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机器人手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548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手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手臂技术领域,工业机器人手臂,包括支座和横轴,支座内部上方开有垂直向下的插槽,且插槽内部中间设有开于支座内部且呈环形的转槽,转槽内壁贴合有一圈吸油垫,且插槽内插入有垂直向上的主轴,主轴外壁下方固定呈“圆”形的转盘,且转盘位于转槽内并与其转动连接;支座上表面左右两侧开有垂直向下的注油槽,且注油槽末端延伸至转槽内壁上方并与其相通,注油槽内侧底部垂直固定有立杆,且立杆外壁缠绕固定有若干片垂直等距分布的螺旋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添加润滑油,并减少转动时卡顿和噪音的现象,同时方便根据需求调整整个机器人手臂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机器人手臂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手臂
,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手臂。
技术介绍
机械手是一种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现有的机器人手臂内部的转动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转动卡顿和噪音的现象,并且加入润滑油时容易出现润滑不均匀的现象,再是常规的机器人手臂长度大多数为固定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添加润滑油,并减少转动时卡顿和噪音的现象,同时方便根据需求调整整个机器人手臂长度的工业机器人手臂。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机器人手臂,包括支座和横轴,所述支座内部上方开有垂直向下的插槽,且所述插槽内部中间设有开于支座内部且呈环形的转槽,所述转槽内壁贴合有一圈吸油垫,且所述插槽内插入有垂直向上的主轴,所述主轴外壁下方固定呈“圆”形的转盘,且所述转盘位于转槽内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支座上表面左右两侧开有垂直向下的注油槽,且所述注油槽末端延伸至转槽内壁上方并与其相通,所述注油槽内侧底部垂直固定有立杆,且所述立杆外壁缠绕固定有若干片垂直等距分布的螺旋片,所述注油槽内部上方插入固定有进油管,且所述立杆上端插入进油管内部末端并与其相通,所述立杆末端与转槽内的吸油垫外壁固定;所述横轴活动贯穿于主轴左右两侧上方,且所述横轴左侧中部焊接有支板,所述支板上表面水平安装有电动机,且所述电动机输出端与横轴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横轴右端上下侧固定有相互对应的支块,且两个所述支块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两块所述支块相接处垂直贯穿有使三者转动连接的阻尼转轴,且所述连接板右端中心焊接有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外部左侧设有套管,且所述套管左面中心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穿过螺纹孔并与套管螺纹连接,且所述套管右侧上下方焊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右端焊接有平行于螺纹杆右端的连接块。优选的,所述转盘表面与吸油垫内壁接触。优选的,所述进油管顶部贯穿出支座上表面并与外界相通,且所述进油管顶部管口活动嵌入有将其封闭的密封盖。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右侧上下方通过铰链铰接有两块对称设置的夹板,且两块所述夹板内壁均贴合有软垫。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右端凸出于两块所述支块右面。优选的,所述支座底部焊接有底板,且所述底板下表面两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滑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向进油管内加入润滑油,润滑油顺着进油管的底部流出并直接流动到立杆表面的螺旋片上,润滑油顺着螺旋片慢慢向注油槽的底部流去,并进入转槽内,通过转槽内壁的吸油垫可以将润滑油吸附,而由于吸油垫与转盘的表面接触,所以吸油垫吸附的润滑油将会涂抹在转盘的表面,这样便能够对转盘进行润滑,使得转盘在转槽内转动时更加的流畅,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减少噪音;并且利用立杆外壁的螺旋片,螺旋片可以有效减缓润滑油的流动速度,避免润滑油一涌而下导致吸油垫吸附不均匀;横轴在转动的同时带动支块和连接板一块转动,螺纹杆和套管也一块转动,这样可以将整个机器人手臂转动起来,而利用连接板与两块支块之间的阻尼转轴,使用者可以将连接板通过阻尼转轴在两块支块之间进行前后转动,有利于提高机器人手臂的灵活调节性;握住套管,使得螺纹杆在螺纹孔内不停的转动,使用者将电动机调整至顺时针转动时,螺纹杆则慢慢向右侧移动,当使用者将电动机调整至逆时针转动时,螺纹杆则慢慢向左侧移动,并拉开螺纹杆右端与连接块之间的间距,这样便可以将整个机器人手臂延长,更加方便使用,提高了机器人手臂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支座1、底板101、滑轮102、插槽103、转槽104、吸油垫105、转盘106、主轴107、注油槽108、立杆109、螺旋片110、进油管111、密封盖112、支板113、电动机114、横轴115、支块116、阻尼转轴117、连接板118、螺纹杆119、套管120、螺纹孔121、连杆122、连接块123、夹板124、软垫12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见图1至图2,本申请是一种工业机器人手臂,包括支座1和横轴115,支座1内部上方开有垂直向下的插槽103,且插槽103内部中间设有开于支座1内部且呈环形的转槽104,转槽104内壁贴合有一圈吸油垫105,且插槽103内插入有垂直向上的主轴107,主轴107外壁下方固定呈“圆”形的转盘106,且转盘106位于转槽104内并与其转动连接,转盘106表面与吸油垫105内壁接触;具体的,通过转盘106,由于转盘106位于转槽104内并与其转动连接,所以使用者可以将主轴107通过转盘106与转槽104配合进行转动调整,而通过转槽104内的吸油垫105,能够避免转盘106的表面与转槽104内壁直接接触而产生摩擦和噪音;支座1上表面左右两侧开有垂直向下的注油槽108,且注油槽108末端延伸至转槽104内壁上方并与其相通,注油槽108内侧底部垂直固定有立杆109,且立杆109外壁缠绕固定有若干片垂直等距分布的螺旋片110,注油槽108内部上方插入固定有进油管111,且立杆109上端插入进油管111内部末端并与其相通,立杆109末端与转槽104内的吸油垫105外壁固定,进油管111顶部贯穿出支座1上表面并与外界相通,且进油管111顶部管口活动嵌入有将其封闭的密封盖112;进一步的,当转盘106在转槽104内长期转动,使用者可以将两根进油管111顶部的密封盖112拔出,并向进油管111内加入润滑油,进入进油管111内的润滑油顺着进油管111的底部流出并直接流动到立杆109表面的螺旋片110上,润滑油顺着螺旋片110慢慢向注油槽108的底部流去,并进入转槽104内,通过转槽104内壁的吸油垫105可以将润滑油吸附,而由于吸油垫105与转盘106的表面接触,所以吸油垫105吸附的润滑油将会涂抹在转盘106的表面,这样便能够对转盘106进行润滑,使得转盘106在转槽104内转动时更加的流畅,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减少噪音;并且利用立杆109外壁的螺旋片110,螺旋片110可以有效减缓润滑油的流动速度,避免润滑油一涌而下导致吸油垫105吸附不均匀的现象发生;横轴115活动贯穿于主轴107左右两侧上方,且横轴115左侧中部焊接有支板113,支板113上表面水平安装有电动机114,且电动机114输出端与横轴115左端固定连接;具体的,使用者将电动机114与外部电源接通,电动机114转动并带动横轴1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机器人手臂,包括支座(1)和横轴(115),其特征在于:/n所述支座(1)内部上方开有垂直向下的插槽(103),且所述插槽(103)内部中间设有开于支座(1)内部且呈环形的转槽(104),所述转槽(104)内壁贴合有一圈吸油垫(105),且所述插槽(103)内插入有垂直向上的主轴(107),所述主轴(107)外壁下方固定呈“圆”形的转盘(106),且所述转盘(106)位于转槽(104)内并与其转动连接;/n所述支座(1)上表面左右两侧开有垂直向下的注油槽(108),且所述注油槽(108)末端延伸至转槽(104)内壁上方并与其相通,所述注油槽(108)内侧底部垂直固定有立杆(109),且所述立杆(109)外壁缠绕固定有若干片垂直等距分布的螺旋片(110),所述注油槽(108)内部上方插入固定有进油管(111),且所述立杆(109)上端插入进油管(111)内部末端并与其相通,所述立杆(109)末端与转槽(104)内的吸油垫(105)外壁固定;/n所述横轴(115)活动贯穿于主轴(107)左右两侧上方,且所述横轴(115)左侧中部焊接有支板(113),所述支板(113)上表面水平安装有电动机(114),且所述电动机(114)输出端与横轴(115)左端固定连接;/n所述横轴(115)右端上下侧固定有相互对应的支块(116),且两个所述支块(116)之间设有连接板(118),所述连接板(118)与两块所述支块(116)相接处垂直贯穿有使三者转动连接的阻尼转轴(117),且所述连接板(118)右端中心焊接有螺纹杆(119),且所述螺纹杆(119)外部左侧设有套管(120),且所述套管(120)左面中心开有螺纹孔(121),所述螺纹杆(119)穿过螺纹孔(121)并与套管(120)螺纹连接,且所述套管(120)右侧上下方焊接有连杆(122),所述连杆(122)右端焊接有平行于螺纹杆(119)右端的连接块(1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机器人手臂,包括支座(1)和横轴(115),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1)内部上方开有垂直向下的插槽(103),且所述插槽(103)内部中间设有开于支座(1)内部且呈环形的转槽(104),所述转槽(104)内壁贴合有一圈吸油垫(105),且所述插槽(103)内插入有垂直向上的主轴(107),所述主轴(107)外壁下方固定呈“圆”形的转盘(106),且所述转盘(106)位于转槽(104)内并与其转动连接;
所述支座(1)上表面左右两侧开有垂直向下的注油槽(108),且所述注油槽(108)末端延伸至转槽(104)内壁上方并与其相通,所述注油槽(108)内侧底部垂直固定有立杆(109),且所述立杆(109)外壁缠绕固定有若干片垂直等距分布的螺旋片(110),所述注油槽(108)内部上方插入固定有进油管(111),且所述立杆(109)上端插入进油管(111)内部末端并与其相通,所述立杆(109)末端与转槽(104)内的吸油垫(105)外壁固定;
所述横轴(115)活动贯穿于主轴(107)左右两侧上方,且所述横轴(115)左侧中部焊接有支板(113),所述支板(113)上表面水平安装有电动机(114),且所述电动机(114)输出端与横轴(115)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横轴(115)右端上下侧固定有相互对应的支块(116),且两个所述支块(116)之间设有连接板(118),所述连接板(118)与两块所述支块(116)相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高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