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透析上肢稳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44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9
一种血液透析上肢稳托装置,有效的解决了长时间血液透析患者不自主移动手臂而导致针头脱落的问题;包括底座,底座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滑杆,滑杆上端伸出滑槽且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设有位于其后侧且开口朝前的弧形板,滑杆上设有前后方向的滑条,滑条前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腰形槽,底座上端设有位于滑杆前方的支撑柱,支撑柱上端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上偏心设有与腰形槽滑动连接的固定柱,转盘上偏心设有上下方向的夹紧杆,夹紧杆上端设有左右轴向且开口朝上的弧形夹,底座上方设有位于夹紧杆左方的按摩装置;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透析上肢稳托装置
本技术涉及临床科室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血液透析上肢稳托装置。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正常血液透析单次时长可达4小时,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不能移动上肢,但由于手臂长时间处于同一位置导致手臂麻木,患者不自主移动手臂导致针头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血液透析上肢稳托装置,有效的解决了长时间血液透析患者不自主移动手臂而导致针头脱落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底座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滑杆,滑杆上端伸出滑槽且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设有位于其后侧且开口朝前的弧形板,滑杆上设有前后方向的滑条,滑条前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腰形槽,底座上端设有位于滑杆前方的支撑柱,支撑柱上端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上偏心设有与腰形槽滑动连接的固定柱,转盘上偏心设有上下方向的夹紧杆,夹紧杆上端设有左右轴向且开口朝上的弧形夹,底座上方设有位于夹紧杆左方的按摩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弧形板、弧形夹、海绵块,固定了患者的手臂,避免了患者不自主移动手臂而导致针头脱落的情况,设有齿条、不完全齿轮、按摩轮,减轻了患者手臂的麻木,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设有转盘、滑条、滑杆、腰形槽、弹簧,便于医生操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阶梯剖切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图3中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底座1,底座1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滑槽2,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滑杆3,滑杆3上端伸出滑槽2且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上端设有位于其后侧且开口朝前的弧形板5,滑杆3上设有前后方向的滑条6,滑条6前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腰形槽7,底座1上端设有位于滑杆3前方的支撑柱8,支撑柱8上端转动连接有转盘9,转盘9上偏心设有与腰形槽7滑动连接的固定柱10,转盘9上偏心设有上下方向的夹紧杆11,夹紧杆11上端设有左右轴向且开口朝上的弧形夹12,底座1上方设有位于夹紧杆11左方的按摩装置。为了限制滑杆3的位置,所述的滑杆3下侧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插槽13,底座1内滑动连接有前端可插入插槽13内的插条14,插条14后端贯穿底座1。为了便于支撑板4的移动,所述的滑杆3上套装有位于底座1与滑条6之间的弹簧15,底座1上开设有位于滑槽2左方且开口朝上的滑动槽16,滑动槽16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滑动杆17,滑动杆17上端伸出滑动槽16且与支撑板4下端固定连接。为了减轻患者手臂的麻木,所述的按摩装置包括U形且开口朝上的主体18,主体18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多个沿其上下方向均布且左右轴向的圆棒19,圆棒19上设有多个沿其左右方向均布的按摩轮20,主体18内设有左右轴向且可转动的不完全齿轮22,主体18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可与不完全齿轮22啮合的齿条21。为了使不完全齿轮22转动,所述的滑动杆17上固定有电机23,电机23输出端与不完全齿轮22同轴固定连接。为了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所述的弧形板5与弧形夹12的弧形面上分别设有海绵块24。本技术在使用时,患者手臂放在支撑板4上并与弧形板5内的海绵块24接触,手臂推动支撑板4向下移动,支撑板4推动滑杆3、滑动杆17向下移动,滑杆3带动滑条6向下移动并压缩弹簧15,滑条6经固定柱10推动转盘9顺时针转动,固定柱10相对于腰形槽7向右移动,转盘9带动夹紧杆11向后摆动,当滑动杆17与滑动槽16下侧壁接触时,插条14可插入插槽13内,弧形夹12内海绵块24与患者手臂接触,此时,向前推动插条14,使插条14插入插槽13内,患者上肢完成固定;上肢固定完成后,医生将针刺入患者前臂血管内并固定好后,启动电机23,电机23带动不完全齿轮22顺时针转动,不完全齿轮22带动主体18向下移动,主体18带动圆棒19向下移动,圆棒19带动两侧的按摩轮20与患者后臂接触并在患者后臂上滚动,当不完全齿轮22与后侧的齿条21脱离啮合时,不完全齿轮22与前侧的齿条21啮合,随着不完全齿轮22的转动,不完全齿轮22带动主体18向上移动,主体18经圆棒19带动按摩轮20在患者后臂上滚动,当不完全齿轮22与前侧的齿条21脱离啮合时,不完全齿轮22与后侧的齿条21啮合,此时,不完全齿轮22经齿条21带动主体18向下移动,血液透析过程中,电机23始终处于启动状态,主体18做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按摩轮20转动并按摩患者手臂;当血液透析完成后,关闭电机23,不完全齿轮22停止转动,主体18停止移动,向后抽动插条14,使插条14脱离插槽13,此时,患者向上抬起手臂,在弹簧15作用下,滑条6推动滑杆3向上移动,滑杆3推动支撑板4向上移动,当装置恢复初始状态后,患者抽出手臂,完成对本装置的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弧形板、弧形夹、海绵块,固定了患者的手臂,避免了患者不自主移动手臂而导致针头脱落的情况,设有齿条、不完全齿轮、按摩轮,减轻了患者手臂的麻木,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设有转盘、滑条、滑杆、腰形槽、弹簧,便于医生操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液透析上肢稳托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滑槽(2),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滑杆(3),滑杆(3)上端伸出滑槽(2)且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上端设有位于其后侧且开口朝前的弧形板(5),滑杆(3)上设有前后方向的滑条(6),滑条(6)前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腰形槽(7),底座(1)上端设有位于滑杆(3)前方的支撑柱(8),支撑柱(8)上端转动连接有转盘(9),转盘(9)上偏心设有与腰形槽(7)滑动连接的固定柱(10),转盘(9)上偏心设有上下方向的夹紧杆(11),夹紧杆(11)上端设有左右轴向且开口朝上的弧形夹(12),底座(1)上方设有位于夹紧杆(11)左方的按摩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透析上肢稳托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滑槽(2),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滑杆(3),滑杆(3)上端伸出滑槽(2)且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上端设有位于其后侧且开口朝前的弧形板(5),滑杆(3)上设有前后方向的滑条(6),滑条(6)前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腰形槽(7),底座(1)上端设有位于滑杆(3)前方的支撑柱(8),支撑柱(8)上端转动连接有转盘(9),转盘(9)上偏心设有与腰形槽(7)滑动连接的固定柱(10),转盘(9)上偏心设有上下方向的夹紧杆(11),夹紧杆(11)上端设有左右轴向且开口朝上的弧形夹(12),底座(1)上方设有位于夹紧杆(11)左方的按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透析上肢稳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3)下侧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插槽(13),底座(1)内滑动连接有前端可插入插槽(13)内的插条(14),插条(14)后端贯穿底座(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透析上肢稳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可张彩凤张灵灵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中原医院管理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