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边预处理酶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42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床边预处理酶液装置,包括第一桶、第二桶、桶盖机构、酶液袋固定机构、防护层固定机构以及消毒装置,所述第二桶设置在第一桶内,所述桶盖机构设置在第一桶上,所述酶液袋固定机构设置在第二桶内侧,所述防护层固定机构设置在第一桶外侧,所述消毒装置对第二桶进行消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酶液袋固定机构,提高一次性酶液袋固定的可靠性;采用桶盖机构,提高桶盖开合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并采用桶盖和外防护层的双层防护对内镜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进行限制,避免气溶胶扩散,有利患者及相关医务人员的健康维护,同时采用消毒装置实现对第二桶内部的清洁消毒,避免对内镜产生二次污染,提高内镜清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床边预处理酶液装置
本技术属于酶液桶领域,涉及一种床边预处理酶液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及自我保护的意识逐渐提高,由于内镜检查和治疗具有微创性、直观性、可靠性,现已成为临床不可替代的一项诊疗技术,然软式内镜材料特殊,精密度高,结构复杂,腔道结构多,价格昂贵,需复用,但清洗消毒灭菌难度大,不宜进行高温消毒,只宜进行化学消毒浸泡或是低温消毒。如因内镜的清洗消毒灭菌不到位,将引发疾病传播的危险,故内镜在诊疗后的清洗消毒灭菌非常的重要。内镜床旁预处理是清洗消毒前的第一步,使诊疗后的内镜变干,减少生物膜的形成,对通道内的生物体进行清洁,是不可忽视的关键步骤之一。然而,经实验表明内镜床旁预处理时将会产生气溶胶,气溶胶是一种可通过空气传播的直径小于5um的颗粒,能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有传染性的颗粒,故对于操作者乃至在诊疗范围内的人员多存在一定的被感染的风险。但是,现有技术的内镜床旁预处理时所盛酶液的桶或高度不够,或是敞开式的,不能很好的局限气溶胶的播散,并且缺少对一次性酶液袋进行可靠固定的机构,此设备有效地解决了这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床边预处理酶液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床边预处理酶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桶、第二桶、桶盖机构、酶液袋固定机构、防护层固定机构以及消毒装置,所述第二桶设置在第一桶内,所述桶盖机构设置在第一桶上,所述酶液袋固定机构设置在第二桶内侧,所述防护层固定机构设置在第一桶外侧,所述消毒装置对第二桶进行消毒。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桶的高度范围设置为40-50cm。进一步的;所述桶盖机构包括桶盖开合装置和穿孔开合装置,所述桶盖开合装置控制桶盖的开合,便于酶液的装取,所述穿孔开合装置控制第二桶与外部的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桶盖开合装置包括桶盖、穿孔、旋转板、插腔、插板、定孔、定位件、动杆、限位板、滑杆、第一弹簧和压板,所述桶盖设置在第一桶的上侧,所述穿孔设置于桶盖的中心位置,所述旋转板转动安装在第一桶的外侧面,所述插腔位于旋转板上,且开口方向朝向桶盖,所述插板固设于桶盖侧面,所述插板远离桶盖的一端延伸至插腔内并与插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定孔设置在插板上,通过所述定位件插板和旋转板固设连接,所述动杆与旋转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桶的外侧面,所述滑杆与限位板滑动连接,且所述动杆的底端与滑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压板固定安装在滑杆的底端,所述第一弹簧活动套设在滑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压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穿孔开合装置包括与穿孔连通的移动腔和卡腔,所述移动腔与卡腔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移动腔的长度大于卡腔长度,所述移动腔上侧连通设置有推腔,所述推腔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移动腔内滑动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的宽度与移动腔宽度相配,所述封板的长度大于穿孔的直径,所述推腔内滑动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宽度与推腔宽度相配,所述推板与封板固设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酶液袋固定机构包括支撑块、弧腔、转动板和压块,所述支撑块固定安装在第二桶侧面,所述支撑块对称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与转动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活动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相互靠近的一端与转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相互远离的一端与相对应的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弧腔设置在支撑块的上端面,所述转动板与支撑块上端面转动连接,所述压块固定安装在转动板的下侧面,所述压块为圆弧型结构,所述压块弧度与弧腔的弧度相配。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层固定机构包括转杆、定块、弧杆、限制板和第二弹簧,所述转杆、弧杆转动安装在第一桶的外侧面,所述弧杆贯穿转杆,所述定块固定安装在转杆的顶端,所述限制板固定安装在弧杆远离第一桶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活动套设在弧杆上,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限制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消毒装置包括环腔,所述第二桶与环腔间连通设置有若干喷腔,所述喷腔设置为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环腔与外部空间连通设置有进雾管,所述进雾管上连通设置有进雾阀。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插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定位件贯穿螺纹孔、定孔并与螺纹孔和定孔内壁旋合,将插板和旋转板固设连接,所述定位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钮,转动定位件可使定位件的底端从定孔中退出,与桶盖固定连接的插板失去限定,手握桶盖拉动将桶盖抽出进行清洗消毒。进一步的;所述桶盖材质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板,便可观察第二桶内的情况,所述穿孔的直径设置为3cm,所述插板的高度、长度和宽度与插腔的高度、长度和宽度相配。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两组酶液袋固定机构,提高一次性酶液袋固定的可靠性,通过简单结构的桶盖机构,提高桶盖开合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并采用桶盖和外防护层的双层防护对内镜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进行限制,避免气溶胶扩散,有利患者及相关医务人员的健康维护,同时本技术采用消毒装置实现对第二桶内部的清洁消毒,避免对内镜产生二次污染,提高了内镜清洁的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置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装置示意图二。图4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支撑块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定块示意图。图8为图3中C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消毒装置示意图。图中标识:第一桶101、第二桶102、桶盖103、穿孔104、旋转板105、插腔106、插板107、定孔108、定位件109、动杆110、限位板110、滑杆112、第一弹簧113和压板114、支撑块115、弧腔116、转动板117和压块118、转杆119、定块120、弧杆121、限制板122和第二弹簧123、推板200、推腔201、移动腔202、封板203、卡腔204、进雾管205、进雾阀206、环腔207、喷腔20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横向、纵向……)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床边预处理酶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桶、第二桶、桶盖机构、酶液袋固定机构、防护层固定机构以及消毒装置,所述第二桶设置在第一桶内,所述桶盖机构设置在第一桶上,所述酶液袋固定机构设置在第二桶内侧,所述防护层固定机构设置在第一桶外侧,所述消毒装置对第二桶进行消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边预处理酶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桶、第二桶、桶盖机构、酶液袋固定机构、防护层固定机构以及消毒装置,所述第二桶设置在第一桶内,所述桶盖机构设置在第一桶上,所述酶液袋固定机构设置在第二桶内侧,所述防护层固定机构设置在第一桶外侧,所述消毒装置对第二桶进行消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边预处理酶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桶的高度范围设置为40-5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边预处理酶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机构包括桶盖开合装置和穿孔开合装置,所述桶盖开合装置控制桶盖的开合,便于酶液的装取,所述穿孔开合装置控制第二桶与外部的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床边预处理酶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开合装置包括桶盖、穿孔、旋转板、插腔、插板、定孔、定位件、动杆、限位板、滑杆、第一弹簧和压板,所述桶盖设置在第一桶的上侧,所述穿孔设置于桶盖的中心位置,所述旋转板转动安装在第一桶的外侧面,所述插腔位于旋转板上,且开口方向朝向桶盖,所述插板固设于桶盖侧面,所述插板远离桶盖的一端延伸至插腔内并与插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定孔设置在插板上,通过所述定位件插板和旋转板固设连接,所述动杆与旋转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桶的外侧面,所述滑杆与限位板滑动连接,且所述动杆的底端与滑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压板固定安装在滑杆的底端,所述第一弹簧活动套设在滑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压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床边预处理酶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开合装置包括与穿孔连通的移动腔和卡腔,所述移动腔与卡腔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移动腔的长度大于卡腔长度,所述移动腔上侧连通设置有推腔,所述推腔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移动腔内滑动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的宽度与移动腔宽度相配,所述封板的长度大于穿孔的直径,所述推腔内滑动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宽度与推腔宽度相配,所述推板与封板固设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青李锋玉郑丛如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