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烹饪器具有关,更详而言之,乃特指一种具炒制及捞面功能之伊勺。技术背景 在食物烹饪习惯中,翻炒可谓最普遍使用的方式之一,能否将食材均匀炒熟,往往是评价菜肴水平之关键。举例而言,炒饭几乎为AA均曾制作之菜肴,然必须能够将米饭炒为粒 粒分明,均匀为佐料及搭配食材所附着,方能称为成功的作 品。其实,非唯各式炒饭,不论何种食材之烹调,均讲究能否使食材于锅中均匀受热,并沾附调味品。一般惯用之炒铲,概具有一手把及一楔形之伊板,藉由 4产板频繁之翻动,使食材达到均匀混合的目的。然而, 一但 遭遇食材结块之情形(例如饭粒、肉末等),或使用者欲均匀 散布玉米、花生等粒状食材,使其均匀受热时,使用者必需 以伊板下压食材于锅面之间,以迫使结块食材散开。此种方式,除费力外;更可能使食材因不当挤压破裂变形,影响食物成品 之外观,甚而破坏食物口感。再者,因食材未能均匀分歉于炒锅内部,烹调过程中无法 均匀受热,造成部分食材烧焦而部分食材未熟之情形。有鉴于此,本案之创作人乃致力研发一多用途之具炒制及撈面功能之铲勺,冀将惯用炒铲进行改良,使其藉由结合一惯用捞面勺之结构, 一则得以使单一之厨具发挥多重功能,二则利用惯用捞面勺之结构,俾达使食材均匀M之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之需要,本创作提供一具炒制及捞面功能之伊勺,其系以复数长条状凸出物结合于一惯用厨具之背面,使单 一厨具除其原本功能之外,亦复有助^t食材达到使食材均匀受热之功效,同时并可发挥捞取条状食材之功能。本创作可达成之目的及功效之一,系透过使用本创作之具炒制及捞面功能之伊勺,使用者可轻易利用妒板背面所设之凸出物,使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炒制及捞面功能之铲勺,包含手持部(1)及操作部(2),其特征在于操作部(2)的下方,设有复数间隔排列之长条状凸出物(3),除了习用铲勺功能外,藉由该凸出物(3),可用于均匀分散粒状食材或捞取条状食材之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炒制及捞面功能之铲勺,包含手持部(1)及操作部(2),其特征在于操作部(2)的下方,设有复数间隔排列之长条状凸出物(3),除了习用铲勺功能外,藉由该凸出物(3),可用于均匀分散粒状食材或捞取条状食材之功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伊勺,该凸出物(3)可以为柱体或是径宽逐渐变小的锥体。3 .根据权利要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