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构件用自适应养护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765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构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构件用自适应养护降温装置,包括安装框,该混凝土构件用自适应养护降温装置,通过设置喷淋头,输送带上的混凝土构件经过喷淋头喷淋后,水会汇集在安装横槽内对混凝土构件进行降温养护,当养护一段时间后启动电动推杆推动移动横板在左右两个连接横槽之间左右移动,移动至第一漏水孔和第二漏水孔上下重合时,水即可顺着第一漏水孔和第二漏水孔进入到集水壳的内部进行收集,然后利用水泵抽取集水壳中收集到的水循环进行喷淋,避免了混凝土构件的底部长时间被水浸泡,喷淋起来更加均匀,养护效果更好,同时也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使用起来更加环保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构件用自适应养护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构件
,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构件用自适应养护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预制件在住宅工业化领域称作PC构件,如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地基基础、预制钢结构钢柱基础、路灯广告牌柱钢筋混凝土基础和预制楼板,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现浇混凝土需要工地现场制模和现场浇注和现场养护,混凝土预制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和水利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混凝土预制件在热膨胀的影响下混凝土凝固固化导致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需要使用要养护降温装置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养护,现有的养护降温装置大多是产生喷淋水的方式实现养护,但现有的养护降温装置在喷淋水时,都是直接将水喷在混凝土预制件上,水易汇集在混凝土预制件的底部,造成混凝土预制件底部水分过多,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影响混凝土预制件的养护质量,故而提出一种混凝土构件用自适应养护降温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构件用自适应养护降温装置,具备喷淋均匀和节约水资源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养护降温装置在喷淋水时,都是直接将水喷在混凝土预制件上,水易汇集在混凝土预制件的底部,造成混凝土预制件底部水分过多,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影响混凝土预制件的养护质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喷淋均匀和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构件用自适应养护降温装置,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安装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水壳,集水壳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一端与集水壳内壁底部固定连接的导板,导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滤板,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横槽,安装横槽的槽内左右两侧壁均连通有开设在安装座上的连接横槽,左侧所述连接横槽的槽内左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至右侧所述连接横槽内部的移动横板,移动横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漏水孔,安装横槽的槽内底壁连通有开设在安装座上的第二漏水孔,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送带,所述安装框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背板,安装背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横板,固定横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汇水管,汇水管的底部连通有延伸至固定横板底部的喷淋头,所述汇水管的顶部左侧连通有一端延伸至固定横板顶部的接水管,接水管的管壁上固定安装有阀门,固定横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出水处连通有一端延伸至固定横板内部并与汇水管连通的出水管,所述水泵的进水处连通有一端贯穿固定横板并与集水壳后侧连通的进水管。优选的,所述导板呈三十度倾斜设置在集水壳的内部,所述输送带为网格状传输带。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内部为中空,所述安装框的内壁顶部和底部均为缺失状。优选的,所述第一漏水孔与第二漏水孔的数量均不少于二十个,所述第一漏水孔与第二漏水孔呈等距离错位分布。优选的,所述安装横槽的槽内左右两侧之间的距离大于输送带的长度,左右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漏水孔之间的距离大于移动横板延伸至左右两个所述连接横槽槽内的长度之和。优选的,所述汇水管的左右两侧管壁均为闭合状,所述汇水管的管内底壁开设有与喷淋头连通的喷孔。优选的,所述喷淋头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呈横向等距离分布,所述喷淋头的底部采用扩口设计。(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构件用自适应养护降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混凝土构件用自适应养护降温装置,通过设置喷淋头,输送带上的混凝土构件经过喷淋头喷淋后,水会汇集在安装横槽内对混凝土构件进行降温养护,当养护一段时间后启动电动推杆推动移动横板在左右两个连接横槽之间左右移动,移动至第一漏水孔和第二漏水孔上下重合时,水即可顺着第一漏水孔和第二漏水孔进入到集水壳的内部进行收集,然后利用水泵抽取集水壳中收集到的水循环进行喷淋,避免了混凝土构件的底部长时间被水浸泡,喷淋起来更加均匀,养护效果更好,同时也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使用起来更加环保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集水壳与安装座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框、2支撑腿、3集水壳、4输送带、5导板、6滤板、7安装座、8安装横槽、9电动推杆、10移动横板、11第一漏水孔、12第二漏水孔、13安装背板、14固定横板、15汇水管、16喷淋头、17接水管、18阀门、19水泵、20出水管、21进水管、22连接横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混凝土构件用自适应养护降温装置,包括安装框1,安装框1的内部为中空,安装框1的内壁顶部和底部均为缺失状,安装框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安装框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7,安装座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水壳3,集水壳3的底部与支撑腿2的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集水壳3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一端与集水壳3内壁底部固定连接的导板5,导板5呈三十度倾斜设置在集水壳3的内部,导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滤板6,安装座7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横槽8,安装横槽8的槽内左右两侧壁均连通有开设在安装座7上的连接横槽22,左侧连接横槽22的槽内左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的型号可为ANT-26,电动推杆9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至右侧连接横槽22内部的移动横板10,左右相邻两个第一漏水孔11之间的距离大于移动横板10延伸至左右两个连接横槽22槽内的长度之和,移动横板1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漏水孔11,安装横槽8的槽内底壁连通有开设在安装座7上的第二漏水孔12,第一漏水孔11与第二漏水孔12的数量均不少于二十个,第一漏水孔11与第二漏水孔12呈等距离错位分布,安装座7通过第一漏水孔11与第二漏水孔12与集水壳3连通,安装框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送带4,输送带4为网格状传输带,安装横槽8的槽内左右两侧之间的距离大于输送带4的长度,安装框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背板13,安装背板13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横板14,固定横板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汇水管15,汇水管15的底部连通有延伸至固定横板14底部的喷淋头16,汇水管15的左右两侧管壁均为闭合状,汇水管15的管内底壁开设有与喷淋头16连通的喷孔,喷淋头16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呈横向等距离分布,喷淋头16的底部采用扩口设计,汇水管15的顶部左侧连通有一端延伸至固定横板14顶部的接水管17,接水管17的管壁上固定安装有阀门18,固定横板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9,输送带4上的混凝土构件经过喷淋头16喷淋后,水会汇集在安装横槽8内对混凝土构件进行降温养护,当养护一段时间后启动电动推杆9推动移动横板10在左右两个连接横槽22之间左右移动,移动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构件用自适应养护降温装置,包括安装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所述安装框(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7),安装座(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水壳(3),集水壳(3)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一端与集水壳(3)内壁底部固定连接的导板(5),导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滤板(6),安装座(7)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横槽(8),安装横槽(8)的槽内左右两侧壁均连通有开设在安装座(7)上的连接横槽(22),左侧所述连接横槽(22)的槽内左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至右侧所述连接横槽(22)内部的移动横板(10),移动横板(1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漏水孔(11),安装横槽(8)的槽内底壁连通有开设在安装座(7)上的第二漏水孔(12),所述安装框(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送带(4),所述安装框(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背板(13),安装背板(13)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横板(14),固定横板(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汇水管(15),汇水管(15)的底部连通有延伸至固定横板(14)底部的喷淋头(16),所述汇水管(15)的顶部左侧连通有一端延伸至固定横板(14)顶部的接水管(17),接水管(17)的管壁上固定安装有阀门(18),固定横板(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9),水泵(19)的出水处连通有一端延伸至固定横板(14)内部并与汇水管(15)连通的出水管(20),所述水泵(19)的进水处连通有一端贯穿固定横板(14)并与集水壳(3)后侧连通的进水管(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构件用自适应养护降温装置,包括安装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所述安装框(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7),安装座(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水壳(3),集水壳(3)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一端与集水壳(3)内壁底部固定连接的导板(5),导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滤板(6),安装座(7)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横槽(8),安装横槽(8)的槽内左右两侧壁均连通有开设在安装座(7)上的连接横槽(22),左侧所述连接横槽(22)的槽内左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至右侧所述连接横槽(22)内部的移动横板(10),移动横板(1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漏水孔(11),安装横槽(8)的槽内底壁连通有开设在安装座(7)上的第二漏水孔(12),所述安装框(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送带(4),所述安装框(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背板(13),安装背板(13)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横板(14),固定横板(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汇水管(15),汇水管(15)的底部连通有延伸至固定横板(14)底部的喷淋头(16),所述汇水管(15)的顶部左侧连通有一端延伸至固定横板(14)顶部的接水管(17),接水管(17)的管壁上固定安装有阀门(18),固定横板(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9),水泵(19)的出水处连通有一端延伸至固定横板(14)内部并与汇水管(15)连通的出水管(20),所述水泵(19)的进水处连通有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丹
申请(专利权)人:京宇装配式建筑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