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机延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49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机延长管,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连接筒体和排水出口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管路的后端用于连接呼吸回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前端用于连接供使用者吸气或呼气的呼吸装置;所述连接筒体的前端与第二管路的后端相连,所述连接筒体的后端与第一管路的前端相连;在所述连接筒体的外壁能够打开并形成排水出口;该排水出口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排水出口的打开和关闭,其中,排水出口控制装置的控制输入端位于第二管路的前部位置。这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断开呼吸机,直接通过使用排水出口控制装置来打开排水出口,并且,由于排水出口控制装置设置在第二管路的前部位置,不用特地到连接筒体的位置打开排水出口,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机延长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呼吸机延长管。
技术介绍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从肺中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一些水汽,在经过呼吸机延长管时,水汽遇冷凝结成水滴,水滴积少成多,逐渐充满呼吸机延长管,带来呼吸机延长管堵塞或回流的风险。现有的呼吸机是采用整体更换呼吸机延长管的方式避免上述风险。此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其一,呼吸系统疾病往往都具有传染性,因此,呼吸机管道往往不能重复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其二,在更换呼吸机延长管时,需要先断开呼吸机,然后为患者连接另一台呼吸机,这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护人员亲自操作,普通护理人员无法胜任,这无形中增加了医疗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呼吸机延长管,包括: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后端用于连接呼吸回路;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前端用于连接供使用者吸气或呼气的呼吸装置;连接筒体,所述连接筒体的前端与第二管路的后端相连,所述连接筒体的后端与第一管路的前端相连;在所述连接筒体的外壁能够打开并形成排水出口;排水出口控制装置,该排水出口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排水出口的打开和关闭,其中,排水出口控制装置的控制输入端位于第二管路的前部位置。r>这样,本申请无需断开呼吸机,直接通过使用排水出口控制装置来打开排水出口,并且,由于排水出口控制装置设置在第二管路的前部位置,不用特地到连接筒体的位置打开排水出口,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体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前侧壁通过水平设置的铰轴与一盖板的前侧相铰接,盖板和第二管路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带动盖板往封闭排水孔方向运动的盖板复位弹簧;所述第二管路的前部周向外壁设置有把手;排水出口控制装置包括一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包括一根拉绳,拉绳的一端连接在把手上并形成所述控制输入端,拉绳的另一端作为拉动输出端。这样,盖板不受外力时依靠盖板复位弹簧将排水孔封闭,然后依靠控制开关拉动拉绳,控制盖板向外张开,积水从盖板张开后形成的排水出口掉落,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事先在该位置放置容器来装积水,或者通过负压装置将积水吸出。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还包括一提把,所述提把沿第二管路的径向延伸设置于第二管路前端外部并位于把手的后方,所述提把依靠沿第二管路的轴向延伸设置的提把复位弹簧和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提把和拉绳的拉动输出端固定相连。这样,可以通过向前拉动提把带动拉绳向前位移,使得盖板向外张开以打开排水出口,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快捷的优点。更进一步地,所述提把位于把手靠近第二管路的一端,且所述提把远离第二管路的一端短于把手远离第二管路的一端至少5cm距离;其中,所述提把不受外力时,其后侧表面距离所述把手的后侧表面小于5cm距离。这样,在使用时可以依靠中指、无名子、小指以及大拇指握住把手外端,将食指搭接在提把的后侧表面,需要控制开关打开时只需食指向前拉动提把即可,进一步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路的外表面同轴套设有平衡环,平衡环沿第二管路轴向滑动地套接在第二管路外,平衡环正对提把的位置与拉绳固定相连,平衡环的后端对应各个盖板分别设置有拉动构件,该拉动构件和对应盖板的外表面相连。这样,依靠平衡环可以将提把单个方向的施力改变方向后均匀施加到每个盖板上,提高同时控制多个盖板向外张开的稳定性和顺畅程度。更进一步地,每个盖板前端通过水平并列间隔设置的两个铰轴和第二管路铰接,两个铰轴沿对应盖板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拉动构件与该中心线重合设置。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拉动盖板张开时的受力均匀稳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路的外表面具有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滑槽,所述平衡环内表面对应滑槽设置有向内的滑动凸起,滑动凸起可滑动地配合在滑槽内。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平衡环在第二管路外表面的滑动,提高动作稳定性。更进一步地,其中一条滑槽沿正对提把和拉绳的方向设置,且另一条滑槽沿背离提把方向的直径另一端设置。这样,该独特位置的两条滑槽和滑动凸起配合,可以抵消平衡环由于单侧上拉形成的侧翻力矩,使得平衡环能够更加平顺稳定地上下滑动,提高装置使用稳定性和顺畅程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呼吸机延长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呼吸机延长管在盖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管路;2-第二管路;3-连接筒体;4-排水出口控制装置,41-盖板,42-把手,43-拉绳,44-提把,45-提把复位弹簧,46-平衡环,47-拉动构件,48-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呼吸机延长管,包括第一管路1、第二管路2、连接筒体3和排水出口控制装置4,所述第一管路1的后端用于连接呼吸回路;所述第二管路2的前端用于连接供使用者吸气或呼气的呼吸装置;所述连接筒体3的前端与第二管路2的后端相连,所述连接筒体3的后端与第一管路1的前端相连;在所述连接筒体3的外壁能够打开并形成排水出口;该排水出口控制装置4用于控制排水出口的打开和关闭,其中,排水出口控制装置4的控制输入端位于第二管路2的前部位置。这样,本申请无需断开呼吸机,直接通过使用排水出口控制装置来打开排水出口,并且,由于排水出口控制装置设置在第二管路的前部位置,不用特地到连接筒体的位置打开排水出口,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筒体3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前侧壁通过水平设置的铰轴(未图示)与一盖板41的前侧相铰接,盖板41和第二管路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带动盖板41往封闭排水孔方向运动的盖板复位弹簧(未图示)。所述第二管路2的前部周向外壁设置有把手42。排水出口控制装置4包括一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包括一根拉绳43,拉绳43的一端连接在把手42上并形成所述控制输入端,拉绳43的另一端作为拉动输出端。实施时,盖板复位弹簧可以是设置在铰轴上的扭簧。实施时,连接筒体3可以是由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条形板围成的筒形结构,每个条形板前端和第二管路后端依靠水平设置的铰轴铰接,条形板和第二管路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带动条形板往合拢成筒形结构方向运动的条形板复位弹簧。这样,盖板不受外力时依靠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机延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后端用于连接呼吸回路;/n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前端用于连接供使用者吸气或呼气的呼吸装置;/n连接筒体,所述连接筒体的前端与第二管路的后端相连,所述连接筒体的后端与第一管路的前端相连;在所述连接筒体的外壁能够打开并形成排水出口;/n排水出口控制装置,该排水出口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排水出口的打开和关闭,其中,排水出口控制装置的控制输入端位于第二管路的前部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机延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后端用于连接呼吸回路;
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前端用于连接供使用者吸气或呼气的呼吸装置;
连接筒体,所述连接筒体的前端与第二管路的后端相连,所述连接筒体的后端与第一管路的前端相连;在所述连接筒体的外壁能够打开并形成排水出口;
排水出口控制装置,该排水出口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排水出口的打开和关闭,其中,排水出口控制装置的控制输入端位于第二管路的前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机延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体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前侧壁通过水平设置的铰轴与一盖板的前侧相铰接,盖板和第二管路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带动盖板往封闭排水孔方向运动的盖板复位弹簧;
所述第二管路的前部周向外壁设置有把手;
排水出口控制装置包括一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包括一根拉绳,拉绳的一端连接在把手上并形成所述控制输入端,拉绳的另一端作为拉动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机延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还包括一提把,所述提把沿第二管路的径向延伸设置于第二管路前端外部并位于把手的后方,所述提把依靠沿第二管路的轴向延伸设置的提把复位弹簧和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提把和拉绳的拉动输出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乐李霞田园余显丽王婷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