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吞咽障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22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5
一种用于吞咽障碍训练器,包括主体箱,第一隔板左端连接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上端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中部贯穿设置有棒体,棒体左端安装有刺激触头,棒体内部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第二隔板上设置有挤水组件,主体箱内腔底部设置有回收箱;棒体和刺激触头可以伸出和进入主体箱,伸出时方便将刺激触头送入患者口腔中,进入主体箱时,不但方便存放和使用,而且避免了刺激触头露在外部而容易造成损坏污染等情况,通过挤水组件使冰水进入刺激触头内部,送入患者口腔中进行冰刺激治疗,治疗的效果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冰块融化的水不会流入患者的咽喉,提高了安全性,可实现冰水循环更新使用,对患者的训练持续时间长,提高了训练的效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吞咽障碍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训练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吞咽障碍训练器。
技术介绍
吞咽障碍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生于不同部位的吞咽时咽下困难。吞咽障碍可影响摄食及营养吸收,还可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应查找引起吞咽困难的原发疾病,针对病因治疗。患者因神经损伤、肌肉损伤、放射损伤等导致的吞咽及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口咽、咽喉部的感觉及运动障碍,为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需要对其患病部位加以刺激,使其神经系统、传动系统及其控制系统能够在反复的刺激下,达到恢复的目的,对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是改善神经性吞咽障碍的必要措施。目前临床上没有专门针对吞咽障碍功能训练的医疗器械,医生训练病人的吞咽功能都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如反复唾液吞咽,训练舌头等,训练康复效果不佳且周期长。在临床实践中还会使用棉棒粘冰水送至患者口腔中,对患者吞咽反射区进行冰刺激,但是棉棒粘上冰水持续效果短,需要反复操作,费时费力且训练的效率低;而且棉棒上的冰水必然会流入咽喉中,由于患者本身就存在吞咽障碍,冰水进一步使患者的吞咽难度增加,而且极易导致患者发生误吸、误咽,从而导致患者呛咳甚至窒息的危险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吞咽障碍训练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吞咽障碍训练器,包括主体箱,所述主体箱内部侧壁固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左端连接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上端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中部贯穿设置有棒体,所述棒体左端安装有刺激触头,所述棒体内部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左端均贯穿伸入刺激触头内部,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右端贯穿棒体右壁并分别连通有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隔板与主体箱内腔右壁之间固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挤水组件,所述第二隔板上贯穿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左端分别连通于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主体箱内腔底部设置有回收箱,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于回收箱左端,所述回收箱右端连通有出水管。优选的,一种用于吞咽障碍训练器,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两个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于第一隔板左端,所述电动伸缩杆输出端固接于移动板右端,所述主体箱内腔上下壁均固接有滑轨,所述滑轨另一端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另一端分别固接于移动板上下两端。优选的,一种用于吞咽障碍训练器,所述挤水组件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设置于第二隔板上端,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于储水箱左壁,所述储水箱内壁滑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右端固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右端分别活动贯穿储水箱和主体箱右壁并固接有推板,所述储水箱上端连通有加水管。优选的,一种用于吞咽障碍训练器,所述主体箱内腔上下壁均固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固接有挡板。优选的,一种用于吞咽障碍训练器,所述主体箱上壁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端固接有把手。优选的,一种用于吞咽障碍训练器,所述主体箱内壁设置有多个紫外线灯管。优选的,一种用于吞咽障碍训练器,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内部均安装有单向阀,两个所述单向阀方向相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电动伸缩杆、滑块、滑轨和移动板配合,使得棒体和刺激触头可以伸出和进入主体箱,伸出时方便将刺激触头送入患者口腔中,对患者进行冰刺激治疗,进入主体箱时,不但方便装置的存放和使用,而且避免了刺激触头露在外部而容易造成损坏污染等情况,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紫外线灯管对刺激触头和棒体进行消毒杀菌,避免了细菌的滋生,实用性强,2、通过推板、移动杆和挤压板配合,使冰水混合物经过第一连接管、第一软管和进水管,最终进入到刺激触头内部,将刺激触头送入患者口腔中进行冰刺激治疗,治疗的效果好,有利于患者吞咽训练,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冰块融化的水不会流入患者的咽喉,不但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而且避免冰水导致患者发生误吸、误咽,而发生呛咳甚至窒息的危险情况,提高了安全性,对患者更有利。3、使用后冰水经过排水管、第二软管和第二连接管进入到回收箱进行储存,可实现冰水一直循环更新使用,对患者的训练持续时间长,提高了训练的效果,同时提高了训练的效率,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挤水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主体箱,2-第一隔板,3-伸缩组件,301-电动伸缩杆,302-滑轨,303-滑块,4-移动板,5-棒体,6-刺激触头,7-进水管,8-排水管,9-第一软管,10-第二软管,11-第二隔板,12-挤水组件,1201-储水箱,1202-挤压板,1203-移动杆,1204-推板,1205-加水管,13-第一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15-回收箱,16-出水管,17-弹簧,18-挡板,19-盖板,20-把手,21-紫外线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吞咽障碍训练器,包括主体箱1,主体箱1内部侧壁固接有第一隔板2,第一隔板2左端连接有伸缩组件3,伸缩组件3上端连接有移动板4,移动板4中部贯穿设置有棒体5,棒体5左端安装有刺激触头6,棒体5内部设置有进水管7和排水管8,进水管7和排水管8左端均贯穿伸入刺激触头6内部,进水管7和排水管8右端贯穿棒体5右壁并分别连通有第一软管9和第二软管10,第一隔板2与主体箱1内腔右壁之间固接有第二隔板11,第二隔板11上设置有挤水组件12,第二隔板11上贯穿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3和第二连接管14,第一连接管13和第二连接管14左端分别连通于第一软管9和第二软管10,主体箱1内腔底部设置有回收箱15,第二连接管14连通于回收箱15左端,回收箱15右端连通有出水管16。伸缩组件3包括两个电动伸缩杆301,电动伸缩杆301设置于第一隔板2左端,电动伸缩杆301输出端固接于移动板4右端,主体箱1内腔上下壁均固接有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吞咽障碍训练器,包括主体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1)内部侧壁固接有第一隔板(2),所述第一隔板(2)左端连接有伸缩组件(3),所述伸缩组件(3)上端连接有移动板(4),所述移动板(4)中部贯穿设置有棒体(5),所述棒体(5)左端安装有刺激触头(6),所述棒体(5)内部设置有进水管(7)和排水管(8),所述进水管(7)和排水管(8)左端均贯穿伸入刺激触头(6)内部,所述进水管(7)和排水管(8)右端贯穿棒体(5)右壁并分别连通有第一软管(9)和第二软管(10),所述第一隔板(2)与主体箱(1)内腔右壁之间固接有第二隔板(11),所述第二隔板(11)上设置有挤水组件(12),所述第二隔板(11)上贯穿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3)和第二连接管(14),所述第一连接管(13)和第二连接管(14)左端分别连通于第一软管(9)和第二软管(10),所述主体箱(1)内腔底部设置有回收箱(15),所述第二连接管(14)连通于回收箱(15)左端,所述回收箱(15)右端连通有出水管(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吞咽障碍训练器,包括主体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1)内部侧壁固接有第一隔板(2),所述第一隔板(2)左端连接有伸缩组件(3),所述伸缩组件(3)上端连接有移动板(4),所述移动板(4)中部贯穿设置有棒体(5),所述棒体(5)左端安装有刺激触头(6),所述棒体(5)内部设置有进水管(7)和排水管(8),所述进水管(7)和排水管(8)左端均贯穿伸入刺激触头(6)内部,所述进水管(7)和排水管(8)右端贯穿棒体(5)右壁并分别连通有第一软管(9)和第二软管(10),所述第一隔板(2)与主体箱(1)内腔右壁之间固接有第二隔板(11),所述第二隔板(11)上设置有挤水组件(12),所述第二隔板(11)上贯穿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3)和第二连接管(14),所述第一连接管(13)和第二连接管(14)左端分别连通于第一软管(9)和第二软管(10),所述主体箱(1)内腔底部设置有回收箱(15),所述第二连接管(14)连通于回收箱(15)左端,所述回收箱(15)右端连通有出水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吞咽障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3)包括两个电动伸缩杆(301),所述电动伸缩杆(301)设置于第一隔板(2)左端,所述电动伸缩杆(301)输出端固接于移动板(4)右端,所述主体箱(1)内腔上下壁均固接有滑轨(302),所述滑轨(302)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琴钟华朱利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