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及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16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及滤波器。该滤波器包括:壳体、第一滤波支路和第二滤波支路;壳体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由依次耦合的九个滤波腔组成,所述九个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容性交叉耦合零点;第二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由依次耦合的九个滤波腔组成,所述九个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容性交叉耦合零点;其中,第一滤波支路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结构相同。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降低产品复杂度,降低滤波器的生产成本。降低滤波器的生产成本。降低滤波器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所需的信号经过调制形成调制信号,并搭载在高频的载波信号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至空中,通过接收天线接收空中的信号,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中,不光包括所需的信号,而且还包括其它频率的谐波、噪声信号。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需要用滤波器滤除不需要的谐波、噪声信号。
[0003]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的研发工作中发现,目前的滤波器存在产品复杂度高,导致滤波器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滤波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及滤波器。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器,所述滤波器包括:壳体、第一滤波支路以及第二滤波支路;其中,
[0006]壳体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0007]第一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由依次耦合的九个滤波腔组成,所述九个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容性交叉耦合零点;
[0008]第二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由依次耦合的九个滤波腔组成,所述九个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容性交叉耦合零点;
[0009]其中,第一滤波支路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结构相同。
[0010]其中,所述第一滤波支路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至第八滤波腔和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至第八滤波腔划分为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四列;
[0011]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和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设置;
[0012]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和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设置;
[0013]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和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设置;
[0014]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和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
邻设置。
[0015]通过第一滤波支路和第二滤波支路相邻设置,即第一滤波支路的滤波腔和第二滤波支路的滤波腔相邻设置,能够缩小滤波器的体积,且第一滤波支路的滤波腔和第二滤波支路的滤波腔划分为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四列,使得第一滤波支路的九个滤波腔和第二滤波支路的九个滤波腔排列规则,简化了滤波腔的排腔结构,降低了产品的复杂性,能够通过同一模具生产多个滤波器,降低了滤波器的生产成本,而且滤波器的一致性好,滤波稳定性高。
[0016]其中,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之间,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之间,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和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沿所述第二方向成列排布,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及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沿所述第二方向成列排布;
[0017]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之间,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之间,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和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沿所述第二方向成列排布,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及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沿所述第二方向成列排布。
[0018]由于第一滤波支路的部分滤波腔错开排布,第二滤波支路的部分滤波腔错开排布,使得滤波器的滤波腔排列紧凑,缩小了滤波腔的排腔空间,从而能够减小滤波器的体积。
[0019]其中,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之间分别容性交叉耦合,以形成所述四个容性交叉耦合零点;
[0020]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之间分别容性交叉耦合,以形成所述四个容性交叉耦合零点。
[0021]由此能够实现零点抑制,以提高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性能。
[0022]其中,所述滤波器还包括:
[0023]第三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由依次耦合的九个滤波腔组成,所述九个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容性交叉耦合零点;
[0024]第四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由依次耦合的九个滤波腔组成,所述九个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容性交叉耦合零点;
[0025]其中,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至第八滤波腔的结构、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至第八滤波腔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至第八滤波腔的结构相同。
[0026]由于滤波器仅设置有容性交叉耦合零点,使得滤波器的物料一致性好,降低了产品的复杂度,而且第一滤波支路、第二滤波支路、第三滤波支路和第四滤波支路具有相同的结构,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的复杂性,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滤波器的生产成本,而且产品复杂性的降低也便于滤波器的调试,容性交叉耦合零点的形成也能够产生零点抑制,从而提高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性能。
[0027]其中,所述第三滤波支路与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相邻设置,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至第八滤波腔和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至第八滤波腔划分为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四列;
[0028]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和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设置;
[0029]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及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包括:壳体,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由依次耦合的九个滤波腔组成,所述九个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容性交叉耦合零点;第二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由依次耦合的九个滤波腔组成,所述九个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容性交叉耦合零点;其中,第一滤波支路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结构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至第八滤波腔和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至第八滤波腔划分为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四列;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和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二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和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和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六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和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为一列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邻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之间,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之间,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和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沿所述第二方向成列排布,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及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沿所述第二方向成列排布;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之间,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之间,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和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沿所述第二方向成列排布,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四滤
波腔、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及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九滤波腔沿所述第二方向成列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之间分别容性交叉耦合,以形成所述四个容性交叉耦合零点;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三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四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七滤波腔之间、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五滤波腔与所述第二滤波支路的第八滤波腔之间分别容性交叉耦合,以形成所述四个容性交叉耦合零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还包括:第三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由依次耦合的九个滤波腔组成,所述九个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容性交叉耦合零点;第四滤波支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由依次耦合的九个滤波腔组成,所述九个滤波腔进一步形成四个容性交叉耦合零点;其中,第三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至第八滤波腔的结构、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至第八滤波腔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滤波支路的第一滤波腔至第八滤波腔的结构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滤波支路与所述第四滤波支路相邻设置,所述第三滤波支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宏张海峰贺从虎魏元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