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及测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648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10
一种无人机包括主体(12)和被配置为推动无人机(10)的至少两个旋翼单元(22)。无人机(10)包括被配置为接收无线电信号的至少两个天线单元(18)。天线单元(18)相对于主体(12)定位,使得天线单元(18)被分配到主体(12)的不同侧。此外,描述了测向系统(36)。描述了测向系统(36)。描述了测向系统(3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及测向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测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使用静止的测向系统来观察特定区域。这也被称为频谱监测,因为通过监测分配给待观察区域的电磁频谱,特别是无线电频谱来识别无线电信号的来源,尤其是干扰源。
[0003]实际上,频谱监测可以有效地帮助强制遵守(国际)无线电通信法规,因为可以借助无线电监管或更确切地说是无线电监测来及时发现违规情况。通常,对无线电通信量进行约束,以确保当警察、广播电台、空中交通管制和业余无线电同时广播时,不会造成相互干扰。通过无线电监测可以强制遵守相应的法规。
[0004]迄今为止,使用了静止的测向系统来定位(“测向”)某个信号的来源,例如干涉或干扰信号。但是,某些来源无法得到有效识别,因为可能需要更接近该来源,但由于多种原因,这可能无法实现。
[0005]此外,为了提高测向仪的接收质量,还需要调整相对于特定无线电信号的来源的相对方位。这样做也并非总是适用的,因为测向仪可能涉及无法通过移动来调整相对方向的静止的系统。
[0006]因此,需要改进的测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具有主体和被配置为推动所述无人机的至少两个旋翼(rotor)单元。所述无人机包括被配置为接收无线电信号的至少两个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相对于所述主体定位,使得所述天线单元被分配到所述主体的不同侧。
[0008]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发现:即,无人机(UAV),也称为无人驾驶飞机,具有至少两个可用于测向目的的天线单元。由于各个天线单元相对于无人机主体位于不同侧,因此确保了测向目的的实现。这样,天线单元以可以用于测向目的的不同方式接收输入信号。特别地,基于两个天线单元位于主体的不同侧的事实,能够确定入射角。实际上,由至少两个无线电天线接收的无线电信号具有不同的无线电特性,可以对该特性进行评估以便确定某个无线电信号的来源。由于天线单元被分配到主体的不同侧面,因此确保了它们不位于主体的上侧或下侧。
[0009]换句话说,主体通常对应于无人机的有效载荷,其中包括中央控制单元以及被分配给无人机的任何传感器。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无人机相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无人机具有至少两个被配置为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天线。天线单元与主体之间的距离使得能够分析每个天线单元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这样无人机便可提供测向功能。如果各个天线单元彼此靠近,例如位于主体的上侧或下侧,则不能提供该测向功能,因为天线单元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具有基本相同的无线电特性。
[0010]通常,测向基于将来自两个或更多个适当间隔的天线单元(也称为接收器)的方向信息进行组合,其中无线电信号的来源可经由三角测量技术来定位。因此,确保了天线单元是相对于彼此适当地间隔开的天线单元,因为它们被分配到无人机主体的不同侧。
[0011]无人机一般被配置为在静止的测向系统无法操作的地区或区域(例如山腰、远海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边界区域)中执行操作。
[0012]根据一方面,所述至少两个天线单元被分配到所述至少两个旋翼单元。因此,至少两个天线单元可以直接与至少两个旋翼单元相关联。
[0013]例如,提供了至少两个功能对,每个功能对包括一个天线单元和一个与该天线单元相关联的旋翼单元。换句话说,每个天线单元被分配到专用旋翼单元。
[0014]根据另一方面,所述天线单元位于靠近所述旋翼单元的位置。实际上,每个天线单元可以直接挨着专用旋翼单元。因此,提供了一种同时确保飞行功能和测向功能的紧凑型无人机。通常,旋翼单元被分配到无人机的外部,以确保飞行的稳定性。由于各个天线单元靠近各个旋翼单元定位,因此天线单元相对于彼此适当地间隔开,从而产生测向功能。
[0015]例如,每个所述天线单元对应于其分配到的旋翼单元的支架。因此,天线单元可以支撑各个旋翼单元,尤其是各个旋翼单元的轴承。换言之,天线单元可以分别对应于专用旋翼单元的稳定器。
[0016]根据另一方面,每个天线单元及其分配到的旋翼单元一起形成集成模块。因此,天线单元及其分配到的旋翼单元可以是与主体连接的单独形成的模块。例如,主体包括多个用于此类集成模块的接口,以便主体可以扩展。实际上,与主体连接的集成模块(即天线单元和/或旋翼单元)的数量可以根据预期的相应情况而变化。
[0017]例如,由于有效载荷较高,可能需要更多的旋翼单元。在另一情况下,可能需要更多天线单元以改善测向功能。通常,无人机的各种功能适应相应的需求。
[0018]实际上,所述天线单元可被定位成使得所述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最大化。这确保了测向特性得到改善,这是由于每个天线单元所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时间差由于天线单元之间的最大距离而被最大化。
[0019]根据实施例,所述无人机具有至少两个臂。每个臂支撑所述至少两个天线单元之一以及所述专用旋翼单元。因此,天线单元通过相应的臂相对于主体间隔开。各个臂可以是集成模块的一部分,其中臂可以提供接口,集成单元通过该接口与主体耦合。
[0020]例如,无人机具有两个以上的臂,使得相应的天线单元和/或旋翼单元相对于主体以星形方式定位。
[0021]特别地,所述至少两个臂以径向和/或等距的方式从所述主体延伸。这确保了无人机能够以稳定的方式操作,因为不同的旋翼单元以等距的方式彼此间隔开,从而确保了无人机的均匀推进。因此,确保了飞行的稳定性。
[0022]以径向方式从无人机的主体延伸的至少两个臂的等距定向导致相对于无人机主体周围的圆周的各臂之间的等距距离。
[0023]在第一操作模式下,所述无人机可被配置为作为飞行的无人机操作。实际上,无人机可用于监测静止的测向系统无法进入的区域,例如远海和/或山腰。通过操作旋翼单元,使得无人机能够飞行。为了飞行操作,控制信号可以由各个天线单元接收。因此,天线单元可被配置为接收用于在第一操作模式下飞行无人机的控制信号。
[0024]在第二操作模式下,所述无人机可被配置为作为测向仪,特别是静止的测向仪操作。在第二操作(作为第一操作模式的补充或者(仅)在与第一操作模式分开时有效)模式下,无人机对应于测向仪。因此,无人机的天线单元用于接收的无线电信号被转发到无人机的处理单元以分别进行分析。
[0025]处理单元可以位于主体内。因此,主体可以包括控制单元和处理单元。通常,控制和/或分析单元可以位于主体内。
[0026]然而,无人机也可以在第二操作模式下以静止的方式操作。因此,在第二操作模式下可能不控制多个旋翼单元。
[0027]所述无人机可被配置为作为用于测向的移动定位器操作。因此,无人机也可用于尽可能接近所检测到的无线电信号的某个来源。这确保了能够以改进的方式识别来源的位置。实际上,无人机,特别是以信号传输方式与天线单元连接的处理单元,可以基于由至少两个天线单元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确定无线电信号来源的相应坐标。
[0028]因此,由于可以借助无人机实现不同的视线,所以可以通过作为飞行的无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其具有主体(12)和被配置为推动所述无人机(10)的至少两个旋翼单元(22),其中所述无人机(10)包括被配置为接收无线电信号的至少两个天线单元(18),并且其中所述天线单元(18)相对于所述主体(12)定位,使得所述天线单元(18)被分配到所述主体(12)的不同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天线单元(18)被分配到所述至少两个旋翼单元(2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人机,其中所述天线单元(18)位于靠近所述旋翼单元(22)的位置。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其中每个所述天线单元(18)对应于其分配到的旋翼单元(22)的支架。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其中每个天线单元(18)及其分配到的旋翼单元(22)一起形成集成模块(24)。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其中所述天线单元(18)被定位成使得所述天线单元(18)之间的距离最大化。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其中所述无人机(10)具有至少两个臂(16),其中每个臂(16)支撑所述至少两个天线单元(18)之一以及专用的旋翼单元(22)。8.根据权利要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巴里斯
申请(专利权)人:罗德施瓦兹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