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安装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47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安装治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内管上卡箍弧形固定板进行使用,旋转调节螺套通过螺纹将调节柱向前伸出,调节柱带动连接杆,连接杆带动锥形导向板和弧形固定板向内收缩,并卡箍固定在内管端口处,然后将限位安装头插接进入钢丝编织管中,由于限位安装头更小更容易套接,能够使内管和钢丝编织管的套接更加方便,然后通过锥形导向板的引导,能够逐渐张开钢丝编织管的口径,使其通过锥形导向板套接到内管上,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安装治具
本技术涉及安装治具
,具体为一种工件安装治具。
技术介绍
治具是一个木工、铁工、钳工、机械、电控以及其他一些手工艺品的大类工具,主要是作为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或两者的一种工具。治具可以分为工艺装配类治具、项目测试类治具和线路板测试类治具三类,治具在工业时代前就已被广泛使用,包括机械治具、木工治具、焊接治具、珠宝治具、以及其他领域。某些类型的治具也称为“模具”或“辅具”,其主要目的是为重复性和准确的重复某部分的重制。编织管包括柔性管件、及编织于柔性管件外围的编织层。通常,该编织层由钢丝材料或纤维材料制成。以钢丝编织管为例,钢丝编织管内是聚四氟乙烯管,外是由不锈钢钢丝编织而成。在模具行业此种管材使用时,会先剪下需要的长度,然后连上接头使用。由于外管是钢丝编织而成,剪下时会有部分钢丝散开,造成钢丝编织管插入接头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安装治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前端开口处卡箍有弧形固定板,所述弧形固定板前端面固定安装有锥形导向板,所述锥形导向板前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转动安装在第一连接支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支座固定安装在固定盘上,所述固定盘前端面上安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转动安装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固定安装在调节螺套上,所述调节螺套上开设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的前端面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安装头,所述调节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支座,所述第二连接支座上固定转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转动安装在第三连接支座上,所述第三连接支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锥形导向板的内壁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固定板的内壁上固定粘接有防止脱落的橡胶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螺套上固定安装有便于旋转的转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锥形导向板和所述弧形固定板上下对称设置为两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内管上卡箍弧形固定板进行使用,旋转调节螺套通过螺纹将调节柱向前伸出,调节柱带动连接杆,连接杆带动锥形导向板和弧形固定板向内收缩,并卡箍固定在内管端口处,然后将限位安装头插接进入钢丝编织管中,由于限位安装头更小更容易套接,能够使内管和钢丝编织管的套接更加方便,然后通过锥形导向板的引导,能够逐渐张开钢丝编织管的口径,使其通过锥形导向板套接到内管上,使用方便,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中:1-内管、2-锥形导向板、201-第三连接支座、3-弧形固定板、4-第一连接板、5-第一连接支座、6-固定盘、7-连接套、8-调节螺套、801-转片、802-连接盘、9-调节柱、901-第二连接支座、10-限位安装头、11-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工件安装治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内管1,所述内管1前端开口处卡箍有弧形固定板3,所述弧形固定板3前端面固定安装有锥形导向板2,所述锥形导向板2前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4,所述第一连接板4转动安装在第一连接支座5上,所述第一连接支座5固定安装在固定盘6上,所述固定盘6前端面上安装有连接套7,所述连接套7内转动安装有连接盘802,所述连接盘802固定安装在调节螺套8上,所述调节螺套8上开设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柱9,所述调节柱9的前端面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安装头10,所述调节柱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支座901,所述第二连接支座901上固定转动安装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固定转动安装在第三连接支座201上,所述第三连接支座201固定安装在所述锥形导向板2的内壁上。所述弧形固定板3的内壁上固定粘接有防止脱落的橡胶垫。所述调节螺套8上固定安装有便于旋转的转片801。所述锥形导向板2和所述弧形固定板3上下对称设置为两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在内管1上卡箍弧形固定板3进行使用,旋转调节螺套8通过螺纹将调节柱9向前伸出,调节柱9带动连接杆11,连接杆11带动锥形导向板2和弧形固定板3向内收缩,并卡箍固定在内管1端口处,然后将限位安装头10插接进入钢丝编织管中,由于限位安装头10更小更容易套接,能够使内管1和钢丝编织管的套接更加方便,然后通过锥形导向板2的引导,能够逐渐张开钢丝编织管的口径,使其通过锥形导向板2套接到内管上,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上述虽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安装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所述内管(1)前端开口处卡箍有弧形固定板(3),所述弧形固定板(3)前端面固定安装有锥形导向板(2),所述锥形导向板(2)前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4),所述第一连接板(4)转动安装在第一连接支座(5)上,所述第一连接支座(5)固定安装在固定盘(6)上,所述固定盘(6)前端面上安装有连接套(7),所述连接套(7)内转动安装有连接盘(802),所述连接盘(802)固定安装在调节螺套(8)上,所述调节螺套(8)上开设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柱(9),所述调节柱(9)的前端面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安装头(10),所述调节柱(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支座(901),所述第二连接支座(901)上固定转动安装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固定转动安装在第三连接支座(201)上,所述第三连接支座(201)固定安装在所述锥形导向板(2)的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安装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所述内管(1)前端开口处卡箍有弧形固定板(3),所述弧形固定板(3)前端面固定安装有锥形导向板(2),所述锥形导向板(2)前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4),所述第一连接板(4)转动安装在第一连接支座(5)上,所述第一连接支座(5)固定安装在固定盘(6)上,所述固定盘(6)前端面上安装有连接套(7),所述连接套(7)内转动安装有连接盘(802),所述连接盘(802)固定安装在调节螺套(8)上,所述调节螺套(8)上开设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柱(9),所述调节柱(9)的前端面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安装头(10),所述调节柱(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海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金精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