径与固定模101和活动模直径一致,压柱5与模筒4内壁滑动密封安装。压制粉料时,盲孔碳模的外径与固定模101和活动模围成筒状结构的半圆内径相同,模筒4的外径与碳模的外径相同,模筒4的内孔与碳模的内孔相同。正常使用前,底座1和支撑板3用螺丝紧固成一体,将碳模放入固定模101内部,再放入模筒4,然后放入活动座2,此时滑槽201余导向面301结合,放入后能够同时夹紧碳模和模筒4,然后放入称好的粉料,放入压柱5进行压制;压好后取下活动座2,依次取下模筒4和碳模;此时粉料已经压入碳模中形成一个整体,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本技术的结构简化了压制流程,重量误差小,毛坯尺寸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各种形状的毛坯压制,特别适用于圆形盲孔毛坯的压制。模筒4内孔和碳模内孔根据要求可以设计不同的尺寸和形状。碳模是通孔型时,需要再底座1平台上放置一个橡胶垫以防止粉料溢出。压制一种圆锥型RCMX1207Y型号的刀具毛坯,碳模外径为31mm,内孔为一个大头直径16.5mm深6.5mm,下面是一个圆锥,锥高5.5mm的孔型。模筒4外径31mm高度40mm,压杆直径16.4mm高60mm。计划投料4.3克原料。首先将模具底座1与支撑板3用螺钉紧固在一起。将碳模放入固定模101和活动模围成的筒状结构底部,然后把模筒4放到碳模上面,放入部件3,压紧。将称好的原料投入模筒4中,此时粉料一部分在碳模中,一部分在模筒4中。将压柱5放入模筒4,推入压力机进行施压。压好后,取下活动座2,取出模筒4和压柱5,取出压制好的碳模。压制好后进行称重几乎没有损耗。对批量压制好的100个进行称重,重量误差±0.05克。相比传统方式效率提高30%,成品率100%,重量误差减少6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一种名称为RCMX1207Y型刀片毛坯的压制,该种模具同时可以实现R1207通孔毛坯的压制,也可以实现其他形状,如方型、菱形等的毛坯压制。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BN 刀具胚体压制用组合模具,包括底座(1)和活动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2)布置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活动座(2)内部设置竖直侧面开口的活动模,所述底座(1)上端面固定设置与活动模对称的固定模(101),所述固定模(101)与活动模围成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内部设置模筒(4),所述模筒(4)内部竖直滑动设置压柱(5),所述活动座(2)的背部设置竖直布置的滑槽(201),所述滑槽(201)的槽底为竖直倾斜的斜面,所述底座(1)一侧固定设置竖直布置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靠近活动座(2)的一侧设置倾斜导向面(301),所述导向面(301)的斜度与滑槽(201)槽底一致,当滑槽(201)的槽底与导向面(301)接触并向下滑动时,活动模与固定模(101)的间距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BN刀具胚体压制用组合模具,包括底座(1)和活动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2)布置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活动座(2)内部设置竖直侧面开口的活动模,所述底座(1)上端面固定设置与活动模对称的固定模(101),所述固定模(101)与活动模围成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内部设置模筒(4),所述模筒(4)内部竖直滑动设置压柱(5),所述活动座(2)的背部设置竖直布置的滑槽(201),所述滑槽(201)的槽底为竖直倾斜的斜面,所述底座(1)一侧固定设置竖直布置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靠近活动座(2)的一侧设置倾斜导向面(301),所述导向面(301)的斜度与滑槽(201)槽底一致,当滑槽(201)的槽底与导向面(301)接触并向下滑动时,活动模与固定模(101)的间距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BN刀具胚体压制用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顺利张小友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贝斯科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