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羽毛球捡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60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羽毛球捡球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履带,车体的上端固定有机械臂,羽毛球捡球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车体内的吸气机构,车体的左侧固定有一储球箱,车体的右侧固定有一集球箱,集球箱的顶部具有一开口,集球箱的右侧具有一豁口,豁口处固定有两块呈八字形分布的收集板,集球箱的左侧通过气管与吸气机构连通,车体内还可移动设置有用于封闭开口的封板;优点是能够代替人工自动捡球。捡球效果较高且能储存更多的羽毛球,避免人工频繁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羽毛球捡球装置
本技术涉及体育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羽毛球捡球装置。
技术介绍
羽毛球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因其简单易学、容易上手且兼具趣味性和对抗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羽毛球训练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羽毛球被打落在地上。目前收集羽毛球的主要方法是靠运动员用手捡球。运动员不断地弯腰、低头用手捡球,这样既费时又费力,尤其多球训练时,练习密度和强度都很大,体力消耗比较大,而连续的弯腰、低头捡球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产生头晕,使身体受到伤害。另外,运动员在一轮多球练习后,捡多个羽毛球,身体得不到适当休息,体能不能快速恢复,影响下一轮的多球练习。为此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752140.4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羽毛球捡球装置,该捡球装置由视觉系统寻物,通过图像处理识别已废弃的羽毛球,然后机械臂将球捡入储球空间,主要包括视觉系统、机械臂、履带行走系统、中央控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等。其主要通过车载的无线接收设备,发送信号让装置自行运动到球分散密集的地方,通过可旋转的摄像头自行识别丢弃的羽毛球,计算最佳路线,快速智能捡球。但是上述设备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其是发现一个羽毛球后再通过机械臂进行拾取,虽然代替了人工进行进球,但是效率较慢,不适合大规模捡球;2只设置了一个储球箱,储球量有限,当储球箱满后还是需要人工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羽毛球捡球装置,其能够代替人工自动捡球。捡球效果较高且能储存更多的羽毛球,避免人工频繁收集。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羽毛球捡球装置,包括车体,所述的车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履带,所述的车体的上端固定有机械臂,所述的羽毛球捡球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车体内的吸气机构,所述的车体的左侧固定有一储球箱,所述的车体的右侧固定有一集球箱,所述的集球箱的顶部具有一开口,所述的集球箱的右侧具有一豁口,所述的豁口处固定有两块呈八字形分布的收集板,所述的集球箱的左侧通过气管与所述的吸气机构连通,所述的车体内还可移动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的开口的封板。所述的机械臂的底部与所述的车体之间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基座、转向电机和转向盘,所述的基座连接在所述的车体的上端,所述的转向电机固定在所述的基座内,所述的转向盘固定在所述的机械臂的底部,且与所述的转向电机的输出轴相固定。该结构中,转向机构的设置用于驱动机械臂进行周向运动,从而能够在保持车体不动的情况下拾取不同区域的羽毛球,同时还能够将羽毛球便捷储放到储球箱或集球箱中,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转向电机的转动带动转向盘转动,从而带动整个机械臂转动。所述的基座与所述的车体之间设置有位移机构,所述的位移机构包括位移电机、丝杆和轴承座,所述的位移电机固定在所述的车体上端的左侧,所述的轴承座固定在所述的车体上端的右侧,所述的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的位移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所述的丝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的轴承座上,所述的基座通过螺母套与所述的丝杆相连接。该结构中,位移机构的设置用于驱动基座左右直线运动,从而能够带动整个机械臂左右位移,以此更好适应现场环境,灵活性更高,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位移电机驱动丝杆转动,基座在螺母套与丝杆的配合下,实现左右位移,结构简单且实用。所述的车体的左侧设置有一供所述的封板进出的通槽。该结构中,通槽的设置利于封板进出。所述的车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封板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由两组皮带轮单元组成,每组所述的皮带轮单元包括两个同步轮和绕设在两个所述的同步轮之间的皮带,两个所述的同步轮分别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的车体内,所述的车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所述的同步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的封板通过延伸板固定在所述的皮带上。该结构中,驱动机构的设置用于驱动封板左右位移,以此来封闭开口,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使得吸气机构能够顺利吸取羽毛球,其具体工作原理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其中一个同步轮转动,从而使得皮带能够运动,来带动封板进行移动,采用此种形式,一方面传动较为平稳,另一方面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实现。所述的吸气机构包括吸气泵,所述的吸气泵的出口与所述的气管相连通,所述的气管的出口连接有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的集球箱的左侧。该结构中,过滤网的设置能够阻止大颗杂质进入到吸气泵中,此外还起到截留羽毛球的作用。所述的集球箱的右侧设置有引导斜面。该结构中,引导斜面的作用能够使羽毛球顺利进入到集球箱中。所述的储球箱和所述的集球箱均由亚克力材质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履带的设置能够驱动车体平稳运动,且能适应不同的地面环境;机械臂能够拾取羽毛球,并将羽毛球放置到储球箱或集球箱中,储球箱与集球箱结合使用,能够一次性储存更大量的羽毛球,避免了人工频繁收集;吸气机构的设置能够吸取羽毛器,从而提高捡球效率;两块收集板呈八字形分布,能引导羽毛器由豁口顺利进入到集球箱内;封板的设置起到封闭开口的目的,以此来使整个集球箱只留一个豁口,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使吸气机构发挥最大作用;本技术能够代替人工自动捡球。捡球效果较高且能储存更多的羽毛球,避免人工频繁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集球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吸气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转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羽毛球捡球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履带2,车体1的上端固定有机械臂3,羽毛球捡球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车体1内的吸气机构4,车体1的左侧固定有一储球箱11,车体1的右侧固定有一集球箱12,集球箱12的顶部具有一开口13,集球箱12的右侧具有一豁口14,豁口14处固定有两块呈八字形分布的收集板15,集球箱12的左侧通过气管42与吸气机构4连通,车体1内还可移动设置有用于封闭开口13的封板5。车体1上还固定有摄像头与控制器,摄像头用于寻找散落在地上的羽毛球,一旦发现目标就会反馈给控制器,进而控制器控制机械臂3进行拾取,此外现有技术,故不赘述。实施例二: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机械臂3的底部与车体1之间设置有转向机构6,转向机构6包括基座61、转向电机62和转向盘63,基座61连接在车体1的上端,转向电机62固定在基座61内,转向盘63固定在机械臂3的底部,且与转向电机62的输出轴相固定。该结构中,转向机构6的设置用于驱动机械臂3进行周向运动,从而能够在保持车体1不动的情况下拾取不同区域的羽毛球,同时还能够将羽毛球便捷储放到储球箱11或集球箱12中,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转向电机62的转动带动转向盘63转动,从而带动整个机械臂3转动。基座61与车体1之间设置有位移机构7,位移机构7包括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羽毛球捡球装置,包括车体,所述的车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履带,所述的车体的上端固定有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羽毛球捡球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车体内的吸气机构,所述的车体的左侧固定有一储球箱,所述的车体的右侧固定有一集球箱,所述的集球箱的顶部具有一开口,所述的集球箱的右侧具有一豁口,所述的豁口处固定有两块呈八字形分布的收集板,所述的集球箱的左侧通过气管与所述的吸气机构连通,所述的车体内还可移动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的开口的封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毛球捡球装置,包括车体,所述的车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履带,所述的车体的上端固定有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羽毛球捡球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车体内的吸气机构,所述的车体的左侧固定有一储球箱,所述的车体的右侧固定有一集球箱,所述的集球箱的顶部具有一开口,所述的集球箱的右侧具有一豁口,所述的豁口处固定有两块呈八字形分布的收集板,所述的集球箱的左侧通过气管与所述的吸气机构连通,所述的车体内还可移动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的开口的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捡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臂的底部与所述的车体之间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基座、转向电机和转向盘,所述的基座连接在所述的车体的上端,所述的转向电机固定在所述的基座内,所述的转向盘固定在所述的机械臂的底部,且与所述的转向电机的输出轴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羽毛球捡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与所述的车体之间设置有位移机构,所述的位移机构包括位移电机、丝杆和轴承座,所述的位移电机固定在所述的车体上端的左侧,所述的轴承座固定在所述的车体上端的右侧,所述的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的位移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所述的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琳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