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潜油螺杆泵井的泄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619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潜油螺杆泵井的泄油方法,属于采油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向电动潜油螺杆泵井内下入抽油管柱,其包括:通过油管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泄油器、反洗井阀、扶正器、电动潜油螺杆泵及电机组件;将洗井液泵入油套环形空间进行油套环空加压,以打开反洗井阀;洗井液进入油管内并携带其中的流体排至地面;投棒,砸开泄油器进行油管泄油。反洗井阀包括顺次连接的上接头、中心管、下接头,弹簧套于中心管外部;阀套可轴向活动地套装于中心管外部,在原位状态时封堵中心管上的过液孔,上行状态时压缩弹簧且暴露过液孔。该方法在泄油前携带油管中的高黏流体排出地面,利于泄油,且保证油井正常生产。且保证油井正常生产。且保证油井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动潜油螺杆泵井的泄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潜油螺杆泵井的泄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油井检泵作业,在提油管前,需要通过向油管内投放铁棒,将泄油器砸开,使油管与油套环形空间连通,油管内流体由油管流入到油套环形空间,从而在提油管时,不会因油管内部压力高而出现油管内流体喷泄到地面。但是,对于采用电动潜油螺杆泵的油井,其一般是稠油井,投放的铁棒受油管内流体黏滞力的作用下冲击力大幅降低,严重时投放棒不能下行,最终导致泄油器无法砸开,进而使得在提油管过程中由于油管内压力未释放,油管内流体喷出地面,造成污染。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目前通常采用小直径连续油管对采用电动潜油螺杆泵的油井内油管中的流体进行清洗。
[0004]因施工难度大,成本高,造成修井占井周期延长、修
[0005]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0006]上述清洗油管内流体的方式,施工难度大、成本高,且造成修井占井周期延长、修井费用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潜油螺杆泵井的泄油方法。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8]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用于电动潜油螺杆泵井的泄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电动潜油螺杆泵井内下入抽油管柱,所述抽油管柱包括:通过油管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泄油器、反洗井阀、扶正器、电动潜油螺杆泵及电机组件;
>[0010]将洗井液泵入油套环形空间进行油套环空加压,以打开所述反洗井阀;
[0011]所述洗井液经所述反洗井阀进入所述油管内并携带所述油管中的流体排至地面;
[0012]向所述油管内投棒,砸开所述泄油器,实现油管泄油;
[0013]其中,所述反洗井阀包括:自上而下顺次固定连接的上接头、中心管和下接头,以及弹簧、阀套;
[0014]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中心管外部,且限位于所述上接头和所述中心管外壁上的环形限位块之间;
[0015]所述阀套可轴向活动地套装于所述中心管外部,所述阀套在原位状态时封堵所述中心管的壁上的过液孔,所述阀套在上行状态时压缩所述弹簧且暴露所述过液孔。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洗井阀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管外部,且与所述弹簧两端接触的垫环;
[0017]与所述上接头螺纹连接的调节套,所述调节套与所述弹簧上方的所述垫环接触。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阀套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通的大径内腔和小径内腔;
[0019]所述大径内腔的部分内壁与所述环形限位块的外壁密封接触,所述小径内腔的内壁与所述中心管接触且用于封堵所述中心管的壁上的过液孔;
[0020]所述反洗井阀还包括:固定套装于所述阀套下部外壁上的压套,所述压套的下端具有沿径向向内的压环,所述压环与所述阀套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洗井液为油井产出液。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洗井液的温度为70℃-85℃。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洗井液的用量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0024]Q=(π/4)
×
[(D
套2-D
12
)
×
(H
洗-H

)+D
22
×
H

][0025]式中:Q—洗井液用量,m3;
[0026]D

—套管内径,m;
[0027]D1—油管外径,m;
[0028]D2—油管内径,m;
[0029]H

—反洗井阀的下入深度,m;
[0030]H

—动液面深度,m。
[00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动液面深度通过声波测井方式来获得。
[00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抽油管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反洗井阀和所述扶正器之间的单流阀。
[00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以及位于所述电机和所述电动潜油螺杆泵之间的电机保护器。
[00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抽油管柱还包括:通过油管设置于所述电机下方的油管锚。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3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电动潜油螺杆泵与泄油器之间安装能够实现反洗井的反洗井阀,作为反洗井时的进液通道。在提抽油管柱之前,先进行反洗井,将洗井液泵入到油套环形空间进行油套环空加压,当油套环形空间的压力高于油管内部压力的值达到洗井阀开启压力时,反洗井阀打开,洗井液由油套环形空间经反洗井阀进入油管,并携带油管中的高黏流体排出地面至集油设备内,达到利用洗井液置换出油管内高黏度流体的目的。然后向油管内投棒,使投入井入的铁棒顺利下行,以砸开泄油器,达到油管泄油的目的。可见,通过增设反洗井阀,不仅利于泄油,且其能够在电动潜油螺杆泵正常生产时承受井底的压力,保证油井正常生产。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抽油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放实施例提供的反洗井阀的结构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0041]1-泄油器,2-反洗井阀,3-扶正器,4-电动潜油螺杆泵,5-电机组件,
[0042]6-单流阀,7-油管锚;
[0043]201-上接头,202-中心管,203-下接头,204-弹簧,205-阀套,
[0044]206-环形限位块,207-过液孔,208-垫环,209-调节套,
[0045]210-压套,211-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47]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涉及的电动潜油螺杆泵井指的是采用电动潜油螺杆泵进行抽油作业的油井。
[0048]针对电动潜油螺杆泵井一般为稠油井,在其出现躺井后,泄油器以上油管内的稠油无法排出,进而在投棒砸泄油器时受稠油粘滞力的作用,投入井入的铁棒下行速度过慢,导致无法砸开泄油器进而无法泄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潜油螺杆泵井的泄油方法。
[0049]其中,该泄油方法包括:向电动潜油螺杆泵井内下入抽油管柱,如附图1所示,该抽油管柱包括:通过油管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泄油器1、反洗井阀2、扶正器3、电动潜油螺杆泵4及电机组件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潜油螺杆泵井的泄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电动潜油螺杆泵井内下入抽油管柱,所述抽油管柱包括:通过油管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泄油器、反洗井阀、扶正器、电动潜油螺杆泵及电机组件;将洗井液泵入油套环形空间进行油套环空加压,以打开所述反洗井阀;所述洗井液经所述反洗井阀进入所述油管内并携带所述油管中的流体排至地面;向所述油管内投棒,砸开所述泄油器,实现油管泄油;其中,所述反洗井阀包括:自上而下顺次固定连接的上接头、中心管和下接头,以及弹簧、阀套;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中心管外部,且限位于所述上接头和所述中心管外壁上的环形限位块之间;所述阀套可轴向活动地套装于所述中心管外部,所述阀套在原位状态时封堵所述中心管的壁上的过液孔,所述阀套在上行状态时压缩所述弹簧且暴露所述过液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潜油螺杆泵井的泄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井阀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管外部,且与所述弹簧两端接触的垫环;与所述上接头螺纹连接的调节套,所述调节套与所述弹簧上方的所述垫环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动潜油螺杆泵井的泄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通的大径内腔和小径内腔;所述大径内腔的部分内壁与所述环形限位块的外壁密封接触,所述小径内腔的内壁与所述中心管接触且用于封堵所述中心管的壁上的过液孔;所述反洗井阀还包括:固定套装于所述阀套下部外壁上的压套,所述压套的下端具有沿径向向内的压环,所述压环与所述阀套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密封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常明孙国海邓鲁宁崔臣滨张国宏张广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