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科用产后上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53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科用产后上药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右两端固接有方架,所述方架的内壁左侧下方固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壁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蜗杆、立板、导线、控制器和半齿蜗轮,所述电机的外壁与支架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蜗杆的右侧相固接。通过动力机构电机带动蜗杆转动使半齿蜗轮转动,调节患者角度,使用简单,节省体力,便于使用,提高了实用性,通过控制机构和调整机构的配合便于调节镜子角度,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保证了上药效率,通过方架顶部弧板实现了对腿部的限制,避免了疼痛时腿部偏移,防止了伤口拉扯,避免了二次伤害,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科用产后上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产科用产后上药装置
,具体为一种产科用产后上药装置。
技术介绍
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现有产科用产后上药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人为转动调节患者角度,使用麻烦,耗费体力,不便于使用,降低了实用性,并且镜子离患者较远不便于控制,装置需要多人配合使用,降低了效率,影响上药效果,同时腿部没有限制,上药疼痛使容易造成腿部移动,对伤口造成拉扯,导致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科用产后上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产科用产后上药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人为转动调节患者角度,使用麻烦,耗费体力,不便于使用,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产科用产后上药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右两端固接有方架,所述方架的内壁左侧下方固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壁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蜗杆、立板、导线、控制器和半齿蜗轮;所述电机的外壁与支架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蜗杆的右侧相固接,所述蜗杆的外壁左侧与立板的右侧上方转动相连,所述立板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相固接,所述电机的正面右侧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底部电性相连,所述控制器的左侧与方架的右侧上方相固接,所述蜗杆的顶部与半齿蜗轮的底部啮合相连。优选的,所述方架的正面右侧加工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与半齿蜗轮的上方转动相连。优选的,所述半齿涡轮的正面左侧加工有曲槽,所述曲槽的内壁安装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圆板、直板、滑槽、滑块、竖板和齿条;所述圆板的外壁与曲槽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圆板的正面与直板的后端面右侧相贴合,所述直板的正面加工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与滑块的外壁滑动卡接,所述滑块的后端面与圆板的正面相固接,所述直板的右侧与竖板的左侧相固接,所述直板的左侧与齿条的右侧相固接。优选的,所述圆板和曲槽组成滑动机构。优选的,所述方架的正面左侧安装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凹板、竖杆、齿轮、短板和镜子;所述凹板的顶部与方架的正面左侧相固接,所述凹板的内壁底部与竖杆的底部转动相连,所述竖杆的外壁下方与齿轮的内壁相固接,所述齿轮的正面与齿条的后端面左侧啮合相连,所述凹板的正面左侧与短板的后端面相固接,所述短板的内壁与齿条的外壁左侧间隙配合,所述竖杆的顶部与镜子的左侧底部相固接。优选的,所述方架的顶部左端固接有弧板,所述方架的顶部左侧固接有垫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产科用产后上药装置通过动力机构电机带动蜗杆转动使半齿蜗轮转动,调节患者角度,使用简单,节省体力,便于使用,提高了实用性。通过控制机构和调整机构的配合便于调节镜子角度,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保证了上药效率。通过方架顶部弧板实现了对腿部的限制,避免了疼痛时腿部偏移,防止了伤口拉扯,避免了二次伤害,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电机、蜗杆和立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圆板、直板和滑槽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凹板、竖杆和齿轮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动力机构,201、电机,202、蜗杆,203、立板,204、导线,205、控制器,206、半齿蜗轮,3、控制机构,301、圆板,302、直板,303、滑槽,304、滑块,305、竖板,306、齿条,4、调整机构,401、凹板,402、竖杆,403、齿轮,404、短板,405、镜子,5、支架,6、凹槽,7、曲槽,8、方架,9、弧板,10、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产科用产后上药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左右两端固接有方架8,方架8的内壁左侧下方固接有支架5,支架5的内壁安装有动力机构2,动力机构2包括电机201、蜗杆202、立板203、导线204、控制器205和半齿蜗轮206,电机201的外壁与支架5的内壁相固接,电机201的型号为Y2-1,电机201的输出端与蜗杆202的右侧相固接,蜗杆202的外壁左侧与立板203的右侧上方转动相连,蜗杆202受力通过立板203右侧上方轴承进行转动,立板203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相固接,电机201的正面右侧通过导线204与控制器205的底部电性相连,控制器205的型号为NPO-08,控制器205的左侧与方架8的右侧上方相固接,蜗杆202的顶部与半齿蜗轮206的底部啮合相连,蜗杆202转动带动半齿蜗轮206转动。方架8的正面右侧加工有凹槽6,凹槽6的内壁与半齿蜗轮206的上方转动相连,半齿蜗轮206受力通过凹槽6内壁销轴进行转动,半齿涡轮206的正面左侧加工有曲槽7,曲槽7的内壁安装有控制机构3,控制机构3包括圆板301、直板302、滑槽303、滑块304、竖板305和齿条306,圆板301的外壁与曲槽7的内壁滑动卡接,圆板301受力通过曲槽7内壁滑动,圆板301的正面与直板302的后端面右侧相贴合,直板302的正面加工有滑槽303,滑槽303的内壁与滑块304的外壁滑动卡接,滑块304受力通过滑槽303的内壁左右滑动,滑块304的后端面与圆板301的正面相固接,直板302的右侧与竖板305的左侧相固接,直板302的左侧与齿条306的右侧相固接,圆板301和曲槽7组成滑动机构,圆板301受力通过曲槽7的内壁进行圆弧滑动,方架8的正面左侧安装有调整机构4,调整机构4包括凹板401、竖杆402、齿轮403、短板404和镜子405,凹板401的顶部与方架8的正面左侧相固接,凹板401的内壁底部与竖杆402的底部转动相连,竖杆402受力通过凹板401内壁底部轴承进行转动,竖杆402的外壁下方与齿轮403的内壁相固接,齿轮403的正面与齿条306的后端面左侧啮合相连,齿条306左右移动带动齿轮403转动,凹板401的正面左侧与短板404的后端面相固接,短板404的内壁与齿条306的外壁左侧间隙配合,齿条306受力通过短板404的内壁左右移动,竖杆402的顶部与镜子405的左侧底部相固接,镜子405为圆镜,方架8的顶部左端固接有弧板9,方架8的顶部左侧固接有垫板10。本实例中,在使用该装置时,患者臀部与垫板10的顶部相接触,上半身躺在半齿蜗轮206的顶部,腿部弯曲使脚步放在弧板9内部,然后启动控制器205,通过内部控制模块利用导线204带动电机201工作,电机201工作带动蜗杆202转动,转动的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科用产后上药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右两端固接有方架(8),所述方架(8)的内壁左侧下方固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内壁安装有动力机构(2);/n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电机(201)、蜗杆(202)、立板(203)、导线(204)、控制器(205)和半齿蜗轮(206);/n所述电机(201)的外壁与支架(5)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电机(201)的输出端与蜗杆(202)的右侧相固接,所述蜗杆(202)的外壁左侧与立板(203)的右侧上方转动相连,所述立板(203)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相固接,所述电机(201)的正面右侧通过导线(204)与控制器(205)的底部电性相连,所述控制器(205)的左侧与方架(8)的右侧上方相固接,所述蜗杆(202)的顶部与半齿蜗轮(206)的底部啮合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科用产后上药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右两端固接有方架(8),所述方架(8)的内壁左侧下方固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内壁安装有动力机构(2);
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电机(201)、蜗杆(202)、立板(203)、导线(204)、控制器(205)和半齿蜗轮(206);
所述电机(201)的外壁与支架(5)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电机(201)的输出端与蜗杆(202)的右侧相固接,所述蜗杆(202)的外壁左侧与立板(203)的右侧上方转动相连,所述立板(203)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相固接,所述电机(201)的正面右侧通过导线(204)与控制器(205)的底部电性相连,所述控制器(205)的左侧与方架(8)的右侧上方相固接,所述蜗杆(202)的顶部与半齿蜗轮(206)的底部啮合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用产后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架(8)的正面右侧加工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内壁与半齿蜗轮(206)的上方转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用产后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齿蜗轮(206)的正面左侧加工有曲槽(7),所述曲槽(7)的内壁安装有控制机构(3);
所述控制机构(3)包括圆板(301)、直板(302)、滑槽(303)、滑块(304)、竖板(305)和齿条(306);
所述圆板(301)的外壁与曲槽(7)的内壁滑动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蜜徐莉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