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用磁铁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86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再生混凝土用磁铁分离装置,涉及再生混凝土生产领域,包括箱体和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箱体内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顶端端口自箱体的顶端伸出,驱动组件包括料箱、滚筒、永磁筒和刮刀料箱自上而下分为入料管、驱动箱和分离箱,入料管自箱体的顶端伸出,驱动箱内转动连接有滚筒,分离箱内转动连接有永磁筒,滚筒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于永磁筒处;永磁筒的斜下方在位于分离箱切口处固定有刮刀,刮刀垂向于永磁筒处,该种基于物料下落时将冲击力转化为旋转力的动能结构,可将大功率电机自装置内剔除,且在剔除后保持良好分离效果的同时,降低生产噪音和电能支出成本,实用价值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再生混凝土用磁铁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再生混凝土生产领域,尤其涉及再生混凝土用磁铁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用磁选分离装置的动力源大多为大功率电机,即大功率电机运行时实现永磁结构的旋转,进而对铁屑进行吸附分离操作,然而大功率电机在运行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以及电能消耗问题,遂急需一种新型绿色分离装置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再生混凝土用磁铁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再生混凝土用磁铁分离装置,包括箱体和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顶端端口自箱体的顶端伸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料箱、滚筒、永磁筒和刮刀所述料箱自上而下分为入料管、驱动箱和分离箱,所述入料管自箱体的顶端伸出,所述驱动箱内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分离箱内转动连接有永磁筒,滚筒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于永磁筒处;所述永磁筒的斜下方在位于分离箱切口处固定有刮刀,刮刀垂向于永磁筒处。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弹力结构,所述滚筒的环形外表面处设置有弹力结构,弹力结构包括弹簧、转板和固定板;所述滚筒的环形外表面处等分连接有六个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板,转板和固定板的夹层处对称设置有两个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支撑于弹簧和固定板的端面处。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挡板,所述驱动箱和分离箱之间在位于入料管的内壁处连接有挡板,挡板倾斜固定连接于入料管处,挡板垂向于永磁筒处。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的下方在位于箱体壁体处固定有隔板,隔板处于永磁筒的正下方。优选的,所述刮刀的边沿相较于永磁筒的外表面为间隙状。优选的,所述滚筒至永磁筒处的传动比为三比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基于再生混凝土自入料管下料时所产生的重力,进而在再生混凝土接触滚筒以及弹力结构时,将重力转化为滚筒转动时所需的旋转力度,随后经由皮带的传动,对永磁筒进行驱动,该种基于物料下落时将冲击力转化为旋转力的动能结构,可将大功率电机自装置内剔除,且在剔除后保持良好分离效果的同时,降低生产噪音和电能支出成本,实用价值更佳。2、本技术基于再生混凝土自入料管下料时所产生的重力,进而在再生混凝土接触转板时,通过转板和固定板夹层内对称设置的弹簧,来对接触时所产生冲击力进行缓冲,且在缓冲中将弹力转化为旋转力度,进而保证滚筒的高效旋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再生混凝土用磁铁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驱动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驱动组件内弹力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隔板;2、箱体;3、驱动组件;31、料箱;32、滚筒;33、弹力结构;34、永磁筒;35、刮刀;36、挡板;331、弹簧;332、转板;333、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再生混凝土用磁铁分离装置,包括箱体2和驱动组件3,箱体2内设置有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顶端端口自箱体2的顶端伸出,驱动组件3包括料箱31、滚筒32、永磁筒34和刮刀35料箱31自上而下分为入料管、驱动箱和分离箱,入料管自箱体2的顶端伸出,驱动箱内转动连接有滚筒32,分离箱内转动连接有永磁筒34,滚筒3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于永磁筒34处;永磁筒34的斜下方在位于分离箱切口处固定有刮刀35,刮刀35垂向于永磁筒34处;驱动组件3包括挡板36,驱动箱和分离箱之间在位于入料管的内壁处连接有挡板36,挡板36倾斜固定连接于入料管处,挡板36垂向于永磁筒34处。本实施例中,基于再生混凝土自入料管下料时所产生的重力,进而在再生混凝土接触滚筒32以及弹力结构33时,将重力转化为滚筒32转动时所需的旋转力度,随后经由皮带的传动,对永磁筒34进行驱动,进而在再生混凝土继续下料时,通过挡板36的引导,将再生混凝土导向至永磁筒34处进行磁性吸附处理,吸附后经由刮刀35对铁钴镍等金属材质进行剥离操作。实施例2如图2-3所示,再生混凝土用磁铁分离装置,驱动组件3包括弹力结构33,滚筒32的环形外表面处设置有弹力结构33,弹力结构33包括弹簧331、转板332和固定板333;滚筒32的环形外表面处等分连接有六个固定板333,固定板33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板332,转板332和固定板333的夹层处对称设置有两个弹簧331,弹簧331的两端分别支撑于弹簧331和固定板333的端面处。本实施例中,基于再生混凝土自入料管下料时所产生的重力,进而在再生混凝土接触转板332时,通过转板332和固定板333夹层内对称设置的弹簧331,来对接触时所产生冲击力进行缓冲,且在缓冲中将弹力转化为旋转力度,进而保证滚筒32的高效旋转。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再生混凝土用磁铁分离装置,包括箱体(2)和驱动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内设置有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顶端端口自箱体(2)的顶端伸出,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料箱(31)、滚筒(32)、永磁筒(34)和刮刀(35)所述料箱(31)自上而下分为入料管、驱动箱和分离箱,所述入料管自箱体(2)的顶端伸出,所述驱动箱内转动连接有滚筒(32),所述分离箱内转动连接有永磁筒(34),滚筒(3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于永磁筒(34)处;所述永磁筒(34)的斜下方在位于分离箱切口处固定有刮刀(35),刮刀(35)垂向于永磁筒(34)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再生混凝土用磁铁分离装置,包括箱体(2)和驱动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内设置有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顶端端口自箱体(2)的顶端伸出,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料箱(31)、滚筒(32)、永磁筒(34)和刮刀(35)所述料箱(31)自上而下分为入料管、驱动箱和分离箱,所述入料管自箱体(2)的顶端伸出,所述驱动箱内转动连接有滚筒(32),所述分离箱内转动连接有永磁筒(34),滚筒(3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于永磁筒(34)处;所述永磁筒(34)的斜下方在位于分离箱切口处固定有刮刀(35),刮刀(35)垂向于永磁筒(34)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用磁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弹力结构(33),所述滚筒(32)的环形外表面处设置有弹力结构(33),弹力结构(33)包括弹簧(331)、转板(332)和固定板(333);所述滚筒(32)的环形外表面处等分连接有六个固定板(333),固定板(333)的一侧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岳徐友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名和集团荣和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