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近距离操作的神经内科疾病诊断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29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近距离操作的神经内科疾病诊断床,具体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诊断床体,所述诊断床体床板底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正反转会在多个部件的连接与配合下带动消毒架在诊断床体上进行横向往复运动,消毒液槽可通过折叠水管向湿棉布层内注入消毒液,使得湿棉布层横向移动后会对诊断床体床面进行消毒,消毒后第二电动推杆伸长,使得支撑板可像“跷跷板”一样使湿棉布层抬起,干棉布层下降,便于干棉布层横向移动后对诊断床体上残留的消毒液进行擦除,整体上既可省时省力对诊断床床面进行消毒来防止交叉感染,又不会造成消毒液在床面上残留来间接提高患者躺卧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近距离操作的神经内科疾病诊断床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方便近距离操作的神经内科疾病诊断床。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需要进行多项检查,其中多数都是对神经系统的反射功能进行的检查,这些检查大部分都是在诊断床上进行。但现有的诊断床高度大多固定,无法进行高度调节,若床体较矮医生需要弯腰才能对患者进行近距离的操作与检查,若床体较高病人在上下床时较吃力,且患者可能还会存在其它疾病,若不对诊断床床面进行消毒,会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人力使用消毒液对诊断床床面进行擦拭,较费时费力,且也可能会有部分消毒液在床面上残留,会影响患者躺卧的舒适性,故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方便近距离操作的神经内科疾病诊断床,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两个电动推杆、防滑板、干棉布层、湿棉布层和消毒液槽的设置,解决了无法对诊断床的高度进行调节和无法既省时省力对诊断床床面进行消毒又不会造成消毒液在床面上残留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近距离操作的神经内科疾病诊断床,包括诊断床体,所述诊断床体床板底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底部焊接有垂直分布的防滑板,所述诊断床体床板一侧焊接有垂直分布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焊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啮合套有消毒架,所述消毒架一端滑动套在滑槽内,所述消毒架底部开设的方孔内通过插杆转动套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两侧分别镶嵌有干棉布层与湿棉布层,所述干棉布层和湿棉布层两者底部依次与诊断床体床面顶部相接触,所述支撑板顶部一侧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顶端通过铰座转动连接在消毒架外壁,所述消毒架内开设有消毒液槽,所述消毒液槽内壁底部固定套有均匀分布的折叠水管,所述折叠水管底端贯穿支撑板固定套在湿棉布层顶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诊断床体支腿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自锁万向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杆一端转动套在滑槽内。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位于干棉布层正上方,所述消毒液槽位于第二电动推杆上方。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毒液槽顶部开设的圆孔内活动塞有堵块。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叠水管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微型电磁阀。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电机、第二电动推杆和微型电磁阀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的长度尺寸大于诊断床体的长度尺寸。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的电机正反转会在多个部件的连接与配合下带动消毒架在诊断床体上进行横向往复运动,消毒液槽可通过折叠水管向湿棉布层内注入消毒液,使得湿棉布层横向移动后会对诊断床体床面进行消毒,消毒后第二电动推杆伸长,使得支撑板可像“跷跷板”一样使湿棉布层抬起,干棉布层下降,便于干棉布层横向移动后对诊断床体上残留的消毒液进行擦除,整体上既可省时省力对诊断床床面进行消毒来防止交叉感染,又不会造成消毒液在床面上残留来间接提高患者躺卧的舒适性。2、本技术的第一电动推杆伸长后会将防滑板压在地面上,同时对诊断床体进行顶起升高,从而使得医生可以通过调节第一电动推杆的伸长量来对诊断床高度进行调节,使得医生既可以较方便的静距离对患者进行操作与检查,也便于患者可以较省力在诊断床上爬上爬下,自锁万向轮还可便于诊断床进行移动,提高了诊断床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正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机与螺纹杆连接图。图5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附图标记为:1、诊断床体;11、自锁万向轮;12、第一电动推杆;13、防滑板;2、固定板;21、滑槽;22、电机;23、螺纹杆;3、消毒架;31、支撑板;32、干棉布层;33、湿棉布层;34、第二电动推杆;35、消毒液槽;36、堵块;37、折叠水管;38、微型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请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近距离操作的神经内科疾病诊断床,包括诊断床体1,诊断床体1为常见的诊断床,由床板、床面和四个支腿等部分组成,诊断床体1床板底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12,第一电动推杆12输出端底部焊接有垂直分布的防滑板13,第一电动推杆12伸缩后会带动防滑板13进行升降,防滑板13可增大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诊断床体1床板一侧焊接有垂直分布的固定板2,固定板2便于患者进行手扶,固定板2一侧顶部开设有滑槽21,滑槽21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22,滑槽21可对电机22进行固定与隐藏,电机22输出端焊接有螺纹杆23,电机22可进行正转与反转,为现有技术常见手段,再次不过多赘述,螺纹杆23外啮合套有消毒架3,螺纹杆23转动后会带动消毒剂3进行横向移动,消毒架3一端滑动套在滑槽21内,便于滑槽21对消毒架3进行限位与支撑,消毒架3底部开设的方孔内通过插杆转动套有支撑板31,支撑板31配合插杆可像“跷跷板”一样,支撑板31底部两侧分别镶嵌有干棉布层32与湿棉布层33,棉布层吸水性能较好,干棉布层32和湿棉布层33两者底部依次与诊断床体1床面顶部相接触,湿棉布层33与诊断床体1床面接触后可对床面进行消毒擦拭,干棉布层32与诊断床体接触后可对床面残留的消毒液进行擦拭,支撑板31顶部一侧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34,第二电动推杆34顶端通过铰座转动连接在消毒架3外壁,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近距离操作的神经内科疾病诊断床,包括诊断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床体(1)床板底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12),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2)输出端底部焊接有垂直分布的防滑板(13),所述诊断床体(1)床板一侧焊接有垂直分布的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一侧顶部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输出端焊接有螺纹杆(23),所述螺纹杆(23)外啮合套有消毒架(3),所述消毒架(3)一端滑动套在滑槽(21)内,所述消毒架(3)底部开设的方孔内通过插杆转动套有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底部两侧分别镶嵌有干棉布层(32)与湿棉布层(33),所述干棉布层(32)和湿棉布层(33)两者底部依次与诊断床体(1)床面顶部相接触,所述支撑板(31)顶部一侧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34),所述第二电动推杆(34)顶端通过铰座转动连接在消毒架(3)外壁,所述消毒架(3)内开设有消毒液槽(35),所述消毒液槽(35)内壁底部固定套有均匀分布的折叠水管(37),所述折叠水管(37)底端贯穿支撑板(31)固定套在湿棉布层(33)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近距离操作的神经内科疾病诊断床,包括诊断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床体(1)床板底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12),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2)输出端底部焊接有垂直分布的防滑板(13),所述诊断床体(1)床板一侧焊接有垂直分布的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一侧顶部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输出端焊接有螺纹杆(23),所述螺纹杆(23)外啮合套有消毒架(3),所述消毒架(3)一端滑动套在滑槽(21)内,所述消毒架(3)底部开设的方孔内通过插杆转动套有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底部两侧分别镶嵌有干棉布层(32)与湿棉布层(33),所述干棉布层(32)和湿棉布层(33)两者底部依次与诊断床体(1)床面顶部相接触,所述支撑板(31)顶部一侧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34),所述第二电动推杆(34)顶端通过铰座转动连接在消毒架(3)外壁,所述消毒架(3)内开设有消毒液槽(35),所述消毒液槽(35)内壁底部固定套有均匀分布的折叠水管(37),所述折叠水管(37)底端贯穿支撑板(31)固定套在湿棉布层(33)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近距离操作的神经内科疾病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清杨娟周知微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