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0738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包括血筒素、普鲁士蓝纳米颗粒、生物仿生膜包裹层和透明质酸修饰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靶向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合成普鲁士蓝纳米颗粒;制备生物仿生膜;使用普鲁士蓝纳米颗粒和血筒素制备普鲁士蓝负载血筒素纳米粒子;使用生物仿生膜和普鲁士蓝负载血筒素纳米粒子制备生物仿生膜包裹普鲁士蓝负载血筒素纳米粒子;进行透明质酸修饰,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该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能够将血筒素准确地递送到关节炎的病变部位,延长药物在关节炎病发部位的提留时间,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在制备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的应用。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靶向药物,具体涉及一种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及该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在制备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血筒是一种土家族常用的药用植物,为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植物异型南五味子Kadsura heteroclita(Roxb)Craib,常用其藤茎入药。血筒性味甘,微辛,温。具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之功效,土家民族民间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胃脘痛、经痛、骨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感冒、产后风瘫等症。血筒素是从血筒中提取的三萜类化合物五内酯E(schisanlactone E、SE),现有的研究认为,SE能够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繁殖和生长,并抑制其炎性因子的表达,具有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
[000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导致患者丧失劳动力或者致残。类风湿关节炎目前尚无法治愈,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但长期的药物治疗通常会产生较强的不良反应,降低了病人对药物的耐受和影响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长期治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能够将血筒素递送到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变部位,提高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
[000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得到能够将血筒素递送到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变部位的靶向药物。
[0006]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在制备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包括血筒素、普鲁士蓝纳米颗粒、生物仿生膜包裹层和透明质酸修饰层。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普鲁士蓝负载层为普鲁士蓝立方体纳米颗粒、普鲁士蓝球形颗粒或者普鲁士蓝立方体纳米颗粒与普鲁士蓝球形颗粒的混合物。普鲁士蓝(PB)是一种具有金属有机骨架(MOF)结构的纳米材料,已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局(FDA)批准用于治疗铊和铯放射性暴露。立方体的普鲁士蓝纳米颗粒的金属有机骨架结构能够与血筒素较好的结合,将血筒素携带到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变部位。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生物仿生膜包裹层为红细胞膜与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膜组成的融合膜。红细胞膜(RBCM),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可以帮助包裹的材料在血液中的运输。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膜(RAFLSM)提取自关节炎症状态下的滑膜细
胞,该细胞膜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分子如CD
44
分子,能与关节炎病理状态的炎性滑膜组织进行靶向识别,进而聚集到病变的关节炎滑膜中,这是一种特殊的“归巢效应”。而红细胞膜与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膜杂化成的生物仿生膜(RFM)具有两种生物膜的功能特点,在包裹了药物材料后,能够将药物材料准确递送至关节炎发病部位。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红细胞膜为大鼠红细胞膜。大鼠红细胞膜获取容易,生物相容性较好。
[0011]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合成普鲁士蓝纳米颗粒;S20、制备生物仿生膜;S30、使用所述普鲁士蓝纳米颗粒和血筒素制备普鲁士蓝负载血筒素纳米粒子;S40、使用所述生物仿生膜和所述普鲁士蓝负载血筒素纳米粒子制备生物仿生膜包裹普鲁士蓝负载血筒素纳米粒子;S50、对所述生物仿生膜包裹普鲁士蓝负载血筒素纳米粒子进行透明质酸修饰,得到所述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生物仿生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1、将大鼠红细胞溶血后,超声破碎,过滤,得到红细胞膜片段;S22、将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低渗裂解后,超声破碎,冻融数次,离心,得到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片段;S23、将所述红细胞膜片段和所述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片段等体积混合,加压过滤,离心,得到所述生物仿生膜。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普鲁士蓝负载血筒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为:将血筒素和所述普鲁士蓝纳米颗粒按4:1的质量比混合,搅拌,透析去除未负载的血筒素,得到所述普鲁士蓝负载血筒素纳米粒子。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生物仿生膜包裹普鲁士蓝负载血筒素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生物仿生膜和所述普鲁士蓝负载血筒素纳米粒子等体积混合,搅拌,使得所述生物仿生膜充分包裹所述普鲁士蓝负载血筒素纳米粒子,离心取沉淀,重悬,得到所述生物仿生膜包裹普鲁士蓝负载血筒素纳米粒子。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透明质酸修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51、将透明质酸中加入1

乙基
‑3‑
(3

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和N

羟基琥珀酰亚胺搅拌活化;S52、在所述生物仿生膜包裹普鲁士蓝负载血筒素纳米粒子中加入活化后的透明质酸和磷脂

聚乙二醇

氨基,搅拌;S53、使用透析袋透析,得到所述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
[0016]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在制备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能够靶向聚集到病变的RAFLS细胞中,提高病变部位的血筒素浓度,增强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降低血液中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筒素浓度,减轻血筒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本专利技术的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的制备手段,能够实现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靶向治疗。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可以制成多种合适的药物剂型,在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PB NPs扫描电镜照片;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PB NPs透射电镜照片;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RAFLSM结构形成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RBCM、RAFLSM及RFM的紫外吸收表征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得到的HA@RFM@PB@SE NPs透射电镜照片;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各纳米颗粒的粒度分布曲线示意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各纳米颗粒的zeta电位示意图;
[0025]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各纳米颗粒的大鼠溶血示意图;
[0026]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各纳米颗粒对RAFLS细胞的细胞活力影响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各纳米颗粒在大鼠体内分布荧光成像图;
[0028]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各纳米颗粒在大鼠内脏中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血筒素、普鲁士蓝纳米颗粒、生物仿生膜包裹层和透明质酸修饰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鲁士蓝负载层为普鲁士蓝立方体纳米颗粒、普鲁士蓝球形颗粒或者普鲁士蓝立方体纳米颗粒与普鲁士蓝球形颗粒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仿生膜包裹层为红细胞膜与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膜组成的融合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细胞膜为大鼠红细胞膜。5.一种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0、合成普鲁士蓝纳米颗粒;S20、制备生物仿生膜;S30、使用所述普鲁士蓝纳米颗粒和血筒素制备普鲁士蓝负载血筒素纳米粒子;S40、使用所述生物仿生膜和所述普鲁士蓝负载血筒素纳米粒子制备生物仿生膜包裹普鲁士蓝负载血筒素纳米粒子;S50、对所述生物仿生膜包裹普鲁士蓝负载血筒素纳米粒子进行透明质酸修饰,得到所述血筒素靶向载药体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仿生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1、将大鼠红细胞溶血后,超声破碎,过滤,得到红细胞膜片段;S22、将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低渗裂解后,超声破碎,冻融数次,离心,得到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片段;S23、将所述红细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余黄合刘斌蔡雄李斌彭彩云江星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