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19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作平台,用于支撑工件,所述工作平台包括:机架;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支撑件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工件的支撑部;驱动部件、连接杆以及滚动件,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滚动件,所述驱动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旋转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连接杆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滚动件突出于所述支撑部以使所述工件与所述支撑部相间隔;所述连接杆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工件支撑于所述支撑部。由于是通过滚动件支撑工件,因此在推拉工件的过程中,支撑部不会对工件产生刮伤。然后可以通过驱动部件驱动连接杆旋转,以使连接该连接杆的滚动件脱离工件并使工件被支撑部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定位支撑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作平台。
技术介绍
激光切割机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市场应用越来越广泛,部分行业对于薄板切割外观质量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为了防止薄板在激光切割的过程中移动而影响定位精度,激光切割机工作台一般采用第二齿条支撑。上料时,通常将薄板推到第二齿条上。因此薄板不可避免的与第二齿条的齿发生摩擦,第二齿条的齿容易刮伤薄板的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作平台。一种工作平台,用于支撑工件,所述工作平台包括:机架;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支撑件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工件的支撑部;驱动部件、连接杆以及滚动件,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滚动件,所述驱动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旋转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连接杆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滚动件突出于所述支撑部以使所述工件与所述支撑部相间隔;所述连接杆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工件支撑于所述支撑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平台还包括连接所述驱动部件以驱动所述驱动部件绕自身的轴向旋转的驱动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直线驱动件、第二齿条和第一齿轮;所述直线驱动件包括固定端和连接所述固定端且做直线往复运动的输出端,所述固定端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以驱动所述第二齿条相对于所述机架滑动,所述第二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和限位块,所述限位杆连接所述直线驱动件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齿条,所述限位块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直线驱动件的输出端驱动所述限位杆运动时,所述限位杆碰撞所述限位块以进行限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穿设于所述限位槽,所述直线驱动件的输出端驱动所述限位杆在所述限位槽中运动时,所述限位杆碰撞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以进行限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间隔设置,所述直线驱动件的输出端驱动所述限位杆在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运动时,所述限位杆与不同的所述限位块碰撞以进行限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块和耐磨块,所述导向块连接所述机架和所述耐磨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耐磨块之间形成导向槽,所述第二齿条穿设于所述导向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和齿轮组,所述齿轮组连接所述旋转驱动件和所述驱动部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和带轮组,所述带轮组连接所述旋转驱动件和所述驱动部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位置的连接杆的轴向与在第二位置的连接杆的轴向的夹角为45°至180°。有益效果:上述的工作平台,用于支撑工件。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支撑件的支撑部支撑工件,支撑部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小,接触压强大,对工件的摩擦力大,能防止工件在加工时移动。对工件进行上料时,通过驱动部件驱动连接杆旋转,以使连接该连接杆的滚动件顶起工件并使工件脱离支撑部,然后可以通过推拉的方式将工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由于是通过滚动件支撑工件,因此在推拉工件的过程中,支撑部不会对工件产生刮伤。然后可以通过驱动部件驱动连接杆旋转,以使连接该连接杆的滚动件脱离工件并使工件被支撑部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工作平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工作平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本技术的两个实施例中的工作平台包含的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机架;110、支撑件;111、支撑部;120、驱动部件;130、连接杆;140、滚动件;141、架体;142、滚珠;210、直线驱动件;211、固定端;212、输出端;220、第二齿条;230、第一齿轮;300、限位组件;310、限位杆;320、限位块;321、限位槽;400、导向组件;410、导向块;420、耐磨块;430、导向槽;500、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工作平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工作平台包括机架100和设置在机架100上的支撑件110。支撑件110有若干个,这些支撑件110彼此间隔设置在机架100上。工作平台可以用来支撑工件,工件的下表面可以被支撑件110支撑。例如,工件为薄板时,薄板的下表面被支撑件110支撑。支撑件110具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部111,支撑部111支撑在薄板的下表面。工作平台上的这些支撑件110的支撑部111的顶部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薄板被这些支撑件110支撑后,这些支撑件110的支撑部111均支撑在薄板的下表面,因此薄板能够被稳定支撑,不会弯曲或翘起。又由于支撑部111与薄板的下表面的接触面积小,接触压强大,对薄板的摩擦力大,能防止薄板在加工时移动。例如,对工件的加工具体可以是通过激光对薄板进行切割。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工作平台还包括驱动部件120、连接杆130和滚动件140。连接杆130连接驱动部件120和滚动件140。驱动部件120用于驱动连接杆130旋转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连接杆130在第一位置时,滚动件140突出于支撑部111以使工件与支撑部111相间隔。连接杆130在第一位置时,工件支撑于支撑部111。例如,连接杆130的轴向和驱动部件120的轴向垂直;连接杆130的一端连接驱动部件120、另一端连接滚动件140。其中,驱动部件120转动连接于机架100。驱动部件120的轴向沿水平方向,当驱动部件120旋转时,驱动部件120能够驱动连接杆130和滚动件140绕驱动部件120旋转。例如,在一个状态时,滚动件140位于连接杆130的正上方;在驱动部件120的驱动下,滚动件140可以运动到连接杆130的正下方。其中,在第一状态时,滚动件140的顶端高出支撑件110的支撑部111,以使滚动件140能够顶起工件并使工件脱离支撑部111。此时,可以将工件进行上料,也就是说,可以将工件放置到工作平台上。具体地,上料时,可以将工件的一端支撑在工作平台的边缘位置,且工件被滚动件140顶起来以脱离支撑部111。然后推动工件滑动至工作平台的合适位置。由于是通过滚动件140支撑工件,因此在推拉工件的过程中,支撑部111不会对工件产生刮伤。然后可以通过驱动部件120驱动连接杆130旋转,以使连接该连接杆130的滚动件140绕驱动部件120旋转,并使滚动件140由竖直向上的状态运动至竖直向下的状态。此时滚动件140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撑工件,所述工作平台包括:/n机架(100);/n支撑件(110),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支撑件(110)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工件的支撑部(111);/n驱动部件(120)、连接杆(130)以及滚动件(140),所述连接杆(130)连接所述驱动部件(120)和所述滚动件(140),所述驱动部件(120)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00);所述驱动部件(120)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130)旋转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连接杆(130)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滚动件(140)突出于所述支撑部(111)以使所述工件与所述支撑部(111)相间隔;所述连接杆(130)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工件支撑于所述支撑部(1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撑工件,所述工作平台包括:
机架(100);
支撑件(110),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支撑件(110)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工件的支撑部(111);
驱动部件(120)、连接杆(130)以及滚动件(140),所述连接杆(130)连接所述驱动部件(120)和所述滚动件(140),所述驱动部件(120)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00);所述驱动部件(120)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130)旋转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连接杆(130)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滚动件(140)突出于所述支撑部(111)以使所述工件与所述支撑部(111)相间隔;所述连接杆(130)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工件支撑于所述支撑部(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还包括连接所述驱动部件(120)以驱动所述驱动部件(120)绕自身的轴向旋转的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直线驱动件(210)、第二齿条(220)和第一齿轮(230);
所述直线驱动件(210)包括固定端(211)和连接所述固定端(211)且做直线往复运动的输出端(212),所述固定端(211)连接于所述机架(100),所述输出端(212)连接所述第二齿条(220)以驱动所述第二齿条(220)相对于所述机架(100)滑动,所述第二齿条(220)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30),所述第一齿轮(230)连接所述驱动部件(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限位组件(300),所述限位组件(300)包括限位杆(310)和限位块(320),所述限位杆(310)连接所述直线驱动件(210)的输出端(212)和所述第二齿条(220),所述限位块(3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英海王伟陈焱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大族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